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学校长:收生不足可变优质教育契机

人气 8
标签: , ,

【大纪元9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梁路思香港报导)香港小学杀校的浪潮今个学年轮到中学,本港有4间资助或官立中学,因为收生不足可能面临“杀校”危机。虽然教育局暂缓杀校决定,但杀校隐忧依然是教育界人士最关注的问题。

圣公会圣本德中学校长罗发强说,小学杀校出现了几年,现在轮到中学。香港出生率低,学生人数不断下降,政府应该预先看到这个问题,并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制度。杀校对教育界造成冲击和不稳定的因素。他建议政府应该把学生人数减少变为一个优质教育的契机,保存现有学校和师资,以确保教育界的稳定局面。

此外,罗校长认为,不稳定局面会影响教育工作者,不能专注于推动新的三三四学制,以及对新高校的成功转型,影响学制的成功推动。

罗校长指出,其实学生的人数会有一些变化的,他回顾多年前,因为学生人数多,本港没有那么多学校,政府于是要求每班学生人数增加多两名,那时,教育界都很乐意接受和体谅。现在学生人数减少了,政府可考虑每班人数相应的减少,这不失为转型为优质教育的一个契机。他叹息政府没有从这方面去衡量。

罗校长说,杀校会令很多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流失,将来如果需要时,政府未必能快速培训出有教育经验的教育工作者,所以,理想的做法,应该是当学生人数减少的时候,可以在班级人数上调节,同样可以保留原有的学校和教师,只不过把每班人数减少,而变成优质教育。

第三组学校有存在价值

有意见指,杀校对第三组学生不公平,罗校长非常认同。他认为,虽然政府杀校没有表明针对哪一类学校,但政府制度的准则就是如果中一收生人数不足够3班,就不可以营运下去,而如果以收生来计,收生不够的始终是第三组别学校,出来的客观效果,就是政府的制度对第三组学校的学生不公平。

他说,第三组学校教的是一些基础比较弱的学生,他们虽然面对的是第一批被杀,但其实这些学校照顾的是一些更加需要多些关顾的学生,这些学校的教职员会更加辛苦。政府杀校的同时也漠视了第三组学校存在的价值。

杀校难令教师安心工作

罗校长表示,当学生人数下降,政府其实没有花费更多的资源,只是用了原本的资源。他质疑如果杀校,真的是节省了资源,那么要杀校来节省资源的决定应否落在政府和立法会,这是应该由社会来讨论的。

罗校长觉得教育界是希望一个稳定的局面,杀校只能看到财政上面节省了一点钱,但看不到对教育界造成的伤害。罗校长表示,对小学的杀校,可以看到,因为学生人数不够稳定,令到很多老师、教育人士在宣传上面多下功夫,但教师应该在教育上面安心教育工作:“因此就有的人讽刺说老师不是在做自己的本分工作,而去做一些学校的收生工作,我觉得这才是对教育人士最大的伤害。”

罗发强校长又提到明年超,三三四学制开始,其实对于中学来讲是一个好大的转变:“三三四不是简单的学制的改变,而是学程的改变,升高中之后,有4个课程的必修科,中文 、英文、数学,和通识教育,这个改变,对学校老师来讲,有很多老师要转型,配合新高中的课程,不是7年的中学变成6年中学这么简单,每一科的课程都有新的改变,评分的制度又是一个新的制度,没有会考和高级程度考试,只有中六的程度考试。”

成功转制有赖稳定师资

新制度需要学校的老师做很多功夫,每一科的课程都是新的,罗校长说:“中学老师在未来,面对新高中的学制需要很多准备,需要很多精神,如果这几年学校的生存都不稳定,中学老师的局面就很困难,因为要面对学校能不能收到足够学生的问题,怎么可以把学校的安排和部署,全面地去准备呢,这就是一个很大的矛盾。如果政府和教育界没有停止杀校的共鸣,未来几年,中学收生将变成一个竞争收生的战场,因为,哪间学校收不到学生就只有死。”

罗发强校长最后说,教师和职员不稳定,教师不知将来会收到多少学生,那很多工作开展不了,老师人心惶惶,工作不稳定,老师的进修前景就很难以选择。这几年从小学的杀校浪潮可以看到,教师的行业相当不稳定:“要做百年树人的功夫,教育界就需要一个稳定的局面。”(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加国统计:亚裔移民子女读完大学比例较高
张宗仁将退休  新书中山传奇纪录治校心得
大陆学历采认和招生  李远哲:应整体配套
第11届全球热爱生命奖章得主  拜访新竹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