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日子不好過 “免費大餐”成明日黃花?

標籤:

【大紀元3月20日訊】隨著在線廣告市場的日益萎縮,各网站越來越難以抱著“慷慨贈送”的美名過日子。

  正當亞洲各大小网站摩拳擦掌競相謀求生財之道時,他們又面臨了一個新的難題就是如何說服互聯网用戶為其享受慣的免費大餐付款。

  諸如電子郵件,网上拍賣等服務都會逐漸被挂上价格牌。最近,雅虎正式宣布對其提供的网上拍賣服務收費。就在上周二,波利坦尼卡百科控股公司(Encyclopaedia Brilannica Holcling SA)的數字媒体分公司————波利坦尼卡网絡公司也表示,會針對某种网絡內容向用戶收費。

  ‧com日子難熬

  亞洲的网絡也不出所料地聞風而動。然而,這是否就等同于互聯网用戶就此与免費大餐告別了呢?例如新聞資訊、网上音樂和一部分電子郵件、主頁托管以及网絡游戲等服務很可能仍然免費提供。然而,正如國際數据公司的互聯网分析家安德森所說的那樣:“你在享受免費大餐的同時必須為有限的存儲空間,劣質的客戶服務以及令人心煩的垃圾郵件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備,千万別忿忿不平,因為這是絕對公平的。”

  安德森還提到互聯网公司必須想方設法創造利潤。几年前免費在線服務的推出就是為了增加瀏覽量和吸引在線廣告,而這种做法對于許多网絡公司來說都已經行不通了。隨著在線廣告市場的日益萎縮,各网站越來越難以抱著“慷慨贈送 ”的美名過日子,特別是一些需要耗費大量財力來維護的服務更令他們心痛不已。

  要想在增加盈利和令用戶滿意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實屬不易。就拿雅虎來說吧,它的收費計划一出台,拍賣廣告就急挫90%。一些互聯网分析家警告說這樣下去會使雅虎的收益付之東流。因此,亞洲許多网站在對于推出付費服務都采取了小心翼翼的態度。

  攻克用戶心理實屬不易

  擁有逾600万免費郵箱用戶的中國門戶网站21CN.com的市場總監王小儂指出:“中國的互聯网用戶一直存在這樣的心理,就是网上的所有東西都應該是免費,因此要改變這种心態确實需要時間。”所以21CN在推出新的付費服務時表現得极為低調,擔心的是其用戶會對其它的免費服務也一同抵制。今年1月,該公司成為中國首個對高級電子郵件收費的門戶网站,用戶每月只需支付20元人民幣即可開立行政級的電子郵箱,享受寬大的郵箱空間,二十四小時的客戶服務以及顯示在移動電話上的提示信息。

  王先生說:“我們并非慈善机构,如果你想獲得更好的服務,就得掏錢。” 免費電子郵箱的用戶會經常受到廣告和垃圾郵件的困扰,而該公司先進的垃圾郵件過濾系統將有助于行政郵箱的用戶免除這類煩惱。當然,公司也不會把廣告發到付款用戶的郵箱中。王先生還提到新型付費服務的出台并非在于取代免費的電子郵箱,但公司收到的反饋意見比預想中要好。

  IDC的安德森也有同感,認為要求用戶為以往的免費服務付款是相當困難的。但是如果內容提供商能夠以合理的价格推出优質的客戶服務,例如杜絕垃圾郵件等等,則有望說服不想為更換服務和轉移文件而煩心的用戶。香港一位李姓工程師說如果費用在每月5美元以下又能享受良好的電子郵件服務,那么他倒愿意支付這筆小錢。因為他已經對每天收到的不下15封垃圾郵件忍無可忍了。

  過渡階段尚需時日

  然而,對于那些尚未准備掏錢的用戶來說,安德森指出還有其它可選擇的途徑。与一些專門的領域不同的是,包括新聞在內的大部分网絡內容在一段時間還將免費提供,因為在亞洲這類网站實在太多了。在線音樂是免費服務的另一大范疇,這是由亞洲的具体情況所決定的。在許多國家,音樂盜版成風,一張翻版的CD只需15美元,讓用戶為收听在線音樂付費是毫無意義的。

  當大型的网站開始收費行動之時,一些個性化的服務如電子郵件、主頁托管以及讓用戶存儲在線文件的网絡硬盤服務等還可繼續免費路線,但這些服務能否令用戶滿意并且延續下去則另當別論了。

  東南亞最大的門戶网站之一的Catcha.com計划在分類廣告這一版塊嘗試推行付款服務。在新的系統下,付費的用戶可取得較為顯眼的位置,而刊登一般的分類廣告仍然不收費。目前,除了新型的分類廣告模式以外,該网絡的其它服務還是免費的。

  网站的CEO帕吉克‧格魯夫提到:“公司正在對各种服務進行收費實驗,其結果是對象市場的用戶還未有付費的心理准備。時間這一因素不容忽視,公司的最佳策略是實行小規模的測驗,因為如果大張旗鼓的話,在用戶眼中我們不是創新者,而是十足的瘋子。”


    相關文章
    

  • Napster官司即將了斷 (3/19/2001)    
  • Pink Sheets:被摘牌的公司的樂土 (3/19/2001)    
  • 香港科网裁員二千八 人才不缺 (3/19/2001)    
  • 亞洲网絡門戶處境艱難 并購和整合浪潮將持續 (3/19/2001)    
  • 中國网上“黑社會”愈演愈烈 (3/19/2001)    
  • 中華网老板為中國互聯网把脈:像紅軍長征時期 (3/19/2001)    
  • 网絡風光一朝散去 未給美國人帶來痛苦 (3/19/2001)    
  • 全球最大网絡玩具公司eToys為何破產 (3/19/2001)    
  • Kima网絡收音机——网上廣播隨你听 (3/18/2001)    
  • 体操王子李宁的最新「動作」:网路再翻騰 (3/17/2001)    
  • 誰將是英特爾(Intel)的下一位CEO? (3/17/2001)    
  • 專訪:廣州電信分局長張靜君告別163 (3/17/2001)    
  • 國際奧委會給予网站采訪權 (3/17/2001)    
  • 評論:亞馬遜是泡沫還是駿馬? (3/16/2001)    
  • 第73屆奧斯卡頒獎人名單出爐 (3/16/2001)    
  • 网戀付出的成本是什么? (3/16/2001)    
  • 微軟大陸研究院進行机构調整 增加無線技術及网絡方向 (3/16/2001)    
  • 网絡電話的流行是大勢所趨 (3/16/2001)    
  • 网絡廣告前景慘淡 新浪轉軌做軟件准備后路 (3/16/2001)    
  • 美國AOL提供的電視服務 (3/15/2001)
  • 相關新聞
    美國AOL提供的電視服務
    网絡廣告前景慘淡 新浪轉軌做軟件准備后路
    网絡電話的流行是大勢所趨
    微軟大陸研究院進行机构調整 增加無線技術及网絡方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