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环球影展倡相互尊重 华人影片受瞩

标签:

【大纪元8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林采枫加拿大卡尔加里采访报导)没有耗资上亿的鸿篇巨制﹐也缺乏红地毯上的群星闪耀﹐年仅五岁的加拿大卡尔加里环球影展(Global FilmFest)却开始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它靠的不是纯粹的娱乐﹐而是娱乐后人们对基本人权的思索与探讨﹕如何互相尊重。

第五届卡尔加里环球影展即将于8月14-16日在华埠文化中心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十余部电影与纪录片参展﹐其中大部分影片由加拿大电影人制作。

环球影展总监—香港移民后裔徐本(Ben Tsui)介绍﹐参展的影片一律没有沉重而严肃的氛围﹐相反充满黑色幽默和轻喜剧的味道﹐但又并非单纯娱乐﹐“有值得玩味的东西在影片里﹐我希望观众看完后﹐可以三五人围座喝茶﹐这个片子说的是这个﹐不不﹐它讲的是那个意思﹐这样津津乐道一下各自的体悟与看法。”

徐本视电影为引起对话的工具﹐“不管是政治对话还是娱乐对话﹐大家坐下来对话﹐互相尊重﹐谈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粗暴压制对方。这是我对电影的看法﹐也是选择环球影展影片的一个考量。”

他的电影理念使环球影展不同于其它大大小小的各类电影节﹐注重人权关怀﹐从全球角度看问题﹐并提倡多元文化与非暴力﹐“环球影展绝不宣扬暴力﹐而是提倡相互尊重﹐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文化与文化间互相尊重。希望人们看完影片﹐回去后可以尊重别人的文化﹑信仰和思想……”

华人电影《点心葬礼》受瞩目

7天﹐4位子女﹐2种文化﹐1个葬礼。作为环球影展的开幕影片﹐华人导演迟少艾(Anna Chi)的新作《点心葬礼》(Dim Sum Funeral)汇聚了众多华裔演员,包括胡凯莉(Kelly Hu)、王盛德(Russell Wong)、宋琇萱(Steph Song)、白灵、卢燕、叶芳华(Francoise Yip)、张铮(Chang Tseng)等,堪称北美影坛亚裔演员的一次大派对。

四兄妹都是华裔美国人﹐标准的”香蕉”﹐在美国的文化里长大,不了解中国的习俗,却因为母亲的去世,而必须合力完成她的最后一个希望﹕一场历时七天的传统中国葬礼﹐黑色幽默风格令人耳目一新。

徐本承认自己在观看片花时﹐忍不住捧腹大笑﹐因为影片探讨的问题不只会发生在华裔身上﹐同样也会发生在白人和其它人身上﹐“每个人都会在片中人物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影片告诉人们互相尊重﹐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权﹐尊重别人﹐别人也才会尊重自己。”


华人电影《点心葬礼》(环球影展提供)


柏林墙去了哪里﹖

德国纪录片《柏林墙的下落》(Where Is The Wall)从一个新颖的角度纪念柏林墙倒塌20周年。柏林墙于1989年11月9日被推倒后﹐砖头一面面或一块块被当作纪念品买走﹐辗转至世界各地﹐德国的事件就这样随着砖头成了全球的事件﹐人人都可以买下一片德国﹐世界每个角落也都有了一片德国。

那么那些砖头到底怎么样了﹖去了哪里﹖影片追踪了三面砖墙的下落﹐其中一面在拉斯维加斯赌场被砌成了男厕所。徐本说﹐“想想看﹐你在美国赌城上厕所﹐背后是闻名世界的柏林墙。那个共产主义用来阻挡自由世界的东西﹐现在在厕所里。”

《追浪》与《DesiCiTi》

当你想到冲浪﹐脑海中闪现的肯定是古铜肌肤﹑金发闪闪的白人男子﹐但来自印尼的一位天才冲浪少年打破了这种格局。然而以他穆斯林的身份﹐要获得西方世界尊重与欣赏并非易事。印尼与英国合作的《追浪》(Chasing Waves)纪录了这位印尼少年的挣扎﹐在挣扎中他终于正视自己的种族﹐找寻到自我﹐也征服了世界。

《DesiCiTi》﹐全球首映﹐导演﹑摄影和主演均为卡尔加里人﹐他们在纽约拍摄了这部反映四位白领印度女孩在“办公室政治”中生存的喜剧。其中一位扮演律师﹐而在现实生活中她的确是律师﹐因为出演此片而转行。影片探讨了办公室的人际关系﹑爱情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以及文化冲突中的人际关系。

影展中的其它影片还包括反映非洲人权的两部纪录片﹐关于移民问题的超短喜剧等。


《追浪》(环球影展提供)


《DesiCiTi》(环球影展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玩味牛仔节﹕现代都市里的田园风光
玩味牛仔节﹕歌舞烟火超震撼
卡城维族人踩踏中共血旗 抗议军队屠杀
组图:世界一流的卡城牛仔节竞技表演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