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健到台灣感覺賓至如歸

標籤:

【大紀元2月2日訊】据美國之音記者江河報導,華裔作家中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在結束對香港的短暫訪問之后,于2月1號到達台北。他在机場謝絕回答有關中國政治的問題,但表示他在台灣有賓至入歸的感覺。

中國負面評論很正常

据《台北時報》報導,高行健到達台北時表達了他對台灣的友好態度。他說,來到台北感到像回家一樣,這里沒有清規戒律。在到達台北后召開的第一次記者會上,這位流亡的華人作家仍然不愿意回答任何涉及中國政治或中國文學的問題。對于中國政府把頒發他諾貝爾文學獎稱為是‘具有高度政治性動机’的評論,高行健說,他認為,中國的負面評論是一种正常的反應,但他感到沒有必要對此做進一步的評論。

文化認同是不必要的負擔

《台北時報》的報導說,高行健說,自由對于藝術創作來說是基本的需要。有些人也許會說,受到壓力也許能使人產生創造力。但對我來說,我在文化大革命中一直試圖秘密寫作。我不想再有這种經歷了。當被問到他發現自己的文化之根是在哪里,高行健說,所謂文化認同是一個錯誤的和不必要的問題。對于一個作家來講,最有价值的是他有需要表述的東西。文化認同是一個沉重和不必要的負擔。高行健還引述流亡的波蘭作家康布羅維奇的名言,“波蘭在我心中,我就是波蘭。”他把這句話用于自己,他說:“中國文化在我身上,在我的筆下。”

中國已是遙遠的記憶

在回答有關中國文學的問題時,高行健還是盡量避開正面回答。他只是說,他讀了中國大陸作家最近的許多作品。他确實希望越來越多的中國作家能夠寫出比他的作品更好的作品。

《台北時報》的報導說,在面對記者不停地就他和中國的關系提出的問題時,高行健顯得有些不耐煩。他說:“中國對我來說是一种遙遠的記憶。可是今天,就是此刻在台北,比思鄉之情更有意思。”

沒有一國兩制高行健感到輕松

高行健計划下星期二和台灣總統陳水扁會面。路透社的評論說,這与高行健在香港的訪問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香港特首董建華拒絕參加為歡迎高行健到訪香港而舉行的雞尾酒會。《台北時報》的報導說,高行健后來說,這就是為什么他感到在台灣更為輕松和隨便一些的原因。他說:“因為台灣不像香港那樣處于所謂的一國兩制之下。”

雖然高行健在首場記者會上主要是談藝術,但他還是簡略地談到了政治。香港《南華早報》的報導說,高行健說,他反對政治干涉文學。文學作品絕不應當被用于政治目的。否則,它們就只能被認為是文件了,而這是可鄙的。《南華早報》的報導把高行健的這番話稱為是對中國領導人的微妙諷刺。

另据美聯社報導,高行健在他這次對台灣為期兩星期的訪問中,首先拜會了台北市長馬英九。會見時,高行健說,他感到沒有必要試圖用自己的文學來拯救受到壓制的祖國人民。


    相關文章
    

  • 高行健訪馬英九 有段愛与欲對話 (2/2/2001)    
  • 台北國際書展 高行健壓軸 (2/2/2001)    
  • 張楚勇:讓文學歸文學還須政治 (2/2/2001)    
  • 台北國際書展 高行健旋風即起 (2/2/2001)    
  • 台北文化局今作東 高行健与文化界聚餐 (2/2/2001)    
  • 馬英九龍應台歡宴高行健文化界老友暢談敘舊 (2/2/2001)    
  • 高行健与台北市長惺惺相惜暢談文學 (2/2/2001)    
  • 明日報社論:高行健与法輪功的啟示 (2/2/2001)    
  • 高行健在台灣倍受歡迎 (2/1/2001)    
  • 華人音樂明星李云迪即將造訪台灣 (2/1/2001)    
  • 高行健抵達台灣訪問受歡迎 將拜會陳水扁 (2/1/2001)    
  • 高行健: 「生命是一連串的奇跡」 (2/1/2001)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抵台 (2/1/2001)    
  • 高行健追尋深入內心世界真正自由的漫長之路 (2/1/2001)    
  • 中央社: 高行健認為中國作協不友善聲明不值得談 (2/1/2001)    
  • 高行健心路歷程: 流浪得靈感寫巨著《靈山》 (2/1/2001)    
  • 董建華冷對高行健 港議會要求解釋原因 (1/31/2001)    
  • 高行健香江行言猶未盡 (1/31/2001)    
  • 高行健:文學跟政府沒有關系 (1/31/2001)    
  • 陸鏗直斥港府當局冷待高行健 (1/31/2001)
  • 相關新聞
    陸鏗直斥港府當局冷待高行健
    高行健:文學跟政府沒有關系
    高行健香江行言猶未盡
    董建華冷對高行健 港議會要求解釋原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