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起草「十五」計划 首次征詢國外意見

標籤:

【大紀元3月2日訊】關乎經濟社會發展与民生的「十五」計划( 二○○一至二○○五年) ,是今年「兩會」最受關注的焦點,由國務院總理朱噷基負責的「十五」計划將是大會的重要議程。据明報報道,「十五」計划起草小組較早前已收到一千多項各民主党派和專業團体的意見反饋,反覆修改草案中七十六處,中共總書記江澤民曾於上周第十三次听取國家計委起草小組的專題匯報,還到基層進行調查研究,就計划的指導思想、重大問題作出批示。當局亦首次听取了國際專家學者的意見。

* 草案76 處修改

權威人士透露,与「九五」計划相比,「十五」計划比較突出「實現指導性作用」。例如在訂定指標方面有兩個特點:一是數量少,各項社會經濟發展指標比「九五」計划減少五成;二是指標新,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國民生產總值(GDP) 的比重、优質清洁能源占全部能源消耗的比重、畜牧業產值農業占總產值的比重、机電產品出口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等。

据了解,在朱噷基指導下,國家計委「十五」計划起草小組成員包含一批部長高官,又吸收了許多專家學者。此前國家計委做了大量准備,僅文字材料就有十几本。与以往不同的是,當局亦首次听取了國際專家學者的意見,包括世界銀行、聯合國的專家就社會保障、就業、高新技術等主題的建議。

* 注重質量效益

起草小組成員、經濟學家張卓元表示,起草小組成員一致認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体制初步建立的今天,市場應當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作用;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要從以往注重數量和速度,轉變到注重質量和效益。因此,結构調整和体制改革在「十五」計划建議中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經濟學家胡鞍鋼雖然沒有參与起草工作,但當局亦曾多次徵詢他和他所屬的中科院國情研究中心。他提出「十五」計划應「以人為本」,關注失業問題与就業机會,重視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強調改善人民生活質量,并注重改進環境質量等觀點。

[圖片:參加會議的香港代表接受記者采訪]


    相關文章
    

  • 多項因素牽動 中共兩會气氛詭异 (3/1/2001)    
  • 中南海對明年工作已做安排: 關注四件「大事」 (12/30/2000)    
  • 中共:國企倘無出路五年內關閉 (12/11/2000)    
  • 撥款千二億 解放軍借助蘇系空中爭霸 (11/8/2000)    
  • 中共空軍獲1,200億人民幣更新裝備 可望于3年內完成 (10/29/2000)    
  • 世金會建議中國黃金市場分三步開放 (10/26/2000)    
  • 朱噷基展望「十五」任務 (10/20/2000)    
  • 五中全會:江澤民長篇大論「十五」計划 (10/11/2000)    
  • 「十五」計划建高科技國防体系 (10/11/2000)    
  • 解放軍下旬展開精兵整編 (10/5/2000)    
  • 「十五計划」引爆左右路線之爭 (10/2/2000)
  • 相關新聞
    駁斥董軍 台陸委會籲中共放棄非理性言論及作為
    【翻牆必看】法國籍攝影師:難忘趙紫陽
    618電商價格戰愈演愈烈 出版業抵制京東
    中紀委書記罕見介入公安維穩 鼓吹楓橋經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