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外地人怎麼過年?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月28日訊】新年是闔家團圓的日子。每逢此時,机場、碼頭、火車站、長途客運站、公共汽車站、出租汽車站……每一個角落都有人們匆匆回家的身影,那身影里無不洋溢著興奮和幸福。當然,在這些身影中,還有一些是帶著思念,帶著對未來生活更美好追求的。為了更多人的團圓,他們自己不能和親人團圓:他們為別人傳遞著祝福,他們為別人提供著節日的服務。這其中,不乏成千上万在北京工作的外地人。

手藝人過年最忙活

北京晨報報道,過年的這几天,吹糖人的龔老漢每天都早早來到朝陽公園擺攤。他是山東德州人,每逢過年,他都在北京的廟會上過。龔老漢說,如今這种小手藝很難特別招人待見了,只有在廟會一類的民俗會上才有“人緣儿”。能有很多人看他吹糖人,這是他最快樂的時刻,他說這就算是過年了。

一上午時間,几十只栩栩如生的公雞、猴子、牛……被他吹“活”,插滿面前的塑料泡沫板。圍觀的孩子、大人越來越多,看他變戲法似的把糖泥變成活物,也看到了他寒風中皴黑腫脹的老手。他偶爾也把手伸到糖泥盆下的火罐里,借翻炭的時候暖暖手。

龔老漢現在長住在昌平區的小湯山,平日也不是天天出門擺攤,可這過年了,卻要天天赶場。他說,吹糖人的手藝人主要靠過節攬點生意,所以過年的過法也不同平常人。別人過年吃山珍海味,而他就數過年吃得簡單。他說,廟會里也算高消費,面條都比平日貴一倍,不敢“鋪張”。但“十五”可要好好過,每年正月十五他都要回老家,那才是他的年,能吃上團圓飯。

同樣是在京的外鄉手藝人,年輕人似乎更懂得勞逸結合。17歲的河南新鄉姑娘華秀麗表演走鋼絲的時候,她的伙伴們正討論著晚上是去西單還是去天安門。他們說,在北京過年,白天要表演,只能晚上出去玩。在地壇表演的山西鼓手王剛也說,他腊月二十八到北京,至今白天都沒到公園外面轉過。對他們來說,北京最美的是夜景。他們都盼著演期結束后能在京城逛個遍。

面條店一年只有初一歇

大年初一剛過,周智攀的小壓面坊就開門迎客了。“北京人特別好,過年來買面的人都特別客气。大過節的我們干活,居民們還有些不落忍。其實我們做小本生意,靠的就是回頭客,大家得方便,我們挺高興的。”似乎還沒來得及打量月份牌上的2001年正月“初一”,過年就叩響了周智攀的店門。撣撣身上的面粉,忙乎了一年的小周對悄然而至的過年有些陌生。

周智攀輕聲慢語,思索了片刻,才找出了這個新年与平時的不同。“除夕我們關門比平常早了些。炒几個菜,然后就看著新年聯歡晚會過年了。大年初一關門一天,一年只有這一回。”這惟一的一天假期,周智攀和弟、妹都沒有出門,都說“累了一年,就想睡覺”。小周已經連續3年沒回家過新年了。“新年要餃子皮的人多,買面條的人少。一天下來,面條比平時少賣50來斤。在老家過新年我們要蒸年糕、磨米粉、吃龍須面,一桌好菜好飯,還离不開好酒。在北京沒條件,一切就湊合了。”

25歲的周智攀從福建莆田來北京打工已經整整3年了。兩年前,他花了一万元自己開了壓面坊,在朝陽區垂楊柳的一條小街上,他帶著弟、妹二人闖蕩。兩間只有七八平方米的門臉房里,一個屋里碼放著几十袋面粉,另一屋里放了兩台壓面机,一口和面的大缸,一張 面的方桌和一口碩大的電餅鐺。“看這屋里,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每逢客人光顧,周智攀都會覺得挺尷尬。

一個月前,妻子剛為小周生了女儿。大年初一,小周給千里之外的母女倆報了聲平安。小周合計過,新年回家一趟路費就要花去近千元。“如果掙得多點,路費再低點,新年我會回去幫妻子做點什么。”“2001年,我只希望買賣順利,家人平安。”周智攀對未來的憧憬實實在在。

菜農天安門前留個影

丰台區花鄉四合庄綠洲公司的打工者們大年初一來到天安門前合了個影。來自河南、四川、山東、黑龍江等省的10名打工者,除夕之夜在大棚邊的排子房里吃著年夜飯,守著新買的大彩電樂呵了一整夜。

在北京郊區种了5年菜的河南農民老邢特意斟了杯酒,遙祝駐馬店的妻儿平安。“千家万戶都團圓,我也想回家。可是冬天大棚里需要人,還是等麥收家里缺人時再歇吧!”老邢猛吸了一口煙,有些不好意思,“好几年新年都沒回家了,真有點想家!”他說,最讓他惦念的是孩子和辛苦了一年的“那口子”。

張大伯和老伴曾在黑龍江的一家國有農場工作,沒見過多少世面的二老在儿女的攛掇下也來北京闖蕩。打工的女儿不久前嫁給了一位北京大興縣的小伙儿,儿子也在附近的一家公司當司机。張大媽快人快語:“除夕時,我給大家做了魚香肉絲、宮保雞丁,平常沒工夫,新年可不能含糊了。雖說孩子們都在北京,可是我們還是要和伙伴們一起過。俗話說,打工的都是一家人,這都是緣分啊!”

張大伯說:“新年蔬菜大棚离不了人。每天早晨拉開蓋帘,棚頂通風,晚上拉上蓋帘保暖。一早一晚的活倆小時就干完了,干完活我們就能踏踏實實地歇了。初一到初五都能歇。”

菜農們种的菜是新品种,自己以前都沒見過,不少菜還進了大飯店。“也許居民家的飯桌上還有我們的菜呢!”一說到這儿,菜農們都特驕傲。

大學生不忘助學苦讀

1.83米的新疆女孩張來自新疆烏魯木齊,在北京服裝學院的模特表演班讀大二。大一的暑假,張因參加一個模特大賽沒有回家。這個寒假為了學好英語,她又留在了北京。

張一直渴望自己的英語在今年能過四級,盡管學校對她們的要求僅是二級。張說:“模特這個行業本身就是吃青春飯的,近年來競爭越來越激烈,所以得讓自己多一些技能。”

和張一樣,就讀于北京師范大學生物系的陳小蕾,在她大學生活的第一個寒假也選擇了不回家。這個女孩子來自安徽阜陽,寒假一開始,她便給自己找了3份家教工作。她工作的報酬不是很高,每小時25元錢。她解釋說,因為3份工作都是給初三的小孩補課,所以錢不是很多。有時她給補全科,有時就單給補理科。

陳小蕾說,她家的人口多,生活不寬裕。她的學費是自己貸款交的,在大學這四年內得自己掙錢還清。“這學期所有的生活費都是我自己掙的。”陳小蕾無不自豪地說。


相關文章

 

相關新聞
新年罕見怪天气 大雨春雷加瑞雪
冰雪旅游成新年熱點
北京网民高高興興過“网”年
從博物館新年閉門想到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