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悠悠:古弼爱民卫国不怕死

陆文
font print 人气: 25
【字号】    
   标签: tags:

上谷地区(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老百姓,上书北魏太武帝:皇家花园苗圃占田过多,致使百姓无田可种,请求减半,赏赐给贫苦的农家耕种。北魏大臣古弼看了奏章以后,立即入宫,准备奏明皇上。此时世祖(即太武帝拓跋焘)正在与刘树下棋,根本没有听奏章的意思。

古弼在旁边坐等了好久,世祖也不问他有什么事。于是古弼站起身来,当着世祖的面,揪住刘树的头发,将他从椅子上拉下来,然后一只手拽住刘树的耳朵,一只手攥成拳头,殴打他的脊背,斥责刘树说:“皇上不理朝政,都是你这个佞臣的罪过!”刘树确实是个佞臣,干了许多坏事。古弼早就气愤在心,这天忍不住发作了。

世祖立刻变了脸色,放下手中的棋子,大声说:“没听你的奏章,这错全在我,刘树有什么罪呢?还不赶快松手?”古弼就对刘树放了手。然后把他闻听到的具体实情,一五一十地禀报给世祖。世祖对古弼的正直大为惊叹,并答应了他的奏请,把一半土地赐给贫贱的农家耕种。

又一次,世祖检阅三军,然后大小将校,准备会猎于黄河西部。当时古弼留守在家,世祖下诏古弼:送一批健壮的马匹过来,以供游猎之用。古弼却送去了一些瘦劣之马。世祖非常生气,大怒道:尖头奴才,竟敢违背我的旨令,不听话。等我回到宫中,一定要砍下你的狗头!

古弼脑袋尖削,世祖常喊他“笔头”,所以当时人们便称他为“笔公”。古弼的下级僚属,非常担心,害怕杀头。古弼对他们说:“我认为侍奉国君田猎,而不能使他尽兴游乐,这一罪责不是太大。如果我们不提高警惕,防备不测,一旦敌人大举进攻,这才是最大的罪责啊!目前北方敌军,气焰嚣张,南方也是强敌压境,敌人正虎视耽耽,暗中观望我方动静,等待下手的机会,这才是我所忧虑的啊。之所以挑选健壮的马匹留给军队,就是从以防不测这一角度来考虑的。只要对国家有利,我就不怕杀头。皇上英明睿智,是会理解我的良苦用心的。这是我的罪过,不是你们的过错。”世祖后来听了下属汇报古弼的想法后,深有感触地说:“有这样的忠直之臣,真是国家的宝啊。”便赐给古弼一套礼服、两匹马、十只鹿。

另有一次,世祖在山北打猎,捕获糜鹿了几千只,世祖下诏尚书:派牛车五百辆来拖运。过了一会儿,世祖又对手下人说:“笔公一定不会给我派这些牛车,还不如早点用马将这些猎物运走。”说罢就转身回宫,走了一百来里,便接到古弼呈送的奏表说:“今年的谷穗已经下垂变黄,桑麻大豆也布满田野,山猪野鹿经常偷吃,飞鸟大雁也来啄食,再加上风吹雨打,损失很大。早收与晚收要相差三倍。请皇上恩准暂缓拉运麋鹿,使用车辆集中运输已收割的秋谷与杂粮。”世祖看完奏表后说:“果然像我说的那样,笔公真可谓是国家的栋梁啊。”

正是:

官吏若能清正,
个个为国为民,
大公无私尽赤诚,
天下必然太平!

国祸皆由私起,
邪毒最是佞臣。
善恶必报神频警,
除恶即将来临!

(资料来源:《魏书‧古弼传》)

转载 正见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9/14/54809.html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纵观历史上的君王们,他们在继承王位之初,都希望自己与日月齐明,与天地同辉,与五帝、三王同垂青史。
  • 荀况(公元前313年至公元前238年),是战国时代的思想家,著有《荀子》三十二篇。他在一篇文章中,论述了不忍而好斗的危害。
  • (大纪元记者李新新州报导)西藏作曲家玛交巴塔观赏了第二届新唐人“全世界华人声乐大赛”后感触很深,他说:“声乐大赛整体办得很不错,弘扬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参赛选手唱得很不错﹐有的唱得非常好,像洪鸣,还有那个新加坡选手、台湾的两个女选手,还有我们的藏族同胞﹐西藏高原的音质很美的,我以后会给给他写一首歌。”
  • 汉和帝的皇后邓绥,姥在和帝死后临朝听政,是为邓太后。她六岁时即懂《史书》,十二岁时通晓《诗经》、《论语》。十六岁入宫后,一开始为贵人,后来因为知书达理,德高望重,而被立为皇后。她虽然位列至尊,却仍不忘读书,在后宫中,曾师从曹大家学习经书。
  • 孝道是人伦的重要基础,神对真正行孝的人也是非常看重的。清乾隆年间以博学而闻名的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一书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 (大纪元记者李佳纽约报导)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新唐人电视台在8月24日“全世界中国古典舞大赛”决赛的当天,邀请神韵国际艺术团在纽约曼哈顿Hammerstein Ballroom中心演出。中华五千年神传文化的精髓在中国古典舞的演绎下,使不少人领略到更深内涵。
  • 有一回,鲁哀公问孔子:“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

    孔子说:“国政当中最急迫的,就是要让百姓富裕和长寿。”

  • 吴保安,河北人。任遂州方义县尉。他的同乡郭仲翔,是郭元振的侄子。郭仲翔很有才学,郭元振打算帮助他成名和做官。赶上蛮敌侵犯,朝廷派李蒙做姚州都督,帅领军队去征讨。李蒙临走时,与郭元振告辞,郭元振就把郭仲翔介绍给他,并说:“郭仲翔是我弟弟的独子,还没出名和做官,你暂且带他去军中锻炼。如果能破敌立功,使他也能享受一点微薄的俸禄。”李蒙答应了他。 他见郭仲翔确很有才干,便任他做了判官,让他处理军政事务。他们一起到了蜀地。
  •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曾做过山东范县、潍县的知县。板桥性格洒脱宽厚,在任知县的十二年间有惠政,在他治下的县境,牢狱曾几度空虚。
  • 子路穿得整整齐齐,气气派派,来拜见孔子。孔子说:“仲由,你这么神气十足,是为了什么?长江刚从岷山流出时,它的水流很小,只能浮起酒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