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  约 262 条记录
  • 大纪元
    子禽曾问子贡,孔夫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得的。子贡回答,文王武王之大道,散在民间,贤者抓其大要,不贤者只抓住了末节,夫子处处皆学,没有固定的...
  • 大纪元
    子贡,名端木赐,是孔子利口巧辞的弟子之一,曾多次出使诸侯。孔子赏识他,曾把他比作贵重的祭器。而子贡知孔子却来之不易。
  • 大纪元
    子路是孔子弟子中善于施政者之一。卫国的蒲邑壮士多而难治。子路为蒲邑大夫,向孔子辞行。孔子告诫子路,恭谨谦敬,可以制服勇士;宽大清正,可以...
  • 大纪元
    人皆以为,得高官、发大财,飞黄腾达谓之通,反之为穷。而孔子对穷通却有异乎寻常的理解。
  • 大纪元
    孝有层次深浅之分。一般所认为的孝顺父母,只是孝浅层次的含义。 孔子所认为的全孝,才是其深层次的含义,才是孝的最高境界。
  • 大纪元
    薛宣自出仕以来,历任地方县令、郡守和中央执法部门官吏,诚心为民,政绩可观。西汉成帝时,他由陈留太守左冯翊推荐调入,一年后称职转正。
  • 大纪元
    一般都认为,能上山擒虎、入水捉蛟、战场不避枪林弹雨、行侠仗义者是真正的勇士,而孔子却不这样认为。
  • 大纪元
    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年轻时做过县功曹。当时豫州刺史周景,巡察所属部域,考核政绩。桥玄抓住这个时机,谒见周景,伏地陈述地方官羊昌的罪恶...
  • 大纪元
    古弼在旁边坐等了好久,世祖也不问他有什么事。于是古弼站起身来,当着世祖的面,揪住刘树的头发,将他从椅子上拉下来,然后一只手拽住刘树的耳朵...
  • 大纪元
    子路穿得整整齐齐,气气派派,来拜见孔子。孔子说:“仲由,你这么神气十足,是为了什么?长江刚从岷山流出时,它的水流很小,只能浮起酒杯。
  • 古风悠悠:艺海皎皎郑板桥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曾做过山东范县、潍县的知县。板桥性格洒脱宽厚,在任知县...
  • 大纪元
    吴保安,河北人。任遂州方义县尉。他的同乡郭仲翔,是郭元振的侄子。郭仲翔很有才学,郭元振打算帮助他成名和做官。赶上蛮敌侵犯,朝廷派李蒙做姚...
  • 大纪元
    有一回,鲁哀公问孔子:“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孔子说:“国政当中最急迫的,就是要让百姓富裕和长寿。”
  • 大纪元
    孝道是人伦的重要基础,神对真正行孝的人也是非常看重的。清乾隆年间以博学而闻名的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一书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 大纪元
    汉和帝的皇后邓绥,姥在和帝死后临朝听政,是为邓太后。她六岁时即懂《史书》,十二岁时通晓《诗经》、《论语》。十六岁入宫后,一开始为贵人,后...
  • 大纪元
    荀况(公元前313年至公元前238年),是战国时代的思想家,著有《荀子》三十二篇。他在一篇文章中,论述了不忍而好斗的危害。
  • 大纪元
    纵观历史上的君王们,他们在继承王位之初,都希望自己与日月齐明,与天地同辉,与五帝、三王同垂青史。
  • 大纪元
    有一回,子贡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百姓的方法。孔子说:“战战兢兢地,像用一条朽烂的绳子拉马那样,去对待百姓。”
  • 大纪元
    孔子说:“我对有些人感到羞愧;对有些人很鄙视;对有些人感到很危险...
  • 大纪元
    孔子论五不祥 2008/07/29
    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说:“我听说,向东边扩展住宅,不吉祥。真有这回事吗?”
  • 大纪元
    大难将至,季康子命令冉求带兵去抵挡,担任主攻;樊迟给冉求当助手。
  • 大纪元
    孔鲤,字伯鱼。有一次,孔子对伯鱼说:“鲤呵!我听说可以让人整天不觉疲倦的,大概就是学习吧!有的人,容貌不值得看,勇力不值得怕,祖先不值得...
  • 大纪元
    据《孔子家语》一书记载,孔子担任了鲁国的大司寇以后,有父子二人不和,来打官司。孔子把他们父子二人,拘押在同一间牢房里,也不判决。在这期间...
  • 大纪元
    鲁哀公问孔子说:“国家的存亡祸福,真的是由天命决定的,不单单是人为的吗?”孔子回答道:“国家的存亡祸福,都是由执政的人自己决定的。反常的...
  • 大纪元
    孔子接着说:“这就好比使用弓箭,必须先调好弓弦,才能使箭强劲有力的发射出去;又好比驾驭马车,必须先让马拉好车驾,然后才能要求马跑得又正、...
  • 大纪元
    有一年,郑国起兵攻伐陈国,并且攻占了陈国,然后,郑国派子产向晋国奉献战利品。晋国人对郑国的使臣子产很不以为然地质问:“陈国的罪过在哪里...
  • 大纪元
    明朝政治家张居正曾经讲过:“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就是安己;扰民者将自扰之。庸官们不明此理;贪官们则反其道而行之,造成百姓困苦不堪...
  • 大纪元
    康熙治国六十年,建树甚多,其创业、守成之功绩举世公认。 康熙曾对诸官说:“朕经常想到祖先托付的重任。对皇子的教育及早抓起,不敢忽视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