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重建之争:数万人在酷暑帐篷里等待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7月12日讯】今天距汶川大地震整整两个月,大地震震中汶川县“尘埃仍未落定”。关于汶川县城是否需要异地重建的问题,至今没有定论。数万名在酷暑与密集的帐篷中等待着的羌民们,一直在等待着争论的结束。

阿坝州一名官员称,汶川和阿坝已经遭受重创,耕地损毁严重,过了三个月国家补助期,恐难保证居民的生活。对于争论不休的重建问题,被激怒了很多村民聚集起来,准备凑钱租车到成都,将专家接到汶川,“让他过过他们的日子!”

一个乡安置到一个村

汶川县绵篪镇板桥村,远远望去,一大片帐篷群几乎看不到缝隙。在这里,帐篷与帐篷的前后距离只有10厘米宽,最密处,帐篷与帐篷几乎紧紧贴着。20多天前,为了躲避暴雨可能导致的滑坡和泥石流,整个龙溪乡5000余人均临时避险,安置到绵篪镇板桥村。

一个乡安置到一个村,此地拥挤程度可想而知。因为汶川县绝对安全的地带几乎没有,紧急避险的暂居点只能如此狭窄。大约在7月5日,自来水才通到账篷区,每村均有一个取水点。此前,数千人均需要到一里远的街上排队接水。直到现在,正常的电力仍未恢复,每天晚上,帐篷区只能在柴油发电机的巨大轰鸣中,点亮少量街灯。

几天前,周围已经出现部分人拉肚子的情况。负责居民安置点的防疫人员表示,如此大密度的人群,防疫任务非常艰钜,确实出现了部分人拉肚子的情况。比这一切不便更麻烦的是,所有居民都不知道,还要在这里熬多久?7月10日,在回答何时能确定汶川是否异地重建时,副县长吴光旭回答说﹕“决定权不在县里。”

汶川已不适合人类居住

6月1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抗震救灾规划专家组驻阿坝州组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尹稚发表调查报告,该报告认为汶川已不适合人类居住,并建议异地重建。在此之前,对汶川地质灾害的判断,主要依赖于卫星遥感拍照。

尹稚在北京曾经看到过这些遥感照片,进入汶川实地考察后,他马上发现了遥感照片的局限性。一是读者对原始状态并不熟悉,往往新旧难辨;一方面大面积的塌方和滑坡多形成垂直断面,图上无法判断。

他举例说,汶川震后新增地质灾害点3590处,而遥感图像上不足100处。尹稚发现,滑坡和泥石流的次生灾害威胁,已使得这个县城随时可能遭受灭顶之灾。

虽然汶川县城95%的房屋没有倒塌,但那些“屹立不倒”的建筑物多裂出触目惊心的X形裂缝,根本无法住人。

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据尹稚教授介绍,汶川地震后重建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组已做出决定,汶川县城将在“行政区划内异址重建”。这一规划,也于7月9日得到了专家审查会的通过。

“这是一个折中的结果。”尹稚评述说,这意味着汶川县城虽然不必在原址重建,但必须在境内寻找新的县城地址。

尹稚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经过专家组的计算,目前汶川各镇各居住地区分别为:威州镇40.3公顷、雁门镇19.6公顷、映秀镇 32.2公顷、漩口镇16公顷,七盘沟和渑池均为0公顷。这些面积只能供养1万多人在此居住,加上还未调查的水磨镇、三江镇地区,汶川最多可容纳1.5万人。

其中,汶川县城所在的威州镇,只能容纳三四千人,这意味着,新建成的汶川县城只保持政治中心的职能。其规模,尚不及地震前汶川的任何一个镇。而整个县的总人口超过10万,人口迁移仍然不可避免。(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四川地震近7万人罹难
建庶人:瓮安暴动和鲜为人知的“罗山事件”
青川绝壁地震后出现巨人头像 表情沧桑
王天增:惊天血案——明知有震压而不报(2)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