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界警告将工厦作住宅可惹官司

标签:

【大纪元10月23日讯】(大纪元综合报道)香港政府为善用土地资源,推出措施活化工厦,但有发展商将工厦包装成疑似住宅单位出售。嘉华地产在大角咀,必发道工厦楼花项目“SOLO”,一梯七伙,共有135个单位,广告表明是“全新西九龙自住空间”,单位内设有浴室及独立冷气,只是没有厨房。

整个项目订价亦以住宅为参考,平均每呎意向价4,000元,较区内其它工厦的呎价贵一倍。这个项目最快本星期以楼花开售,明年底入伙,呎价约3,500元,入场费150万左右,较同区二手住宅低近三成。有份销售楼盘的代理暗示,就算买工厦单位自住地政署亦很难过问。

发展商强调销售单张已表明物业属工厦,并无误导:“我重申这是工厂大厦,好清楚所有楼书,所有资料都是工厦,所有我们根据的资料和销售单张,我们给予的资料,全部都是写明是工厦的,这是最直接的答案给你的。但没有正面回应,是否有措施避免买家将单位用作住宅。”他又指,除了这个项目外,在葵涌和黄竹坑亦有类似工业大厦被市民当住宅居住。

将工厦当住宅用途 会被起诉

有测量师指,发展商将工业大厦单位化妆成疑似住宅出售,由于法例有灰色地带,政府很难监管,建议市民置业时要看清楚销售章程,又表示如果被揭发将工厦当作住宅,有关人士可能要即时搬出甚至会被起诉。

消委会回应表示,消费者须注意工厦与住宅,在法例及使用上权限的差异,包括消防条例的限制,又指将来工厦是否可以改作住宅用,仍是未知数,认为消费者应详细了解。

有律师亦警告,工商单位属商业用途,买家须注意用作住宅是否违规,以及按揭条款或有别于住宅物业。市民如果买工厦单位来做住宅,可能会惹上官司,做按揭时亦会遇到困难。

根据政府地契用途,工业大厦讲明不能够以住宅形式出售,亦不可以用来自住。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台府:单独搬迁总统寓所 恐怕不可行
港府建议加快工厦重建
工厦改酒店住宅松绑
港六公屋户瞒报物业被定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