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股市規模越大風險越高

標籤:

【大紀元1月20日訊】截止去年11月底,大陸証券市場股票總市值已達4万6000億元人民幣(約合1万億新元),相當于大陸生產總值的50%。大陸專家警告說,大陸需要的是更大、但更健康的証券市場。否則規模越大,它給國民經濟帶來的風險也越大。

据《中新社》報導, 近兩年,大陸証券市場發展迅速。十年前大陸股市的股票市值不過一、二十億元;1998年達到2万億元(人民幣,下同);1999年底,就已經翻了一翻,突破4万億元。

証券市場的高成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人,目前開戶投資者已達5500万。不過專家們指出,大陸証券市場的主要投資者是散戶,因此需要大力發展机构投資者,使長期、戰略、理性的投資理念成為股市主流。

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教授蕭灼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4万6000億的股票市值相當于大陸生產總值的50%,而去年韓國和台灣的這一數字分別為36%和29%。不過由于大陸股市真正可以流通的股票只占三分之一,所以可流通股票市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實際并不高,与美國2%的數字相比更有很大差距。

蕭灼基說,証券市場十年來功不可沒,目前已有1063家上市公司,為企業提供融資渠道,促使企業轉換經營机制,為投資人提供投資机會,同時也為國家創造大量稅收。

快速發展背后問題多

不過蕭灼基特別指出,應該看到証券市場在快速發展的背后還存在許多問題。

他認為,上市公司最重要的是質量。一方面,上市公司的行業分布不合理,高新技術產業和高成長性的企業所占比例還很小,資本市場沒能充分反映經濟結构調整的要求;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整体素質差別還比較大,有些公司效益較差,經營管理不夠規范,因此股市上違規操作時有發生,這种狀況使投資者沒能得到合理的回報,嚴重影響了整個資本市場的形象。

華夏証券研究所副所長張望說:大陸資本市場的容量還有限,石油、石化、電信、聯通等績优骨干市值公司尚沒有在國內發行A股,國內投資人因此無法分享產業重組改革的成果,希望隨著更多机构投資者的進入,能帶來股市更大的發展空間。

業內人士認為,大陸証券市場十年時間走過了許多國家百年的發展歷史,但在高速成長過程中,也難免出現各种偏差,須要在發展中盡快克服。大陸的經濟發展需要更大規模的証券市場,但更需要健康、成熟的証券市場,否則規模越大,它給國民經濟帶來的風險也越大。


    相關文章
    

  • 2001年中國大陸股市大預測 (1/2/2001)    
  • 牛長熊短 7個月創歷史新高 中國大陸股市2000年表現不凡 (1/1/2001)    
  • 全球股市唯大陸「鶴立雞群」 (12/31/2000)    
  • 投資指南:大陸股市不宜貿然搶進 (12/25/2000)    
  • 明年中國大陸股市最高點將出現在4月 (12/24/2000)    
  • 中國大陸A、B股明年若并軌 B股將飆漲 (12/22/2000)
  • 相關新聞
    牛長熊短 7個月創歷史新高 中國大陸股市2000年表現不凡
    2001年中國大陸股市大預測
    波音星際客機和國際太空站成功對接
    中產階級——中共經濟衰敗的最大焦慮群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