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批評:中國大學問題日趨嚴重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3月12日訊】當人們一直在關注中小學如何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時候,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劉西拉委員敏銳地將目光投向大學本科教育的質量。在全國政協九屆四次會議上,他強調說:“入大學深造是許多青年人的美好追求,我們要讓他們在大學學到更多的真本事。”

新華社報道,劉西拉委員說,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開發研究院發表了2000年度“國際競爭力報告”,其中中國“企業与大學間技術轉移”這項指標大幅下降。其實現在許多大學教授在搞“橫向聯系”,高校開起了許多公司。為什么國際上這方面的評价反而差了?是不是許多大學、甚至知名大學違背了教育、科技与經濟分工協調的基本規律,超前要求實現商業化?是不是一些大學以實現短期經濟效益為目標進行改革,破坏了教育、科技、經濟大循環的運行机制?

他認為,忽視教育、科技發展自身規律,過分注重直接的短期經濟效益,有可能成為中國教育、科技發展的羈絆。劉西拉委員的觀點源于他對一所大學教育質量的調查,在這次調查中,他發現無論是學生對整個教學環節的滿意程度,還是高校選修課的設置、大學專業課老師的知識水平等,都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無論是爭取世界一流大學、國際知名大學,還是從研究型大學來說,本科教育都是基礎。一個大學本科教育抓不好,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就無從談起。大學生的帳不能欠。欠了學生的帳,我們的心里不安啊!”劉西拉委員說。

劉西拉指出,造成以上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學校工作中普遍存在“浮躁心態”,熱衷“轟動效應”,只希望在短時間內出現各种評比指標的迅速提高。有的學校為了提高國際發表論文的數量,采取重金獎勵的辦法,不顧其他,甚至對一些抄襲現象麻木不仁;有的學校為了提高學術知名度或爭取課題,拉一些名流、官員當領導、做教授,只造輿論,不計效果;有的學校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對教學積累不予問津。這些都是在“十五”期間亟待解決的問題。(完)


    相關文章
    

  • “吃喝玩樂俱全 一辦公樓投兩億六”引人大代表置疑 (3/12/2001)    
  • 澳洲發生擅取病人器官丑聞 (3/12/2001)    
  • 美研制出新一代心臟輔助器 (3/11/2001)    
  • 刷卡不節制 美青年債台高 (3/11/2001)    
  • 奔騰与Windows的致命后門讓中國軍隊擔憂國家安全 (3/11/2001)    
  • 非理性繁榮 股市還未跌完 (3/11/2001)    
  • 牙周病變 喝水鼻孔流出 (3/11/2001)    
  • 日本一項研究認為:嗜睡也會致癌 (3/11/2001)    
  • 人大常委反對挖掘雷峰塔地宮 (3/11/2001)    
  • 給細胞打針的机器人在天津南開大學問世 (3/11/2001)    
  • 能吸收土壤有毒物質的植物 (3/11/2001)    
  • 美國亞裔人口劇增 (3/11/2001)    
  • 一個真實的故事:姐夫的含冤而死 (3/10/2001)    
  • 李云迪婉拒北大盛情邀請 (3/10/2001)    
  • 肖雪慧:教育:必要的烏托邦 (摘要) (3/10/2001)    
  • 畢業論文网上50元成交? (3/10/2001)    
  • 中國貪官每年「吞」掉國民生產總值約兩成 (3/10/2001)    
  • 謀殺港大女研究員 三犯謀殺罪成囚終身 (3/10/2001)    
  • 香港招攬內地專才 深圳大學學生聞訊雀躍 (3/10/2001)    
  • 女大學生設圈套智擒“网上騙子” (3/10/2001)
  • 相關新聞
    女大學生設圈套智擒“网上騙子”
    香港招攬內地專才 深圳大學學生聞訊雀躍
    謀殺港大女研究員 三犯謀殺罪成囚終身
    中國貪官每年「吞」掉國民生產總值約兩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