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山国家公园.顶山.杏林山.石梯岭小径

Tony 撰文、图、摄影

人气 8
标签:

台风刚走,天气阴晴不定,上午趁着上午天气好转,前往五指山公路的风柜嘴。今天预定的行程是先爬杏林山,然后再探访几天前我连走内双溪古道、“荷兰古道”时,想探而未探的石梯岭小径。

杏林山位于顶山与石梯岭之间,离顶山、石梯岭步道不远,相当好爬,但登山入口没有指标,所以知名度远不如前两者。以前几次路过,都没想过要爬杏林山。今天要探访石梯岭小径,就想顺道一爬附近的这座山。

从风柜嘴起登,顶山步道沿途大部分的路段都无遮荫,原以为台风刚过,云层未散,气温不高,走来却还是觉得有点闷热,直到进入小森林,才稍感适意。约50分钟,抵达顶山。

顶山,我已来过数次,这次来,发现顶山原有的“阳明山东西大纵走”拓牌木已被“足印草山”所取代。虽然已听说过这新的活动,但看见拓牌汰旧换新,一时之间,心理有点不适应。“阳明山东西大纵走”活动(注1)已举办多年,有数万人参与,纵走完成十座山峰,在各个山头拓印,做为登顶纪录及纪念。如今旧拓牌已被取代,仿佛已往的成绩记录已被注销,得再重考一次。


顶山“足印草山”拓牌


虽然我已一一登过“阳明山东西大纵走”的这十座山,并不刻意追求拓印纪念,但它还算是一个值得做为从事登山活动的里程碑及珍藏的登山纪念。新设拓牌,以推广登山活动,当然值得鼓励,但或许无须毁弃已行之多年的旧拓牌。

这几年来,“阳明山东西大纵走”活动已深植人心,是可以父子或父女传承的登山经验,是否有必要用新的拓字口号替代旧口号呢?若要举办新活动,似可考虑“阳明山南北大纵走”,例如:“足印鱼路,体验古道”,则南北纵走与东西纵走相互辉映。


步道右侧(约3.05K附近)有小径可通往杏林山草。

通过顶山,笔直的步道缓缓下坡,转个弯后,进入怡人的柳杉林。这是顶山、石梯岭之间最舒适的路段,柳杉林是日据时代以来造林的遗迹。出柳杉林,步道左侧有辽阔的草坡山谷,谷底有几处水池。草原自高顶山及北五指山绵延而来,有时可看见水牛悠游于此,青青草原,被青翠山峦围绕,颇有世外桃源气氛。


令人惊艳的杏林山草坡


此处约位于顶山、石梯岭步道3.0K里程标示处(注2)。大约再前行50公尺左右,右侧有山径叉路。叉路口并无登山条或标志,这是通往杏林的山路(注3)。转入这条山径,穿过林间,约一、两分钟,前方便出现一片长条状的草坡,仿佛一条青色地毯由杏林山铺陈而下,以迎接山客到访。草原景象类似石梯岭大草原,但规模较小。

沿着草坡上行。草坡已被踏出的小径,沿途也有登山条可跟循,而杏林山就在前方高处,目标很明显。走在草坡上,相当惊艳。虽然事前知道杏林山有一片草原,但实际登临时,发现这草原比我想像中还大得许多,规模虽不如附近的北五指山大草原,但距离主步道很近,在这草原上悠游,相对安全许多。

抵达草坡高处,钻入森林,约两、三分钟,又来到一处小草坪,草坪上有一颗北市北市208号基石,这里就是杏林山了。杏林山,又名“森林山”,名符其实,周遭林木齐整,是明显的造林遗迹,森林以杉林为主,包绕着山顶小草原,别有幽意。草原上可眺览石梯岭及北五指山草原。基石附近,往东另有一条山径,可通往万里的瑞泉古道、林市古道入口的栅门附近。


杏林山与石梯岭之间的鞍部,石梯岭小径的入口


续往北行,不一会儿就穿出森林,沿着草坡下行,杏林山山径与石梯岭步道在3.4K附近交会,不走往主步道,仍沿着杏林山山径穿入森林里。森林小径与主步道相互平行,林间牛印颇多,似为一条牛路。最后,小径又接回主步道,不久便来到杏林山与石梯岭之间的鞍部,这里是两山之间的最底点。约在主步道3.9K附近。

