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张餐巾纸改变了世界

改变世界的一张餐巾纸: 拉弗曲线(1)

拉弗曲线

亚瑟.拉弗 、史蒂芬.摩尔 、彼得.塔诺斯

人气 27
标签:

对努力、勤勉、技术和工艺课税,就像是对这些特质开罚一样。如果我努力工作、为自己买了一栋美宅,而你乐得住茅舍,税务人员却惩罚我的努力和勤勉,每年要我缴交比你还要多的税。

如果我储蓄、你挥霍,我竟得缴税、你却免税。这就像有人造了一条船,我们就要他为他的勤奋付出代价,好像他做了什么对不起国家的事情一样。

──亨利.乔治(Henry George),十九世纪美国经济学者

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一群人在华府华盛顿旅馆的双洲餐厅聚餐。这家宏伟古老的旅馆座落在宾州大道上,就在财政部的正对面,与白宫只相隔一栋建筑。

当晚这群人之一,是当时担任《华尔街日报》社论版副主编的裘德.瓦尼斯基(Jude Wanniski)。

其他三人则分别是芝加哥大学副教授亚瑟.拉弗博士、福特(Gerry Ford)总统幕僚长唐.拉姆斯菲尔德(Don Rumsfeld)、以及拉姆斯菲尔德的副手、同时也是拉弗之前在哈佛大学的同学狄克.钱尼(Dick Cheney)。

要不是瓦尼斯基几年后在《公共利益》(The Public Interest)杂志上写了一篇文章,这次的聚餐也会像其他几百场华府常见的政治圈晚宴一样,逐渐被人遗忘、没有任何历史意义。

可是,这一次,就在福特总统提出“立刻打击通膨”(Whip Inflation Now, WIN)、宣示带领经济走出困境之际,当时年仅三十四岁的拉弗博士从口袋中拿出原子笔、随手在餐巾上画了几个曲线,说明税率和税收之间的权衡。瓦尼斯基在他的文章中,将此称为“拉弗曲线”。

在场的每一个人回忆起当晚,说法各有不同。针对瓦尼斯基的文章内容,拉弗唯一的反驳是,他母亲对餐桌礼仪要求甚严,教他不得损毁高级的餐巾,他的曲线是画在餐巾纸上的。

不管哪一种说法为真,没有人料想得到,在三十四年前的那一晚被人提出的简单经济观念─税率过高有损经济,并让政府税收减少─会为美国及全球的经济理论与历史开启崭新的一章。

三十几年后,这场聚餐对小布什任内的减税政策产生极大影响。小布什任内的副总统钱尼最近忆起当晚的会面,以及拉弗曲线诞生的重要性,说:“拉弗想要阐明的重点正是供给面理论的基础,那就是,减税能够改变人们的行为,他们会更努力工作、创造更大的产值。

我没有冲出门大叫:‘总统先生、总统先生(福特总统),你非得减税不可。’雷根任内,我们许多人成为供给面拥护者。我深信让税率维持低档的重要性……我还相信这么做能够为政府创造更多税收。”这也是小布什在二○○三年颁布投资减税的原因之一。

不管你喜不喜欢供给面经济学,拉弗曲线的观念无疑改革全国经济政策近二十年之久。而且,在这段供给面经济学的全盛时期,全球皆经历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生活水准提升。

拉弗曲线创造出的成长革命遍及全世界,从美国到爱尔兰、冰岛、苏俄、中国和香港、印度及乌克兰。雷根和柴契尔夫人(Margaret Thatcher)是八○年代初期率先将拉弗曲线逻辑运用在经济计划的两位领袖,目前该曲线虽仍具争议性,但几乎世界各地对它都有充分的理解。

基于这个原因,拉弗曲线应该属于史密森尼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编按,美国的大型博物馆与研究中心集合组织,也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馆集合组织)所有,或者,如果经济学也有名人堂,则应该收藏于此。

这张餐巾纸教我们的事

供给面经济学的观念──减税能刺激经济成长──并非新构想、也不算激进。根据我们对经济学的了解,第一位说明税率影响行为的学者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他在《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中写道:

