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核四争议是天摇地动选票之争

人气 7
标签:

【大纪元2月9日讯】 当台湾总统陈水扁把对于核电厂的建设工程争论比作电影《天摇地动》(“The Perfect Storm”,又译《惊涛骇浪》或《完美风暴》)时,他并没有夸张。《科学基督箴言报》9日说,随着围绕核四的政治斗争展开,事实越来越清楚:这根本不是关于电力问题,而是关于选举问题的争论。

三个多月来,政府已经陷入围绕核四电厂建设争论的恶性循环。这座电厂总投资55亿美元,发电能力为2700兆瓦,已经建成三分之一。

陈水扁的政府和反对党领导的立法院上个星期都试图进入谈判,但他们在6日再次反目。反对党联盟命令政府必须复工,如果不复工就不谈判。 政治分析家说,地平线上唯一的晴朗天空就是年底立法院选举,那时也许可以推平目前的政治不平坦场地。

国立政治大学比较政治教授徐斯俭说,双方考虑问题的基本点都是如何增加席位,而不是解决危机。各方都在押大睹注–都是考虑政治问题,而不是核电厂问题本身。

在去年总统大选中失利的国民党长期争论,如果没有核电厂,台湾经济就要垮台。它最近又说,如果没有核四,台湾的半导体工业就会更经常遇到停电。其他人声称,台湾公司往大陆转移,部分原因就是关于核四的争论。

陈水扁政府看法截然不同。它说,独立的电力厂商将弥补百分之九十三的核电产量。它还说,现在台湾已经很难找到掩埋核废料的地方,核四就更不用说。政府保证,今后七年,台湾不会缺电。当日本和中国大陆都在继续建设核电厂的时候,台湾已经开始寻找替代能源。

双方观点都处于极端,任何一方都很难让步。国民党在立法院占多数,成为一大障碍,因为目前的宪法没有规定政府是议会制还是总统制。此外,陈水扁是以不到半数当选。

当政府决定停止建设核电厂的时候,台湾政治战全面爆发。立法委员发起罢免总统签名运动。行政院长张俊雄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立法院禁止他进去。直到今年1月,台湾大法官命令双方谈判,才出现争议可以解决的迹象。

台湾政治学者认为,台湾仍然在学习如何把妥协作为民主政治的必要部分。在政治中,必须妥协,但那不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公众和台湾民主最终要为那种不稳定付出代价。台湾今后面临的将是长期政治对抗。


    相关文章
    

  • 陈水扁将作出续建重大宣示 (2/8/2001)    
  • 国民党高层密商倒阁? (2/8/2001)    
  • 寄望获得精神提升 陈总统观人权影展 (2/8/2001)    
  • 爱心无国界 吕秀莲抛砖引玉 (2/8/2001)    
  • 台湾核四再次陷入僵局 (2/8/2001)    
  • 林义雄致函陈总统 注意决策风格 (2/7/2001)    
  • 核四争议难解 朝野对立升温 (2/7/2001)    
  • 台湾股市大跌155点 (2/7/2001)    
  • 核四陷僵局 国民党再谋倒阁 (2/7/2001)    
  • 执政民进党拒接纳核四复工要求 (2/7/2001)    
  • 朝野态度转强硬 核四复工又陷僵局 (2/6/2001)    
  • 核四争议再度破裂,国民党鼓励阿扁做全民总统 (2/6/2001)    
  • 行政院确定暂缓宣布核四复工 (2/6/2001)    
  • 张俊雄及邱义仁今再向总统报告核四解决方案 (2/6/2001)    
  • 陈总统令行政院协调速决核四案 (2/6/2001)    
  • 抗议核四复建,黄昭辉绝食三十小时 (2/6/2001)    
  • 核四, 国民民进两党的恶梦 (2/6/2001)    
  • 核四:包商要求解约 (2/6/2001)    
  • 台湾股市收低 核四之争未了 (2/6/2001)    
  • 经济部长林信义,去留备受关注 (2/5/2001)
  • 相关新闻
    经济部长林信义,去留备受关注
    台湾股市收低 核四之争未了
    核四:包商要求解约
    核四, 国民民进两党的恶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