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日他发表万有引力:牛顿

见晴
font print 人气: 17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7月4日讯】1687年7月5日,英国数学家牛顿爵士(Sir Isaac Newton, 1643 – 1727)出版了拉丁文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以下简称《原理》),内容包括了后来被应用了二百多年的万有引力及三大运动定律。

不过万有引力中的平方反比律,及贯穿这本书的微积分方法,却分别使得牛顿与其同时代的科学家–虎克(Robert Hooke, 1635 – 1703)与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 – 1716)闹得很不愉快。

英国科学家虎克曾经在1674年至79年间与牛顿在信中讨论物体的圆周运动,信中显示虎克在1660年以后就有平方反比定律(两物体间的某种物理量与两物距离的平方呈反比)的思想,直至1684年,虎克才借此推导出开普勒(Johannes Kepler, 1571 – 1630)的行星运动定律。虎克把成果告诉友人哈雷,哈雷又询问了牛顿,牛顿说他在已经完成的《原理》书中已经推导出来了。此事件促成了哈雷协助出版《原理》一书,但另一方面也使得虎克怀疑牛顿剽窃其成果。虎克从此不愿公开自己的发现。

至于微积分事件则发生在1711年,一位苏格兰科学家指称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的微积分是剽窃了牛顿发明的流数术,引发了数学史上一场悬案。牛顿及莱布尼茨所属的王家学会于是在1712年成立了调查委员会调查此事,调查结果中说牛顿才是真正发现者,并且指称莱布尼茨是骗子,莱布尼茨直到逝世还深受流言所苦。

但后来发现,调查报告的结语竟是当时任职会长的牛顿所写,这使得调查的公信力受到质疑。事实上,他们俩可能同在十七世纪晚期,各自从不同的思惟方法独立地发展出微积分的符号与计算方法,使其能够应用在几何与物理学上,而目前一般所使用的微积分符号是沿用莱布尼兹的发明。

有一次普鲁士国王询问莱布尼茨对牛顿的看法,莱布尼兹回答:“从世界开始到牛顿时代的数学,一半以上是牛顿所做的。”莱布尼兹不但没有在国王面前贬低牛顿,而且还当国王面推崇他。

说来也算是巧合,牛顿虽然和虎克有些矛盾,但他在给虎克的信中,却也曾谦卑的写下“如果我看得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段感人名句。

《原理》出版321年后的今天,风风雨雨都过去了,两件围绕牛顿的剽窃争议,事实的真相已无从得知了。然而我们相信无论牛顿、虎克还是莱布尼茨,他们在天之灵都会同意,再卓越的研究成果都会被新的认识所推翻,然而诚信、谦逊的品格才能决定了一个人永恒的高度。@*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927年的今天5月21日,被《时代》杂志列入20世纪最具影响力之一的飞行员林白(Charles Lindbergh),成功地从纽约飞到巴黎,成为不着陆飞跨大西洋的第一人。

    林白是瑞典裔的美国人,1902年出生于密西根州底特律。林白的飞行生涯开端于1922年,当时20岁的他参加了飞机师和机械师训练,由于对飞行的浓厚兴趣,他自己购买了飞机,并成为一名特技飞行员。1924年他开始接受美国空军军事飞行员训练,以第一名毕业后,他成为了空邮飞行师。

  • 被视为20世纪影响人类与环境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同时也被誉为现代环保运动启蒙者的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出生于1907年的今天5月27日。

    卡森出生于宾州的农民家庭,幼年就在林野中、在大自然的怀抱下成长,孕育了她对自然万物深厚的情感。从小也喜欢写作的她,上了大学后,一开始选读文学系,后来转入动物系,这二门领域影响了卡森日后的人生。

  • 法国汉学家、探险家伯希和于1878年5月28日在巴黎出生。

    提起伯希和可能会令许多爱好中华文化的人连声赞叹,搥胸顿足,特别是醉心敦煌艺术的人,对他更是气的牙痒痒的,恨不得骂上:“小偷、骗子”。

    那是1908年2月,伯希和为了查阅敦煌出土的《法华经》古抄本,带了一队探险人马到达敦煌,进入了满室都是精美壁画、雕塑,以及堆积如山的佛经、佛画、文书卷轴的莫高窟。

    这伯希和可是个有料的人物,他不但懂汉语,还精通藏语、阿拉伯语、蒙古语等中亚语言,他从求学时代就一直专研汉学、东方文物,后来成为汉学教授。他多次来到中国实地考察研究,面对莫高窟里的稀世真宝,他可是个识货的行家。

  • 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圣母峰)向来是登山家们的最高挑战。1953年的今天5月29日,艾德蒙.希拉里(Edmund Percival Hillary,1919-2008),在向导兼伙伴雪巴人丹增.诺杰的帮助下,登上了这座海拔8850米的世界第一高峰,成了第一位登上珠峰的西方人。
  • 木兰从军是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故事。木兰因为父亲年迈,不忍他上前线做战,因此乔装成男兵代父从军。也许是木兰的孝心感动天地,因此才让她连战皆捷,带着胜利的战果荣归故里。

    在15世纪的法国也有一位知名的女将领,她就是圣女贞德。

    贞德生长在英法百年战争期间。笃信上帝的她,表示自己是上帝派遣的使者,要帮法国收回土地,并且要带王储查理去兰斯(Reims)加冕。经过多次被各层军队守卫斥回后,贞德终于在1429年3月6日进了王储的城堡,并在与王储深谈了之后,走入军队,为完成她的使命而奋斗。

  •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在1809年的今天5月31日,与世长辞。

    1732年海顿出生于奥地利和匈牙利边境的一个贫穷的车匠家庭,海顿在海顿很小的时候,人们就发现了他的音乐天赋。他五,六岁时,被一位远亲抚养同时还教他音乐。2年后,维也纳的史蒂芬大教堂音乐总监乔治.罗伊特尔下乡选拔儿童音乐人才,海顿幸运地被选中。罗伊特尔把海顿带到了维也纳,在其后的九年里,海顿一直在儿童合唱团唱歌。

  •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出生于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塔斯比亚城。海伦19个月大时就罹患急性脑炎,从此失去听觉与视觉。但她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条件比其他人困难而放弃和外界沟通的机会。在不断的努力下,她不但学会了说话,而且还以优异成绩取得哈佛大学的文学学士学位,成为首位毕业于高等院校的聋盲人。

    海伦的学习过程是艰辛而漫长的。聋盲之后,虽然能够以手语和家人沟通,但她渐渐发现自己不能像其他人一样用嘴巴交谈。她使劲张嘴、挥舞四肢,却徒劳无功。渴望表达思想与情感的愿望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强烈,但又没有学习语言、人类爱的行为的管道。

  • 1886年的今天6月2日——美国前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Grover Cleveland)于白宫举行婚礼,成为美国史上到目前为止唯一在任期内结婚的美国总统。

    除了上述这个第一之外,这位美国第22和24任总统还创下几项纪录:他是第一个民主党人在内战之后选举出来的总统,也是唯一一位离开白宫,再被任职的总统。另外世人所熟知的纽约自由女神像,也在他任内落成并揭幕。

  • 如果说人类社会已走向高度的商业化,那么好莱坞的电影就是这种商业化社会的最佳注角。为了更快地吸引观众目光,片中男女主角,甚至配角,莫不以俊男美女为第一考量。6月4日出生的安洁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又译为安吉丽娜.朱莉),这位红透半边天的女星,无疑是当今的代表之一。
  • 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 1723-1790)出生于苏格兰,确切的出生日期已经不可考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在1723年6月5日的可可卡地受洗成为基督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