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暗訪:歌舞廳里的搖頭族

人氣 34
標籤:

【大紀元3月21日訊】海洛因等毒品直接危害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但是,近年來,販毒分子在我國販賣的一些新型毒品,卻還沒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在一些大中城市不少人還貿然地服用它,吃了以后人會處于极度的興奮狀態。在歌舞廳、夜總會等場所,有人吃了它以后,會隨著音樂劇烈地搖頭,因此,人們又把它叫做“搖頭丸”。日前,中央電視台記者對南方一些城市進行了一次暗訪,請看——歌舞廳里的搖頭族

吃了“搖頭丸” 不搖就難受

中央電視台報道,在南方某省會城市的一家歌舞廳門口,時間已是深夜12點,來這里玩儿的人卻是越來越多,舞廳里更是熱鬧非凡,几百人在震耳欲聾的音樂聲中集体舞動。在人群中,有些人舞姿奇特、動作怪异,他們沒有正常的舞蹈動作,只是隨著音樂拼命地晃動自己的頭部,一搖就是几個小時,似乎不知疲倦,而且隨著音樂的節奏,搖動頭部的頻率也會越來越快,似乎腦袋已經不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而有些人扶著欄杆搖了一個晚上,從這些人的表情可以看出,似乎進入了另一种境界。据了解,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吃了“搖頭丸”,在強烈的藥物刺激下才出現這樣的症狀。

那么吃了“搖頭丸”以后,到底是一种什么樣的感覺呢?一位正在戒毒所接受戒毒治療的女士說:“吃了搖頭丸,過半個小時藥勁上來,我覺得特別熱,就想搖,不搖就難受,咬牙、渾身冒汗。”另一位戒毒人員形容說:“比較興奮,想動,听見舞曲,不斷地想跟著舞曲跳舞,或者是說話、聊天什么的。”一位男戒毒人員說:“有點口干,想多喝水,有點興奮狀態,精力很充沛,想多活動,想多跳一跳,想出點汗,不出汗好像覺得很難受。”

隨著調查的深入,記者發現,服食“搖頭丸”這种現象并不是在個別地方才有,在記者走訪的几個城市的舞廳里,都可以看見有人在藥物刺激下,隨著音樂不停地搖頭晃腦。

吃了“搖頭丸” 搖完渾身痛

公安部禁毒局副局長陳存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搖頭丸本來都是從境外流入的,以前我們國內沒有這樣的毒品,從1996年開始發現并查獲第一起走私搖頭丸的案件到現在,短短四五年的時間,應該說發展蔓延的速度還是很快,最近兩年在一些地方加工制造冰毒、搖頭丸的犯罪比較猖獗,特別是在大中城市的一些公共娛樂場所,年輕人濫用搖頭丸的現象很突出。”

在各地的舞廳里隨著音樂搖頭晃腦的主要是年輕人,甚至還有一些學生模樣的青少年,讓這些年輕人如此瘋狂的“搖頭丸”到底是一种什么東西呢?据毒品檢測專家高小平介紹:“各种形態的搖頭丸有紅綠等色彩,搖頭丸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毒品甲基苯丙胺的一种衍生物,從毒品的分類來講,它屬于精神藥物的一种,這种毒品服食進去之后,它容易使人透支能量,產生過度的興奮、過度的亢奮。”中國興奮劑檢測中心主任吳侔天說:“中樞神經興奮以后,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對疲勞的反應比較遲鈍,不感覺到疲勞,實際上這個疲勞客觀上是存在的,肌体、細胞、生物學的疲勞是存在的,只不過你沒感覺到,在這种情況下,你就特別容易出現透支你的体能和健康,會形成一些類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狀,出現妄想、自言自語這些精神狀態。”

吃了搖頭丸以后,出現大幅度的搖頭、跳舞,跳完了以后覺得累嗎?這些年輕人說:“累,等那勁儿過去了就累,就沒勁儿,就想躺著。”“長期吃這种藥,我覺得有點記憶力下降,而且身体藥勁過了之后,每個身体部位現在都感到特別不舒服、難受,有的時候疼,有的時候頸椎疼、脊柱疼、腰疼、肩疼。”据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醫院骨外科大夫說:“我們收治了一例這類的病人,由于在迪廳里跳舞,頭部大幅運動之后,出現頸背部的疼痛,加雙上肢的無力和麻木,我們門診拍片提示了一個頸椎的二度脫位,也就是說頸椎兩個椎体之間錯開二分之一,這种錯位是非常非常危險的,嚴重的話可以導致病人的死亡。”

吃了“搖頭丸” 很快就上癮

毒販子們在推銷“搖頭丸”的時候都极力渲染吃了“搖頭丸”不會上癮,實際情況是這樣嗎?聯合國國際麻醉品管制局委員、中國藥物依賴性研究所所長鄭繼旺說:“上癮從學術上來講,就是精神依賴性。比如說海洛因,它有精神依賴,還有軀体依賴,所不同的是,‘搖頭丸’的軀体依賴比海洛因輕,但是精神依賴要比海洛因強得多。很多人吃一次就能上癮,這是它比海洛因還毒的地方。”