高税率会阻止人们购买课税商品、或鼓励走私,而政府税收反而不如税率较低的时候。

不赞同以上观念的人,有件事可能会让他们吓一跳:倡议政府扩张、且教义叱咤二十世纪的约翰.凯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曾在一九三一年以他一贯的辩才提到他对于拉弗曲线概念的了解:

税负过高反而达不成原来加税的目的……若能耐心等待收成,则减税要比加税更可能达到预算平衡。

今日政坛却坚持相反的看法,这就像是亏损的业者决定涨价,在业绩下滑、损失增加之际,傻傻地完全相信算术,以为再度涨价才是明智之举。

就连美国的开国元老们、这群出生于同一年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也期许建立一个低税率的王国。汤玛斯.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也是供给学派。

他指出,“一个有智慧的清廉政府应该让人民自由努力上进,不该抢夺劳工辛苦到口的面包……这才是好政府的极致表现。”

因此,这些开国元老们拒绝征收所得税(美国宪法禁止对劳工“直接课税”),刚建国的一百多年,美国完全没有所得税,而整体税负也很少超过十%。

可是,二次世界大战后,所得税飙到七十%、八十%甚至九十%,赋税对经济造成重大伤害。

这些高税率拉低了民间的生产动机。想要了解这种情况,不妨想想鲁宾逊等人漂流荒岛的故事。

这四个人身陷窘境,饥寒交迫、衣不蔽体,只能睡在寒冷的海滩或潮湿的洞穴里。他们身处萧条经济,因为完全没有商品和服务的生产。

他们想要、也亟需住屋、食物、衣服、饮用水─而且他们愿意放弃一切、来换得这些必需品。他们面临的是供给面的问题,而不是需求面的问题。

当然,他们想要活下去,就得着手生产物品:寻找和采集食物、用竹子盖房屋、狩猎以食。漂流荒岛的这四人当中,鲁宾逊的生产力非常高,他日出而作,跋山涉水采集水果、猎取肉类、生火,然后削竹盖屋。

他把努力所得与其他三人分享─但他自己食用更多。在这四人世界当中,鲁宾逊是企业家。其他三人没有努力的动机,懒惰、不求上进。他们每天睡懒觉、在沙滩上闲晃、对于自己不幸的遭遇抱怨连连。

有一天,这三个懒人在他们的伙伴所盖的小屋里密商,决意在这座荒岛上实行民主,而“执政团队”决定在每一件生产出的物品上课征九十%的税,包括火、水果和坚果、小屋、肉类、椰奶等等。

他们表示,这是合理的做法,因为这是防止岛上出现贫富差距的唯一“公平之举”,而这里所指的富人是拥有一切的鲁宾逊、穷人则指一无所有的这三人。

他们一面享用鲁宾逊给他们的坚果和椰奶,一面愤慨地抱怨,鲁宾逊凭什么拥有那么多,而他们却分到那么少。

可是,在新规定之下,鲁宾逊失去了努力的动机。他被课九十%的税、硬生生地把他努力所得的十分之九奉送给其他三人,他认为这么做一点也不公平。于是,鲁宾逊罢工、也跟着镇日闲晃。

可是,没多久,他就发现他必须工作,否则就会餐风露宿。于是,他决定搬到荒岛的另一边,以躲避高额税金。他转入“地下经济”。

他照样采集水果、坚果和蔬菜,可是他马上全部吃掉,不让其他三人知道他找到食物,否则他必须交出其中的九十%。换句话说,他逃漏税。他向其他三人低报所得。

而其他三人发现生活更加困苦,为避免饿肚子,于是再把税率加到九十五%。六个月后,终于有船停靠,发现荒岛的这一边有三具尸体、而另一边则有一位健康、强壮的幸存者。

从鲁宾逊的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九十%的税率并未让经济产出获得公平分配。反之,它让每个人减少生产,导致产能大减,在以上故事里,甚至出现匮乏的悲剧。@待续…

摘 自 《一张餐巾纸改变了世界》 繁星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部落,从一个人开始的新力量(1)
奥巴马政府百日评说:国防
男高音:晚会的艺术美充满我的心灵
用影像改变世界  劳工摄影征件倒数计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