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遺址遭遇尷尬

人氣 1
標籤:

記者近日獲悉,歷時13個月的圓明園住戶搬遷工程目前已經全部結束,自1999年12月6日開始,兩期拆遷總共涉及搬遷戶615戶,拆遷總費用2.8億元。為實施《圓明園遺址公園總体規划》和早日建成圓明園遺址公園創造了條件。

  記者近日赴京采訪時特意游覽了一番圓明園。在那塊未開放區,記者卻看到,近3000畝的土地几乎就是個無人管轄區:27個村落、近700戶外來農舍、廁所、豆腐作坊都已拆遷,遍地是堆積如山的生活垃圾。圓明園管理處楊先生大嘆苦經:“周邊地區還遍布小工厂和房地產建設項目等‘散兵游勇’,監管力量非常薄弱,長期以來未能拿出個好方案來,加上資金短缺,也只能放任自流。”而在開放區,記者見到的則是滿目的圖騰圓、卡丁車,圓明園作為中國千年文化興衰史的縮影,如今卻与游樂場無异。据悉,去年頤和園的參觀游客為1400万人次,圓明園僅300万人次。

  記者還在無意中得知,圓明園自1993年獲得曾憲梓先生800万元捐款之后,七年來再無后文,而北大、清華等高校每年收到的捐贈額卻數以億計。据介紹,建遺址公園需花費上百億元,資金啟動慢,單靠政府投資遠非良策。現有的公園,僅僅停留在文物和市政規划的層次上,遺址公園未來功能如何細分,遲遲未能做出一個長期規划。

  長期關注圓明園命運的專家、中科院王彬生博士曾經大膽獻策:圓明園應建成中國文化藝術的“硅谷”,其載体就是一所面向21世紀的重組后的人文藝術大學。“文化就像一座寺廟,只有千年香火,僧人修煉,才能感受到它的歷史蘊涵,大學特有的人文氛圍不正是對歷史遺址的最好保護嗎?況且,文化教育如此強大的民族向心力,豈不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轉自《東方网》

相關新聞
【菁英論壇】35年崩而未潰 六四後中國魔變
大陸百強房企5月拿地金額同比下降七成
三退聲明精選(2024/06/04)
山東煤礦、青海隧道發生事故 至少6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