為了掩飾“搖頭丸”的毒害作用,毒販子們總是將這些毒品制成色彩斑斕的片劑,并將它描繪成一种無害的藥品。他們推銷的主要對象是那些好奇、新潮的年輕人。很多年輕人都表示是跟朋友一起在迪吧里,覺得這种東西很新鮮、好玩,并不知道它是毒品。鄭繼旺所長介紹說:“年輕人的特點就是好奇、模仿,在吸毒人群當中進行調查,其中吸毒原因這是占第一位的。青少年正在身体的發育階段,它的精神類型還不定型,在這個時候用了興奮劑,用了之后就更容易受騙上當,特別是用了一次有勁以后,他下次就還想追求這种精神效應。与成年人相比,他們更容易加入吸毒人群的行列。”

近些年來,毒販子們不斷變換手法,生產出了不少新的毒品,目前,包括“搖頭丸”在內的苯丙胺類毒品正逐步取代海洛因、可卡因等傳統毒品,成為全球最流行的毒品。公安部禁毒局副局長陳存儀說:“現在世界上濫用苯丙胺類興奮劑的人數,已經超過海洛因和可卡因的人數,与國外相比,現在國內吸食冰毒、搖頭丸的情況還不算嚴重,但是發展蔓延的趨勢應該說還是很快的,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包括“搖頭丸”在內的苯丙胺類毒品,對原料依賴性小、攜帶方便、服用方式簡單,毒販子們正是利用這些特點,想方設法制造販賣這類毒品。

打擊“搖頭丸” 標本要兼治

2001年元旦剛過,武漢市警方就發現,有一伙外地來武漢人員,頻繁出入于市內各娛樂場所推銷“搖頭丸”。2月14日,警方在獲悉當晚有“搖頭丸”交易的重大線索后,在交易場所外布下了天羅地网,當犯罪嫌疑人正在交貨時,公安干警迅速出擊實施抓捕行動,在抓捕過程中,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在拼命掙扎的同時,將隨身攜帶的“搖頭丸”一把扔了出去,現場繳獲的“搖頭丸”共有20粒。隨后,武漢警方依法對廣東佛山的一個犯罪嫌疑人的租住地進行了搜查,在一個隱蔽的角落,警方找到了3包還來不及轉移的“搖頭丸”,這次行動警方共繳獲“搖頭丸”1600余粒,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在現場還查獲了記錄著毒販交易的記賬本,据犯罪嫌疑人交代,他們在2001年1月,從廣東販運了一批“搖頭丸”來到武漢市,准備在一些娛樂場所進行銷售,可是生意還沒做几天就被警方抓獲了。

近年來,我國政府對冰毒、搖頭丸等苯丙胺類毒品的違法犯罪活動非常重視,公安机關不斷加大禁毒執法力度,摧毀了一批制造加工冰毒、“搖頭丸”的地下加工厂,打掉了一批販毒團伙,繳獲了一大批冰毒和“搖頭丸”,有效地遏制了這類違法犯罪活動的蔓延,但是要想真正有效保護我們每一個人的健康生活,還得從我們每一個人自己做起,千万不能因為追求好奇或者刺激去貿然服食搖頭丸,否則為著一時痛快很可能會影響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相關文章
    

  • 探訪東陵寶藏之謎:武漢徐公館下密道懸念多 (3/21/2001)    
  • 曼聯隊主教練:我希望退休之后能到中國去 (3/21/2001)    
  • 俄客机被劫后:形形色色的人性大暴露 (3/21/2001)    
  • 波音737為何高空爆玻璃 民航細說原因 (3/21/2001)    
  • 徐克三踢腳:《老夫子》《蜀山正傳》《黑俠Ⅱ》 (3/21/2001)    
  • 女記者臥底信息台揭開不為人知內幕 (3/20/2001)    
  • 科威特一著名女新聞工作者遭槍殺 (3/20/2001)    
  • 浙江:政法委主任煽動工人暴力抗法 (3/20/2001)    
  • 《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台灣坐牢 (3/20/2001)    
  • 「鬼」鬧到了國際享譽的《南華早報》 (3/20/2001)    
  • 中國大陸現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將出訪拉美六國 (3/20/2001)    
  • 《上海灘》又出續集 (3/20/2001)    
  • 趙薇曹穎瞄准安在旭 (3/20/2001)    
  • 紐約記者會章啟月「巧遇」法輪功 論人權理虧匆匆离去 (3/20/2001)    
  • 美聯社: 美國開始譴責中國的人權記錄 (3/20/2001)    
  • 六歲男童被養母關在廁所三個月 (3/20/2001)    
  • 如此辦案:山西副檢察長壓案 不報不降反提拔 (3/20/2001)    
  • 美記者協會: 副總統狀告媒体,是干預新聞自由 (3/20/2001)    
  • 中國今年影視改革重點是組建大型集團 (3/20/2001)    
  • 那英:我早就沒有隱私了 (3/20/2001)
  • 相關新聞
    那英:我早就沒有隱私了
    中國今年影視改革重點是組建大型集團
    美記者協會: 副總統狀告媒体,是干預新聞自由
    如此辦案:山西副檢察長壓案 不報不降反提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