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州大屠杀博物馆开馆

人气 12

【大纪元4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子茉芝加哥报导)4月19日,位于斯考基市(Skokie)的伊利诺伊州纪念大屠杀博物馆及教育中心(Illinois Holocaust Museum & Education Center)举行了盛大的开馆仪式。虽然阴雨连绵,仍然有逾1万2千余人参加了开馆典礼。亦有众多各界名流到场致词,包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大屠杀幸存者埃利‧威塞尔(Elie Wiesel),伊州州长派特‧奎恩等;另外美国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希拉里,以色列总统佩雷斯,以及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纷纷通过录像表达了对人权和正义的支持。

这座博物馆占地约65000平方英尺,是美中地区最大的纪念大屠杀博物馆,也极有可能成为最后一座在大屠杀幸存者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博物馆。之所以选址在斯考基市,一方面是因为二战后,有众多幸存者聚居在这里。另一个直接促成博物馆建馆的原因是32年前,曾有新纳粹分子申请要在斯考基市公园举行大游行,这促使幸存者们建立起这座博物馆,以教育人们铭记历史,分清正义与邪恶,抗议民族仇视和种族灭绝。

除了纪念犹太人遭受纳粹的迫害和其他历史上发生的种族灭绝惨案,大屠杀博物馆还致力于揭露和制止目前世界上正在发生的种族仇杀和迫害人权的恶行。馆内提供关于达尔富尔(Darfur),柬埔寨红色高棉大屠杀,和卢旺达大屠杀等的资料。

在开馆仪式上,来宾们发表了精彩的演讲,高度评价了博物馆的历史意义,并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


图: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4月19日伊州大屠杀博物馆开馆仪式上致词。(摄影:林冲/新唐人)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作为特邀嘉宾发表了演讲。他对当年没有能够及早参与制止卢安达大屠杀发生表示了深切的悲痛,他表示,人与人是生来就平等的,不应该因为他(她)的种族,信仰,不应该因为他(她)是谁就受到不公平待遇。“对于邪恶,我们一定要将其揭露出来,与其斗争到底。大屠杀博物馆选址在此,也对美国腹地的民众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埃利‧威塞尔的到来赢得了全体观众数度起立鼓掌。作为大屠杀的幸存者之一,他讲述了自己当年的遭遇。“那么这个世界从过去的悲剧中吸取教训了吗?很悲哀地说,没有。”他引述了当代社会上依然发生的种族灭绝和迫害人权的惨剧,如柬埔寨红色高棉,达尔富尔,巴尔干,卢旺达等。

威塞尔呼吁大家,人人都可以,且都应该通过自身的点滴努力发挥作用,“也许一句话,一个祈祷,一个微笑,都会发挥你意想不到的作用。”“我们必须记住这一点,对一个群体发生的悲剧实际上应该引发全人类的省思。有的人会说,哦,只是犹太人被屠杀了。事实上,犹太民族被打了一记耳光,那是全人类的尊严受到了侮辱。”

美国总统奥巴马通过录像对当天的活动表示了支持。他说:“这座博物馆帮助我们知道,面对当今世界上仍然存在的许多残忍和不公,我们能够做些什么。面对不人道的行为,我们有责任站出来。”以色列总统佩雷斯也在录像中说,这段历史不会被遗忘,不会被漠视,我们应该永远记住,尊重每个人是人类最起码的品质。

虽然天气阴冷,但是到场的上万名观众秩序井然,对前来演讲、演出的个人与团体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观众中不乏年逾古稀的老人,他们是战争幸存者,还有许多身着犹太民族服装的人,携亲朋前来,也有许多青少年,其中不乏很多作为活动的志愿者,在现场积极的为观众服务。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在场的普通民众,他们都表示,牢记历史是必要的,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才可能不重蹈覆辙,人都要有自由生活的权利。他们对正在中国发生的对法轮功的迫害也有所知,并表示,这种不人道的事情不应该在当今的社会存在。

与博物馆内上万人庆祝开馆仪式形成鲜明对比,在馆外的马路对面,记者赫然发现竟有十来名新纳粹党人,身穿黑衣,手举着纳粹的旗帜,也在和平示威。这个场景大概只有在美国才会见到。

伊利诺伊州是美国第一个要求学生学习种族屠杀历史的州。大屠杀博物馆预计每年将接纳逾25万学生和游客,起到重大的教育意义。4月也是纪念大屠杀月,4月19日是1943年华沙犹太人起义反抗纳粹迫害66年的纪念日。◇


图:参加4月19日伊州大屠杀博物馆开馆仪式的民众 (摄影:林冲/新唐人)

图:参加4月19日伊州大屠杀博物馆开馆仪式的民众 (摄影:林冲/新唐人)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南京大屠杀70周年 中共冷淡 官媒低调
策划卢安达大屠杀 三前军官判无期徒刑
纳粹大屠杀经历者虚构爱情故事
教宗接纳否定大屠杀主教重返教会引争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