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尴尬的十大汽车奖 (上)

标签: , ,

【大纪元3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郑洪编译报导)电影王国好莱坞明星们的最大愿望,不外乎是在有生之年拿个奥斯卡,或者再不济,也来个“提名奖”什么的。而在号称汽车王国的美国,每年的汽车评奖大赛,在死硬的汽车粉丝眼里,重要性不亚于影迷们对奥斯卡的关注。奥奖得主,多数是名利双收,片酬不断。而汽车状元,想当然也应该是声威大振,从此财源滚滚啦。

不错,能获年度最佳汽车,的确是汽车厂家的梦寐之事。但是“年度汽车”(Car of the Year)却不一定带来年度效益。新车亮相车展,故事才刚刚开始。赢得汽车记者们的青睐,不一定能打开买家的钱包。一辆新车的设计,如果对不上顾客的品味,很可能是花拳绣腿,银样蜡枪头。最后落下个“名利不可兼得”的结局。

咱可不是在谈理论,历史上不乏“真车真事”,落入这类不堪的状况,留下笑柄。现举十例,以飨读者。

一)1983款雷诺(Renault)Alliance:《汽车和司机》轿车十强

《汽车和司机》(Car and Driver)杂志在1983年选出雷诺Alliance为当年的轿车十强之一。《汽车潮流》(Motor Trend)则把Alliance评为1983年度最佳轿车(Car of the Year)。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旬,美国的高速公路上经常能看到雷诺的身影,不幸的是,趴着的比开着的多。平心而论,雷诺外形和内饰都不差,操作方便,行驶稳定,乘坐舒适,看上去挺好。只是力气小,脾气大,动不动就罢工。1.4升的引擎才输出60匹马力,无法适应美国牛仔们的粗暴对待。同时,法国的浪漫艺术气质无法与汽车生产要求的高效率和重复性有机的结合。质量问题导致了顾客的集体杯葛。雷诺Alliance的旧车价值最终实现了零的突破。

五十岁以上的美国人可能知道“四大汽车公司”(Big Four), 除了目前的“三大”,还有一个AMC(American Motor Company). 老牌的吉普就是AMC的品牌。雷诺在70年代末,曾经与AMC结成伙伴。Alliance就是这次短暂婚姻留下的孩子。1987年,克莱斯勒买下AMC。可怜的Alliance也随着妈妈一起被遣回了法国。

二) 2002款福特雷鸟(Thunderbird) :《汽车潮流》年度最佳轿车

了解汽车史的人不会不知道福特雷鸟。1955 到1957年,第一代双人座的雷鸟以新潮的外形、强悍的动力及一流的性能,独领风骚,开创了个人豪华车(personal luxury)的新市场。在随后的四十年中,雷鸟几经风雨历练,逐渐鸟老珠黄,风光不再。1997年,最后一辆雷鸟驶出了装配线。这时的老雷鸟已经不是什么“个人豪华”,连集体豪华也算不上,只是一辆双门、双排座,难进难出的老爷车。

不过,雷鸟的品牌效应还在。美国人用“Nostalgia”(爱恨交织,乡愁)来形容他们对雷鸟的感情,挺贴切。

新旧世纪交替的时候,福特的哪位不信邪的天才领导突然决定,好汉要提当年勇,好马要吃回头草。为什么不利用美国人的乡愁,来他个还乡团,杀他个回马枪,猪八戒倒打一耙,大大地赚一笔?于是,新雷鸟应运而生。

不幸的是,轮回转世后的雷鸟,过分地留恋前世风光,思想和作风还停留在五十年代,借用中国的官话,没有“与时俱进”。四万美元的价位和福特品牌的市场定位脱节,难以挑战双人座运动跑车霸主雪弗莱Corvette。新雷鸟的买家,多数是每天牵着小狗遛弯的银发老妇。也许她们在驾驶雷鸟时还能找到当年恋爱时,和男朋友开着敞蓬车、金发飘逸的感觉。不过,这些贵妇人作为雷鸟的目标顾客,人口数量与日俱减。投产当年,只卖出一万九千辆,令人失望。2005年,三岁的“转世雷鸟”不幸英年早逝,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新的乡愁。

