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顿中西文化交流 分享美国梦

标签:

【大纪元11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文蕾摩顿市报导)为了帮助摩顿当地华人了解社区服务设施机构,熟悉自身权利和义务,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华夏文化协会开展了中西文化交流对话系列活动。此系列的首次活动于11月14日在摩顿市剑桥健康联盟举行,主题是“追寻美国梦,创业经历分享”。

短短的两小时,与会者畅所欲言,分享各自在美国创业的经历。其中有初来乍到的艰辛、困惑、彷徨,也有实现美国梦的喜悦、宽慰和感慨。既有轰轰烈烈,也有平平凡凡。
银行会计师李女士谈到初来美国语言不通,又不会开车,可谓又聋又哑又瞎。家住墓园附近,晚上回家都是提心吊胆,年过四十从头开始学英语,考会计执照,好在家人的支持与帮助,如今总算苦尽甘来。

同是会计师的周女士回顾从安稳的福建老家来美投奔做装修工的丈夫,举家团圆,一家艰苦创业。从住地下室,到送女儿就读波士顿学院,最后在摩顿置房,安居乐业的经历。周女士补充说,大家对福建人印象比较负面,一提到他们就是非法偷渡客。其实福建人在美国创业非常不容易,可谓吃尽苦中苦,自己的先生就是一个实例。

在场一位从欧洲来美探亲的女孩谈及自己初到美国的感受,觉得这里的社会文化环境更加包容,入籍的华人称自己是美国人,可以被普遍接受。但在欧洲,即便华人拿了居住国国籍,也不被认同是主流社会的一部分。

越南来的一对华侨母女对美国清新的空气,相对自由的人文环境和宽松的生存空间印象深刻。

通过交流,与会者共同认识到:尽管每个人在中国有不同的背景经历,来到美国都必须从零开始。中国人特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加上美国相对公平竞争的机制,同样可以在这里闯出一片天。能干的人在哪里都一样成功。也有人发言表示,中国大陆政治体制上的不公平,弱势群体的生存压力是迫使中国人不远万里,移民海外艰苦创业的原因。

华夏文协主席洪梅总结,挫折和苦难是人生的财富,是创业必经之路,没有苦尽哪有甘来?摩顿华人占总人口15-20%,却没有充分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华夏文协的宗旨之一就是为摩顿华人参与社区,影响社区提供一个平台。

会上华夏文协的李国平教大家脸部穴位按摩方法及养生之道。在今后的系列讲座中,他将陆续介绍人体其他穴位及如何通过穴位按摩起到保健之效。

下次文协系列讲座定在12月12日,届时将请政府部门代表亲临介绍摩顿各公共服务机构,以便华人了解当地的公共资源。

以后系列活动基本每月一次。本周五晚(20日),另有文协主办的感恩节周末歌舞会,地点华夏文协礼堂(238 Highland Ave.,Malden),联系洪梅:781-321-6316、刘小梅:339-224-8092(晚上)。合唱团长李虹:781-475-2092,关瑞芳781-475-9079。◇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利用公共服务 助发育迟缓儿童
协助亚裔人士实现美国梦
ACS职业培训学院
残障者盼望新轮椅 顾雅明相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