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士達就美中台三邊關系發表講演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2月17日訊】上月甫卸任的美國國務院前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陸士達上周訪台,他昨日(2月17日)應國策研究院之邀發表「布希政府下的美中台三邊關系」演講,會場吸引國內政界与學界等多位知名人士聆听,由于陸士達任內正值美中台多變時刻,演講中也就過去提出的「中程協議」、台海觀點等加以解釋,并回答听眾問題,現場气氛相當熱烈。
陸士達在演講中表示,美中台三方可創造共贏的局面,台灣毋需寄托于美中關系的惡化,他同時呼吁北京盡快重啟兩岸的對話溝通,台灣應重視錢其琛日前拋出兩岸均屬一個中國的善意訊息,兩岸并應自行提出解決台海爭端的方案,包括商議台灣加入國際組織的問題。由于昨日剛發生布希政府對伊拉克進行轟炸, 在場并有听眾問如果中國武力犯台,美國是否同樣會采取軍事行動時,陸士達對此回答說,伊拉克情形不能類比于台海局勢,尤其中國是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美國非常重視与其關系,這兩者是不一樣的邏輯。
 陸士達昨日先提到美中台三邊絕非零和的關系,而是彼此互有相關,美中關系的惡化對台灣并沒有好處,彼此其實是可以達成共贏的局面;檢視歷史,美中關系的改善對台也是有利,例如八0年代美中之間的「黃金時期」,就為台灣奠定今日的經濟發展与民主典范。
 陸士達并重提「中程協議」构想,強調協議的簽訂只是為化解衝突,增強彼此的信任感,這是解決國際衝突所慣用的方式,可說是「常識」,他不了解為何引起軒然大波,中方認為這是故意繞過一中,台灣質疑這是美方促談的壓力,但就是因為兩岸彼此欠缺互信,所以才要藉協議來鋪路。
 對于台灣加入國際組織的問題,陸士達認為美國的幫助將很有限,因為主要還得看兩岸彼此之間是否能夠解決歧見,而美方受制于中國壓力的情形,并不應該被看成是美中聯手打壓台灣;他表示,台海情勢的和緩,關鍵不在于美國接受什么,美國是不會提供什么方案,也不會擔任調人,兩岸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兩岸關系的症結何在?陸士達認為,台灣說小三通是大三通的前提,開放小三通的用意也是為促進彼此經濟發展,但他不清楚台灣方面是否已真正体會兩岸問題的敏感處,因為台灣認為經濟問題比政治問題重要,但就北京當局而言,得必須說服自己,台灣方面已經接受了一中的政治原則后,雙方才有可能進行談判。
 陸士達指出,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日前提出兩岸均屬「一個中國」的善意訊息,其實就是一种試探性的折衷方案,值得台灣好好重視;他并呼吁北京應盡快重啟兩岸的溝通對話,因為彼此所爭議的「一個中國」,其實不論是政策、原則或議題,之間的差异并沒有那么大,如果兩岸彼此都具備善意,問題其實很容易解決。
 陸士達說,台灣有許多人相信,柯林頓政府對台并不友善,甚至經常施壓,而認為布希新政府會改變對台政策,這种評估其實既不正确,也是一种迷思;美國的對華政策其實具有持續性,美中台關系都會在既有基礎上繼續維持。
 對于美中關系,陸士達預期兩者之間不會有太長的蜜月期,因為布希新政府不只要立即面臨對台軍售問題,更要解決NMD、TMD以及美中之間有關貿易、人權、西藏、法輪功、加入WTO、反武器擴散、甚至朝鮮半島等問題,但他相信美國維持与中國交往的政策將不致改變。

相關新聞
組圖:高雄鳳凰花季 繽紛花海如火把般豔麗
美前副卿:中共越欺負台灣國際社會越挺台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易有強降雨、雷擊及強陣風
組圖:熱鬧迎端午 台故宮推「端陽時節」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