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原创 :天天天“篮”(上)

以“爱物”为出发点,以“菜篮”传承家庭观念。

台湾设计师连线

人气 10
标签:

从古迄今,家庭主妇们每天最重要的 shopping event,就是一大清早拖着菜篮东征西讨。采买间伫足交换街坊奇闻趣事,脑中盘算一家老少嗷嗷待哺的菜单。菜篮里的生鲜食材,傍晚摇身一变成了一桌美味,大祭家人的五脏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饱食菜篮里亘长美味的爱。

一个令人感动的设计,往往照顾到生活当中的微妙细节。

“天天天篮”相信,好的设计能够点石成金,并呈现设计师内化的美感经验与反思能力。它们不仅是功能逻辑分析后的物件,还能诱发出一幕回忆场景的呈现,一种贴心的敏感度,甚至是一个抚慰心灵的惊喜。因而,“天天天篮”以日常生活常见的“菜篮”作为展览主题,除了连结当代生活意涵、智融大众情感经验,也期许设计者从过往台湾生活中,撷取独具文化意识的传统器物,进而跨领域正面导引社会认同这些非消费性、非流行性的议题。

“天天天篮”从“爱物”作为“心”的出发点,不论是一人世界的采买、二人世界的幸福、全家共享的美味温馨。

33位设计师,28件属于设计师的幸福记忆,与您分享菜篮里的爱。

回想儿时跟着妈妈在市场卖鱼,总是看到人来人往的婆婆妈妈们,手里提着是装载满满食材的菜篮,好奇心作祟窥视着里面装着什么?幻想着各家应该有丰盛的菜色,全家洋溢满足的表情闲聊着⋯⋯“我的菜”以简单方式呈现主题,组合起来即可上街添购食材,两侧拆开后即是桌巾。


喜丰收Lucky Harvest—刘颖隆—

当手提菜篮走进市场,满心欢喜,大包小包、硬的软的、冷的热的、生的熟的⋯⋯全都丢进篮中,一番厮杀后,篮中物已东倒西歪,凌乱不堪,有时香味四溢。加入挂勾使用后,有助定为各种不同属性的菜色,防止倾倒与溢出,造型上取用公事包意象,双方交易买卖,像是洽谈生意般,彼此信赖。


阿嬷的时尚经典Grandma’s Memory Bags—刘晨旭—

记忆,有时来自一种气味、一桢相片、一个触觉或是一种图样⋯⋯透过记忆的挖掘,寻觅到原本就存在的设计元素,透过重组,得到新的记忆符码与延续。


抓包Thief-shirt—刘邦隐—

当满腹空虚,我们需要补充一些东西。


精打细算篮Miss Abacus—游胜博—

献给天下所有辛苦的妈妈们。勤俭节约的妈妈们总是为了家计,拎着菜篮在菜市场内仔细比价、挑选。透过算盘与菜篮的结合,传达婆婆妈妈买菜时精打细算的精神,同时增加了计算价钱的实用性,让买菜更有效率、菜篮更有趣!


莘辛Hard, Heart—郑宗信—

莘莘学子,辛辛父母。犹念天下父母为子女温饱教养奔波劳碌,撷取儿时对于学校的回忆,转化为盛载家中三餐的器物;以学校椅子的型态为基础,逛市场累了可以稍坐休息。椅板翻起变成黑板,方便记下菜单,椅脚附上后轮,冲锋陷阵不成问题。除让人勾起回忆,同时亦瞻记辛劳养育的亲人,不辞劳苦的努力。


担仔包Hands-free Bag—杨敏英、刘庭毓、林家祥、 朱玫菁—

儿时记忆里,挑着扁担在市场中穿梭的身影已渐褪去,如今扁担已被塑胶包装取代,故以可重复使用、扩充容量的概念,加入扁担平衡特性作为发想,让使用者在购物时先秤秤自己的斤两,避免破坏收支平衡。


挂菜车Carry-free, Carefree—黄伟伦—

纷乱的台湾传统市场,婆婆妈妈的战场。红白塑胶袋至今扮演重要角色,马上买、马上装、马上提。用挂的买菜车,不仅买菜时好分类,不会把菜压烂,回家后更方便取下整理,轻轻松松买好菜。


青菜底呷啦! Vegetable Over Here La~—黄约翰—

主原料:ABS、压克力、橡胶

副原料:晚餐的菜

忙碌的现代人有多久没吃青菜了?青菜真的酝酿在小小的果菜汁中吗? “Vegetable Over Here La~”给你超越100%原汁的120%满满活力。


妈骑Market + Kid—李建佑—

这台菜篮车针对大家庭以及在传统市场消费的全职主妇而设计。在长时间里提着重物,一面往返于烈日或大雨,在人潮中推挤,非常耗费体力。对于主妇而言,光有菜篮不够,往往还需借助自行车或机车移动,因此“妈骑”结合了移动及浏览两种需求。


Easybag—陈人凤—

可替换不同尺寸的购物袋,并且巧妙结合轮子设计,减轻使用者负担,并藉由简单的收放结构,将购物袋收纳至方便携带的大小。@

摘自 《08台湾设计师周》 田园城市文化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12消防员死于森林大火 队长凭逆思维获救(3)
打造嗅觉身份 如何选择你的标志性香水?
手作蜡烛美学 拥抱香气 营造好感生活
到二手店挖宝 这9类物品可以放心购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