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藥增加小產危机

非類固醇消炎藥 專家吁孕婦勿服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月3日訊】《英國醫學雜志》刊載一項由丹麥醫療人員進行的研究,發現怀孕婦女服食常見于止痛藥的非類固醇消炎藥物NSAID,可能增加小產机會。本港婦產科教授提醒孕婦在怀孕初期的三個月,應盡量避免服食任何藥物,以免影響胎儿發展。

苹果日報報導,該項研究以一千四百名在受孕前三十天至誕下嬰儿期間,曾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物的婦女,及一万七千二百多名無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物的怀孕婦女為研究對象,研究員并以四千二百名流產婦女,及二万九千名誕下嬰儿的婦女作比較組別。在流產婦女組別中,六十三人曾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

初期服藥影響胎儿

經數据分析顯示,服食非類固醇消炎藥与流產有顯著關連。不過,研究員強調,研究結果并無証据顯示,服食此類藥物會誕下有健康問題的嬰儿,例如先天不正常、体重過輕或早產等問題。

進行研究的丹麥Odder醫院顧問GunnarLaugeNielsen指出,非類固醇消炎藥如Ibuprofen、Aspirin(阿斯匹靈)、Ketoprofen及Naproxen,多用于紓緩常見的痛症,如頭痛及關節痛等。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婦產科副教授劉子建指出,非類固醇消炎藥常見于大部分的止痛藥,中大亦正研究此類藥物對胎儿會否有影響。怀孕初期的三個月,胎儿的主要器官正形成,故孕婦切忌胡亂服藥。

婦產科學院發言人羅致廉提醒孕婦,服食藥物前應諮詢婦產科醫生,以減低影響胎儿的机會。


    相關文章
    

  • 研究顯示:止痛藥可能導致流產 (2/2/2001)    
  • 科學家用口水制止痛藥 (10/4/2000)
  • 相關新聞
    研究顯示:止痛藥可能導致流產
    初選案 劉偉聰、李予信脫罪 官接納多項解釋
    初選案裁決前感言 鄒家成感無悔 李予信形容如「畢業」
    澳洲外長關切香港初選案判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