这里是石梯岭小径在此横越鞍部,右往磺嘴山登山步道的炭窑大崙(火炭岭),左往内双溪古道,可循着坪林坑溪上游的红樟湖溪溪岸出擎天岗。部分山友认为这条石梯岭小径可能是淡基横断古道的一段。李瑞宗教授的《淡基横断古道自然及人文资源调查研究》报告书(注4)有提及这条路线,说“炭窑大崙有一条分叉路通往风柜嘴”。但受限于时间,当时古道调查并未实际探勘这条路线。

我先取右行,往磺嘴山的方向探路。走了一小段,路况尚可,沿途也有登山条可跟循。至一支棱高处时,山路一分为二,主路取直行,路况变稍差,路旁杂草渐多。今日天气预报不理想,不宜深入,于是浅探即止,原路退回。返抵主步道后,改取左行,走往内双溪方向。

随即进入树林中。山径沿着小溪畔而行。这条溪为坪林坑溪支流干坑湖溪的上游,溪水不多,潺流而已。初走走,路况还不错,后段则明显转差。这条山径位于溪谷,环境较潮湿,又少人走,冷清草盛长,加上台风过后,路况显得荒凉。但沿途有溪水潺流,可取得水源,应是一条会被考虑的古道路线。但是否为淡基横断古道的一段?现有证据似乎不足。

淡基横断古道距今仅110多年,但文献记载疏略(注5),学者调查这条古道时,也苦于文献不足,实地踏查时多仰赖当地耆老带路,而耆老也往往无法百分百掌握实际路线。正因为如此,这条石梯岭小径值得再深入踏查,或可弥补官方调查不足之处。


从北五指山走向杏林山(前方山头)


约20分钟,才穿出森林,遇叉路,几天前我跟随着刘老先生走往“荷兰古道”时,曾走过这里,这次从不同方向来,竟然觉得环境有点陌生。在林间歧路寻觅了一会儿,才看见刘老先生设置的路标,找回正路。这才深深体会,跟着别人走,警觉性往往变差,不如自己独自探路时会对路径记忆印象深刻。独行,有弊有利。

跟着路标走,爬向北五指山的草坡,不久之后,熟悉的北五指山大草原又展现在眼前。在草原上漫步闲逛,注意到大草原有一块漆着里程标志的石头。上次刘老先生在附近竖立的木制路标被人拆除,这次他已换成较难被搬移的石块做为路标了。

从北五指山可以往清楚地望见不远处的杏林山。天气晴朗时,只要沿着草坡走往杏林山的方向,就可以接回石梯岭、顶山步道,大约在3.2K的叉位置,这里有一T形的木制旧路牌。循原路走回顶山返,再往风柜嘴,一路无人,却见几只竹鸡从草丛窜出来在步道上散步玩耍,发现见我走近,才惊呼溜走。

今天来回约4小时(含休息),只安排半天行程,幸好是如此规划,下午天气说变就变,下起隆隆雷雨,可见台风尾劲威力仍在。至于石梯岭小径,我今天只探西半边,东边未探,对淡基横断古道不敢随意揣测,待改日探齐之后,再做想像及论述。

旅游日期:2007.08.21

【路程时间记录】
风柜嘴—50分钟—顶山—10分钟—柳杉林—12分钟—3.0K(出草原)—8分钟—杏林山—15分钟—石梯岭、杏林山鞍部—20分钟—叉路口—-8分钟—北五指山—10分钟— 顶山步道T字形路标(3.2K)—20分钟—顶山—35分钟—风柜嘴


行旅图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http://www.tonyhuang.idv.tw/@


进入森林。


从顶山走往石梯岭。


进入柳杉林。


出柳杉林,左为大片的山坡草原。


绵延的草坡爬向杏林山。


续前行,穿出森林,又遇狭长的草原。


进入石梯岭小径,走往内双溪古道方向。路况良好。


后段路况转差,溪岸小径杂草多。


北五指山大草原,草原上的石头有里程标志。


从北五指山绕往石梯岭步道(远处为杏林山)。


步道无游客,竹鸡跑出来嬉戏。


返抵风柜嘴。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王军:谁卖了东北、外蒙、南沙?是中共当局!
曾大军:谁是真正爱国?谁是真正卖国?
全银珠:为灾民说出真相是我们的义务
汪志远:中共构陷法轮功 肇事者必受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