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川女多烈性,今日又见唐福珍

人气 2
标签:

四川古为天府之国,富沃千里。自秦国李冰父子修都江堰,这里的经济更是发达,刘备据益州而终成三分天下,中正守四川而终完胜倭贼。

  古语云人杰地灵,又云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才。女儿家得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灵气,钟灵毓秀,故川妹子以漂亮、白皙名于世。其实在那妖娆袅娜的万种风情的背后,是怎样一颗火热、刚烈之心。今人说起川女,往往以“辣妹子”形之。岂不知,川女烈性,古来有之。今天只说一文一武两位女中豪杰。

  先说这武的。

  长久以来,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古代巾帼英雄的故事,如花木兰、平阳公主、樊梨花、杨门女将、梁红玉等。但这些人要么是民歌或演义中的人物,要么就是其身份并非正式的将军。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正式列入国家编制的女将军,实际上只有被明朝崇祯皇帝诗赞“鸳鸯袖时握兵符”的女将军秦良玉。

  秦良玉(1574~1648年) ,字贞素。明朝末期战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女将军、军事家、抗清名将。四川忠州(今属重庆忠县)人。《明史》.秦良玉本传记载到:“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想当年,秦良玉指挥手下的子弟兵白杆兵,南征北战,保家卫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秦良玉遣其兄秦邦屏与其弟秦民屏率数千“白杆兵”在浑河河畔,沈阳城下,血战满洲兵,大战中杀辫子兵数千人,终于让一直战无不胜的八旗军知晓明军中还有这样勇悍的士兵,并长久为之胆寒。经此一役,秦良玉手下的石柱“白杆兵”名闻天下。

  后来,首领张献忠进入四川一带,东征西战,烧杀掳掠,铁蹄所至,几乎囊括了全蜀。已68岁高龄的秦良玉,带着她手下历经百战的白杆兵,不畏强暴,誓死抗拒。这时的石柱孤立无援,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小舟,随时都有被吞没的危险。秦良玉从容不迫,分兵镇守四境。张献忠对四川各地土司都成功招降,却“独无敢至石柱者”。一直到张献忠败亡,他的起义军终没能踏入石柱半步。史载,当时四川久经战乱,百姓十室九空,川东地方(石柱除外)仅剩数万人,而在秦良玉的保护下,石柱成为当时渝东人民远离兵燹之苦的唯一乐土,附近丰都、忠县、梁平、万州等地民众纷纷进入石柱避难,至清初战乱初步结束,石柱人口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了近十万人,与整个川东地区所剩人数形成对比。因此有人赋诗称赞秦良玉是“石柱擎天一女豪 ”。

  再说文的。

  由于优越的地理环境,四川特别容易出现独立政权,五代十国时这里也先后建立了前蜀、后蜀,但青史留名,广为传诵的不是皇帝,也不是文臣武将,而是后蜀后主孟昶的费贵妃,一个歌妓出身的贵妃——花蕊夫人。

孟昶在历史上算得上一个荒淫享乐的亡国之君,有名的“七宝溺器”就是他的杰作。可这个花蕊夫人不仅才貌双全,而且见识过人,胆识超群,当年曾多次劝谏孟昶整军备武,励精图治,可惜孟昶不从,终于招来灭国之灾。宋太祖乾德二年十一月,忠武节度使王全斌率军六万向蜀地进攻,十四万守成都的蜀兵竟不战而溃,乾德三年元宵刚过,孟昶自缚出城请降,自王全斌出兵之日算起,只用六十六天后蜀灭亡,比起前蜀王衍被后唐所灭还快。

孟昶投降后被封为秦国公,封检校太师、兼中书令,花蕊夫人也一同被俘进京,孟昶死后,被宋太祖赵匡胤纳为嫔妃,后被宋太宗赵光义射死在花间树下,一代佳丽就此香消玉殒。

传说酒席宴前,太祖知道花蕊夫人能诗,在蜀中时曾作宫词百首,要她即席吟诗,以显才华,花蕊夫人吟道:

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现在看这首绝命诗,似乎可有看见她那双委屈、悲愤然而倔强的眼睛。

好一个“更无一个是男儿”,今日唐福珍之举,可谓:十三亿人竟无语,哪有一个是男儿!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陈破空:烈女刺淫官 象征与暗示
存中剑:是男人,你就站出来
BBC:邓玉娇案 “屁民”的胜利
化工污染肿瘤激增 山东万人被逼起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