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8他出生: 文豪兼智者——歌德

小墨
font print 人气: 25
【字号】    
   标签: tags: ,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是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思想家。歌德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以抒情诗为主,还有叙事诗、讽刺诗及富有哲理性的格言诗。他作为诗人在德国的地位相当于我国的李白。

歌德一生著述甚丰,其中各类诗歌4000 多首,各类体裁剧本约80 部,长篇小说5 部。此外还有各类艺术理论、哲学、历史、评论、散文、传记及关于自然科学论著约200余篇。其中大量作品不仅是德国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最优秀最有价值的文学遗产。其著名代表作有诗歌《漫游者之夜歌》、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1774~1831)、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1775~1828)等。

1749年的今天,8月28日,歌德出生于德国中部美茵河畔法兰克福一户殷实人家。父亲约翰‧卡斯帕尔‧歌德是皇家顾问、法学博士,母亲是当时法兰克福市长泰克斯托尔的女儿。歌德从童年起就显示出非凡的聪颖和旺盛的求知欲。他八岁开始写诗。早在少年时代,就已经学会了拉丁文、英文、法文、意大利文,后来又学习希腊文和希伯来文。歌德曾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法律,也曾短时期当过律师。

1774年,《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出版使25岁的歌德一举成名。他仅用了四个星期就写完了这部历百余年盛名不衰的书信体小说,“在心里构思很长时间,随后,就像受神灵启示似地产生了”。作为德国“狂飙突进”文学运动的代表人物,年轻的歌德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呼唤自由,表达强烈的强情感。

1775年,歌德来到魏玛,次年进入魏玛公国宫廷参政,望重一时。从政期间歌德也并未放弃文学创作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1786年他前往意大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并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1788年回到魏玛后任剧院监督。

从1794年起,歌德同德国著名诗人席勒交往,密切合作,促进了德国古典文学的繁荣。歌德曾这样形容他自己的创作,“把使我高兴的或者折磨我的或者使我关注的那种东西变成一幅画、一首诗,并同我自己就此事作一了断,既为了纠正我关于外部事物的概念,也为了使我的内心平静下来。”

歌德晚年的创作极其丰富,重要作品有自传性作品《诗与真》、长篇小说《亲和力》和《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抒情诗集《西方和东方的合集》等。歌德晚年曾指出:“艺术的真正的生命正在于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 “你也不必担心个别特殊引不起同情和共鸣。每一种人物性格,不管多么个别特殊,每一件描绘出来的东西,从顽石到人,都有些普遍性。”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歌德终于完成了历时数十年之久的两部名著:《浮士德》和《威廉‧迈斯特》。其中,共12111行的诗剧《浮士德》则是歌德一生丰富思想的总结与艺术探索的结晶。作品也因而跟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及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为欧洲文学的四大古典名著。当歌德于1831年最终完成此书时,他在日记中写道:“主要的事业已经完成”,“我以后的生命可以当作是纯粹的赐予了。我是否做什么或将做什么,现在已经完全无所谓了。”

《浮土德》取材于德国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民间传说,他用自己的血和魔鬼订约,出卖灵魂给魔鬼,以换取世间的权利、知识和享受。歌德将其艺术加工,在诗剧《浮士德》中塑造了一个不断探索人生真谛、不断进取的浮士德艺术形象。主人公浮士德博士年届百岁、双目失明时,仍然认为,人生应当“每天每日 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作自由和生活的享受”。

书中的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按照歌德自己的解释,在《浮土德》第一部,浮士德还处在“小世界”中,追求“官能的”或“感性的”个人生活享受;在第二部中,浮士德则进入“大世界”,追求“事业的享受”。歌德称他的传世巨著《浮士德》第二部是一本“怪书”,“谁如果没有相当的知识基础,没有四面探索过,没有一些人生经验,他对下卷就无法理解。悲剧《浮士德》构思宏伟,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1832年3月22日,文豪兼智者——歌德与世长辞,享年83岁。他的著名遗言是:“多些光!”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陈纳德将军在中国独立对日抗战的前四年,顶着国际姑息主义的风潮在中国建立美国空军志愿队──飞虎队,与中国人民一同对抗日军的侵略。他在回忆录中谈到:“我虽然是美国人,但我和中国发生了如此密切的关系,大家共患难,同生死,所以我也算是半个中国人。”
  • 阿诺凭着自己坚定的决心、追求杰出表现的个性和勇往直前的魄力,认真的扮演着每一个角色:丈夫、父亲、健美冠军、演员、连锁餐饮店老板、总统健康顾问、青少年福祉保护者,乃至现在的角色“加州州长”。
  • 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是著名美国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海是他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成就了他作品中的瑰奇世界。
  • 地球上第一登月人阿姆斯壮在他的左脚踏上了月球时说:“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今年7月20日是人类首度登陆月球四十周年。我们向读者介绍第一个踏上月球的阿姆斯壮,并讲述这句名言背后的故事。
  • 泰戈尔一生创作的诗词丰富宽广,他写抒情诗、儿童诗、故事诗、哲理诗,也写自由散体诗,孟加拉语格律诗,印度的国歌《印度的主宰》、孟加拉的国歌《金色的孟加拉》都是出自于他手中。《漂鸟集》、《新月集》是中国人比较熟悉的作品,充满灵性与单纯人性的美,在诗中表露无疑。
  •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是个天才作家,他创作的速度和数量在世界文坛上无人媲美。他在短暂有限的生命中创造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形象,可列入不朽性质的就达数百人。
  • 响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华语歌坛的凤飞飞出生于1953年的今天,8月20日。这位家喻户晓的台湾歌星,本名叫林秋鸾,台湾桃园大溪人,是唯一八次获得金像奖最佳女歌手奖、两度摘取金钟奖歌后桂冠的歌手,并被誉为台湾人心中“最本土化的女歌手”。
  • 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是蒸汽机的发明人。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因为有了瓦特的发明,把制造业从人手操作推向机械化,蒸汽机像是为工业革命插上翅膀、推向高潮,开创了人类社会一个崭新的时代。
  • 临近大陆六十周年11月9日是柏林围墙倒下20周年纪念日,德国方面早前分别送出了一批原材料到世界各国,希望藉由各地艺术家的智慧及心血共同创作来参与此一历史时刻。中国方面获得了四份原材料,由歌德学院北京分院交由黄锐、王广义、徐冰和张晓刚四位艺术家进行创作。他们此四份原料为聚苯乙烯的复制品“柏林围墙墙石”,于 8月13日在德国驻华大使馆展出,上星期五运回德国,将于11月9日与其它国家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一起在德国展出。
  • 看到穷人,有些人会闪开,闭不见面;有些人表现的麻木不仁,视而不见;有些人会心生怜悯,给予财力上的支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