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暗訪:北京惊現“黑心被”

標籤:

【大紀元2月13日訊】–暗訪北京太陽宮批發市場、六里屯早市實錄

“這棉被怎么批的?”

“您要多少?”

“100條。”

“褥子每條13元,被子18元。”

2月9日下午,記者在北京太陽宮批發市場与攤主討過价錢后,拆開棉被一角檢查質量,想不到花花綠綠的被表裹的竟是臟黑的地毯毛,一聞還有股怪味。

記者推說質量不好,攤主以為是嫌貴,忙說价格好商量。記者問最快要等多長時間可以取貨。“半小時左右吧。”攤主爽快地說,“您在這儿等著就行了,不收押金。”記者忙說是几個人合伙的生意,得回去商量,才得以脫身。

來到另一個攤位前,攤主是個年輕小伙子,卻顯得十分精明,一番討价還价后,把价格定死在每條被子21元。他說是代理的業務,別人便宜的那是黑地毯毛,他這里才是棉花,不過是成色差了點,但也值這价錢,就是老板來了也是這价儿。

記者拆開棉被一角,摳開棉花的表層,再往深處翻就臟不忍睹了:暗黃的紗布,紅色的破布頭,夾雜著黑色的沙土。“就這成色,差多了。”記者有意支開他,說,“去叫老板吧,我必須跟他談价。”

小伙子沒招儿了,只好說:“那你等著,5分鐘。”借此空隙,記者在同伴的掩護下拍了一張照片,再要拍時,攤主和几個年紀相仿的小青年已圍了過來,其間不過一分鐘的功夫,攤主走過來說沒貨了。記者一看這陣勢,忙揣好藏在怀里的相机說算了算了,拔腿走人。

在市場內一商店前,記者看到一摞摞碼得整整齊齊的棉被,還明目張膽地打出“軍需勞保”的牌子。這些棉被表面花花綠綠,做工粗糙,与市場內的“黑心棉被”無异。

2月11日上午,記者來到六里屯早市,見一個中年人正在往平板三輪車上放棉被,外表一眼就能看出粗劣。當記者提出要批50床被褥時,中年攤主顯得非常熱情,丟開手頭的活,一心一意跟記者談起了生意。

“招待所用呀,就這种了,一床被褥25元,齊活。不用拆洗,一年一換特省勁儿。”中年人介紹說,“許多招待所、飯店都進我的貨。”

“就你這三輪車上几條棉被,還供招待所貨?”記者笑道。

“嘿,你要多少我都能給你做,我有工厂。”

記者嚇了一跳:“真的?”

“北太平庄那片都賣我的貨。質量上你放心,都是經過高溫消毒的,絕對不會出事。”

“那你自己有生產原料嗎?”記者試探道。

“跑山東煙台進料,我只管來料加工。”

“附近沒有原料嗎?”

“太貴,不合算。”

記者提出要到他所謂的工厂看看,為了确保質量。“你不用去,我現在就給你拆開看。”攤主一邊說一邊拆:“保証每床都是這個質量。”

“這不是棉花吧?”記者一看就明白了。

“是,這叫稻草棉,你放心好了。你是沒跟我打過交道,不知道我是個實在人,咱做生意靠的是信譽。”中年攤主面不改色地說。

摘自中國質量報

相關新聞
廣西樓房瞬間坍塌 兩名桂林大學實習生身亡
廬⼭多地再現瀑布雲景觀 磅礴壯闊
大陸窮人「三件套」大漲價 沒人日子好過
進口牛肉衝擊市場 大陸牛肉價格大跳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