奋斗二十六载 邱福成菲国鲔鱼大王

font print 人气: 5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行健马尼拉特稿)台湾经济部次长施颜祥曾经说过,海外台商是“日不落国”,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台商,距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以南一千多公里之遥的桑托斯将军市,棉兰佬(亦即民答那峨岛)台商会创会会长邱福奋斗二十六年,打造了一个“鲔鱼王国”,在当地博得了“鲔鱼大王”的美称。

菲国鲔鱼的出口重镇桑托斯将军市位于民答那峨岛,没有机场,想要从马尼拉到桑托斯将军市,最快的方法就是搭飞机到纳卯市再转车,翻山越岭,通过几座军方哨站,约三个半小时到四个小时,才能抵达。

在市郊一条宽敞公路旁,庆福海产公司的招牌映入眼帘,这就是邱福的鲔鱼生产基地,幅员五公顷,雇用了两百名固定员工以及五百名临时工。由于桑托斯将军市地处偏远,上下游合作伙伴难寻,因此邱福也自己包办了一些相关的产业,如修船厂、冷冻库、制冰厂、加油站、纸箱厂、柴鱼加工厂及空运事业等。

走进鲔鱼厂,依照标准程序穿上消毒衣,并完成手脚消毒之后,邱福神采奕奕地从如何挑鱼、一直到鱼肉处理、包装,一层层的程序详尽解说,俨然是一名百分之百的“鲔鱼通”,然而你可知道,邱福早年在台湾的家庭生意,却是经营药房。

一个药房老板如何摇身成为“鲔鱼大王”?据邱福表示,当完兵后他在家看管药房一段时间,后来决定到世界各地走走,开拓视野。七零年代,他乘船经过桑托斯将军市的渔港,放眼望去满地都是鲔鱼,感到相当的震撼,见到菲律宾人尚未意识到鲔鱼的价值,于是邱福决定把握这个商机。

回到台湾之后,邱福立刻到东港学习相关技术一段时日,自认出师之后,于一九八二年到菲律宾创业,成为第一个从事鲔鱼买卖的外商。由于鲔鱼是做生鱼片之用,要求十分严格,因此语言不通的他还得亲自到各个渔村挑鱼,克服了种种困难,包括鲔鱼保鲜、品质管理、卫生管理等,第一个市场当然就是日本。

经过多年努力,他的产品取得了良好的口碑,也获得美国食品安全管制系统、商务部的合格认证,从此,他的产品打进了欧美的市场,事业版图日益扩大。如今,邱福每个月出口八至十个货柜的冰鲜鲔鱼、冷冻鲔鱼到世界各国,每一个货柜重二十吨。

娶了菲律宾华侨、育有一女二男的邱福,在事业有成之后,不忘回馈当地社会,并协助台湾乡亲,例如调解台湾渔船发生的渔业纠纷、协办后进台商的移民手续、婚姻等等。后来,到民答那峨岛打拼的台商越来越多,大家为彼此照应,棉兰佬台商会应运而生,而热心助人的邱福被一致推选为首任的会长。

被问到成功的秘诀,邱福说,做生意最重要是敏感度高、守信誉,而且要勤于“抓错虫”,每次遇到技术问题就要尽快想办法克服。他表示,世界上处处有商机,不管身在那里,只要肯耕耘,就会有收获。


菲律宾棉兰佬台商会创会会长邱福经营的庆福海产公司,每月出口八到十个二十吨货柜的冰鲜鲔鱼、冷冻鲔鱼到世界各国。//中央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