三)1971雪弗莱Vega :《汽车潮流》年度最佳轿车

随便问一个美国的汽车迷,让他选几种历史上最差的轿车,雪弗莱Vega可能都会入选。爱开玩笑的美国人说,如果你在街上看到一辆行驶的Vega没有冒黑油烟,它肯定是被拖着走的。

当然,Vega能荣获“最佳轿车”,评委们是有真凭实据的。首先,它的模样比同时上市的另一辆著名败笔汽车 – 福特“姘头”(Pinto)要好看,名字也没那么难听。

另外,通用最新的铝制引擎汽缸主体也很招眼,算得上是先进技术。可麻烦也就出在这铝制汽缸主体上了,它与钢制的汽缸盖配合,很难达到严丝合缝。结果是燃烧室漏油,难闻的黑油烟随尾气排出。

可能是上级规定时间投产,准备仓促。Vega的底盘和车身设计均草率不堪,最基本的防锈处理都不过关,导致汽车一出厂,就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

最终通用汽车为此付出了昂贵的学费,名利双失,赔了夫人又折兵。

四)1997年凯迪莱克Catera: 《汽车》杂志(Automobile)全明星

1990年代中期,通用的豪华系列凯迪莱克被德国的宝马、奔驰们挤兑得实在难受,决定开发一款真正的世界级小型豪华车,让德国佬看看谁是汽车老大。

聪明的美国人想到了通用在德国的欧宝(Opel),何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反正都是德国造。

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高效率的通用找到了后轮驱动的欧宝Omega MV6,稍加打扮后,在美国迅速推广。为造势,通用请来了当红名模辛蒂‧克劳馥 (Cindy Crawford)为Catera做广告。不过,有美女不一定都是香车。Catera的外形平庸,缺乏线条,内饰普通,底盘性能一般,动力逊色。唯一突出的特点是它惊人的质量问题。Catera 到底亏了多少钱,属于企业秘密。比总裁的年薪,恐怕要高出许多倍。

看来通用能有今天的濒死,可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五)1985款Merkur XR4Ti: 《汽车和司机》轿车十强

据说当今通用的产品开发沙皇鲍伯‧拉兹(Bob Lutz),在福特任副总裁时,某日一拍脑门,想出了一个新的品牌:Merkur,中文音译叫“莫哭”比较贴切。美国人可能多数不知道Merkur属于福特,甚至也不知道Merkur怎么发音,以至在介绍“莫哭”的文章中,通常要加上注音“Mare-Coor”。加上个小名XR4Ti, 难学难记,搞得人直想哭。用来做“有奖智力竞赛”的压轴题,还差不多。

这就对了,瑞士人拉兹先生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谁让你们美国佬没文化呢?

Merkur借用了福特欧洲的Sierra,拆去六缸的引擎,又从雷鸟和野马(Mustang)借来2.3升四缸涡轮增压引擎。在拉兹的指导下,设计了独特的外形。严格地说,Merkur不算烂车,但是的确有些怪异。

标新立异的欧洲风格,对了汽车杂志评委的脾气,却倒了汽车用户的胃口。“莫哭”于1985年投放市场,经过了四年的平平战绩,于1989年鸣金收兵。而作为“莫哭”之父的拉兹,在“莫哭”上市一年后,已经先期离任,跳槽去了克莱斯勒。最终Merkur落了个曲终人散,在人们的记忆中逝去。(待续)(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福特崭新技术 按一下钮汽车自动停好
变速箱瑕疵 通用全美召回27.7万辆新车
美貌、欧意、澳骨架  2009 Pontiac G8
NASA砸巨资 委托SpaceX协助“销毁”太空站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