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家长们的几句真心话

杨纪代
font print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陆陆续续的为这个专栏写了二十篇文章,全都采用古代流传的经典故事与人物来现身说法,两相比照并借机探讨一些古今教养方式的差异与观念的变革。以笔者将近四十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家中尚有就读国小孩童的家长们,坦诚的剖析些实况,并适时的进些肺腑之言。

这些观点与建议,虽不能立竿见影,可也不是画饼充饥,起码在您年老力衰时,会有儿孙在身边照看。您用不着住老人院,进老年养护中心;不会是菲佣陪伴,也不可能日夜与看护面对。

让我们从此刻起,静心思索一下:有多久没有尽心关怀过您的家人啦?

每早醒来,是否提醒孩子刷牙洗脸?亦或连自己也不做?

孩子一连反映了几天的袜子破洞问题,您补充新的了吗?是否依然忘怀?让孩子埋怨您随口敷衍、不守信用?

每晚当孩子拿来联络簿要您签名时,是马虎急速应付了事?还是兴致盎然的探问他们在校的一举一动?
是否自己总流连网路,半夜方眠而无法早起,因而连带着也影响孩子,害他们上学总迟到?

是否下班后因精疲力尽,懒得做饭,老是外食、外带而疏离了亲子之间的关系,更阻断了相互沟通的管道?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尽量早回家,尽可能不把公事带回处理,更杜绝额外接听洽公电话,每天把这段时间留给孩子。他们一天在学校和安亲班混下来也很累了,也很想与至亲相处。别看现在的孩子玩伴多,游乐器多,其实内心是空洞、茫然的,情绪是寂寞、孤单的,很想依偎在您的胸前、怀中,很想有只温暖的臂膀拥抱、依靠。脑子里别老是金钱至上、赚钱第一,到头来那些都是梦幻泡影!孩子才是您的黄金宝藏。

从现在起,让我们这些微不足道却有心的家长们,每天从自身做起,每回先点滴付出,开始善化我们的家庭环境;开始改变我们周遭的不适;开始提升我们人类固有的道德;开始导正不符古老规范的言行举止。

请静下心来深思一下,是否在潜意识里有对自己孩子嫌烦的心态?觉得他们不该缠着自己,妨碍自己伸展抱负?阻碍自己努力赚钱?是否觉得我给了钱,那些保姆、安亲班的人就该负责任教育,与自己根本无关?那是大错特错!孩子是您的,不是别人的。责任是您的,不是别人该承担的!他们只在特定的时间里帮忙照顾,并不是该替您养育。

别懒得负责任,那是您血脉相系的骨肉。别嫌麻烦与浪费时间,今日的付出就是明日的收获!责任归属问题要厘清,孩子是您的延续,也许您可在适度的教导下,指引她完成您未竟之志和无法圆的梦呢。

从自身小小的改变做起,从自己些微的牺牲开始来教养好自己的子女,身教、言教并重。而且身教在前,您的话才有支撑点,才有说服力。眼光放远些,建立了良好的生活规律,您才有空去享受您花心力赚来的金钱、物质。孩子是您的一面镜子,他们身上反映出的是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未来国家的生力军靠的是自己父母的培育,而不是以赚您钱为目的的安亲班、托儿所的事。

只要您诚心的动那一念:想好好教育孩子,以身作则。可能就会遇到不少志同道合的人,因为许多有心人已经认识到再这样下去是不行啦,那就是您的助力呢!您就把这件事儿当成是家长们的再教育吧,当成是亲子一起成长吧,当成是恢复固有道德吧,当成是回归人类先天的本质吧。

这个专栏我就写到今天为止,希望能起到一种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果这个专栏的故事对您有所触动,那是您福至心灵的结果。如果这些个触动对您有所启发,那是您本性流露的表现。因为人人生来都具备着纯真、善良、忍让的天性,只是“混迹江湖”久了,掩盖掉先天秉性而已。

但愿这二十篇的内涵能给您一点反思与映照,让您也能提笔记下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教养思索与心得,往后与其他作者为这个专栏提供更多不同的建言与资讯,共同为我们的下一代尽些微薄的棉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朝的李渔,他特别讲求艺术化、趣味化的生活,方方面面的安排,都能自出机抒,独具巧思,充满了别出心裁后的改变。下面看看节录自他《闲情偶寄》卷十一“器玩部”中“贵活变”的一段文字所表达的一些构思与看法:
  • 现在的孩子活在物欲横流的万花筒里,大手大脚,不知节俭为何物。不像我们老一辈的,小时穿补钉衣裤,生日有点预算才在饭里给加个红蛋,哪像现在,连蛋糕都吃腻了!如今开始品尝浪费过度的结果了,那就是全球能源短缺的危机了。自古以来,有德之士莫不推崇“俭以养德”。其实古人早早就以身作则,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典范——司马光敎子:
  • 当孩子常在您跟前抱怨老师偏心、不公、大小眼;甚至同学之间发生更大的纠纷而认为师长处置不当,造成自己的宝贝身心受创;或者您觉得某一项家庭作业家长无法配合而认为老师有意刁难……等等事件,您一定心血沸腾,立刻要找老师理论。贤明的家长,请稍安勿躁,想想这个故事的主旨何在。
  • 昨晚读的郑板桥全集中,<潍县(山东省潍县)署中与舍弟墨(作者的堂弟、郑墨)第二书>这封家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突然闪现: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用正确而适当的方法),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悱恻(一定要老实忠厚、心胸悲悯),勿为刻急也(不可心浮气躁、待人苛刻)。……
  • 郑板桥的家书虽然仅留下十六通﹝封﹞,可是十六通展现出来的却是真挚可感的情操,以天地万物为心,抱着“民胞物与”的胸怀,关心民间痛痒,表现的是一份坦荡无私的爱。传说板桥装糊涂,偏狂骂世;读了家书,才知道他真是内行醇谨,老成而忠厚。
  • 几千年来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向以“孝”“悌”为本,所以有二十四孝的流传,有孝经的定本。从帝王将相、公侯贵胄到贩夫走卒、市井小民,全都身体力行,蔚为风气。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给自己做的,一切的后果全是回向给自身的,所以现在得好好考虑、得正确对待“老者安之”这个人生课题!
  • 在社会上浮沉久了,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人人都自以为是,个个全不愿改变。要想改变别人简直难于上青天!所以和上司、同事、邻居或家中成员关系紧张,整日里处于备战状态,哪怕是对孩子教育也常常火冒三丈。今天咱们来服一帖化解的良方,打一管纾缓的针剂!
  • 自古以来,无论是东方或西方,也不管是王侯贵族,亦或平民布衣,对家庭教育都极为重视。对升格当母亲的女性来说,是待在家里当专职母亲?还是将孩子送交育婴托儿中心、或请外佣照看,哪种方式对小孩更有益?这个现代母亲的难题,是个没有标准答案的争论。
  • 让我们来看看大名鼎鼎的诸葛孔明,是怎么给儿子上课的:
  • 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治疗那些成长在缺乏关爱的家庭环境的儿童时,有可能会遇到庞大的障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