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北京分公司:50余營銷員滯留公司絕食抗議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3月28日訊】26日,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的一位業務代表告訴記者說,25日晚上,在安利北京分公司,有50多名安利公司的業務代表同該公司領導進行業務交涉時,一名業務代表被公司指使的保安打傷,并且他們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

記者隨即就此事進行了采訪。

“他們把我們一個一個往外拽,甚至還動手打人。”

26日下午,記者見到了這位業務代表。她對記者說:“我是安利公司的一名臨時雇員,因為和公司在經濟問題上有一些糾紛,我們在公司已經待了四天了。25日晚上,他們想讓我們走,但又不能給我們一個滿意的說法。當晚就對我們動手。大概有七八個員工——都是小伙子,把我們一個一個往外拽,甚至還動手打人。”

据這位業務代表介紹,當時他們就有一個人被打傷,在地上躺著。但是這50多位業務代表仍然有禮有節,沒有動手,只是把他們的人往回拽,但那七八個員工“對他們又踢又踹”。

“我們也報警了,打了十几遍110也沒有人來。這樣他們就拽走了三個人,有一個人被打傷。后來,我們拿出了錄音机說,如果他們再繼續,我們就錄音,他們這才停止了往外拉人。” 這位業務代表說。

這位業務代表還告訴記者說:“后來他們就不讓我們出入了,連廁所也不讓去了。我是出來了,現在是出去可以,但出來后就不能再回去。我們都是外地來的,從25日到現在,已經一天沒有進水進食了。今天上午,有一個人心臟病犯了,我們打120送到協和醫院了。”

据她介紹,在里面的人体力上已經支持不住了,從3月22日到26日上午,已經五天四夜了,他們一直沒有睡覺,40多人擠在一個几十平方米的會議室里。

据她說,25日晚上,公司給了他們答复,但他們不能接受。

這位業務代表認為,雖然對答复不滿意,還雙方可以繼續溝通,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也可以通過第三方解決;但公司對他們“動粗”。

“我們也沒有辦法了。”這位業務代表說。

“我們沒有限制他們的人身自由……他們
已經不是公司的人了,我們不會讓他們進來鬧事。”

26日,在事發地點——位于東長安街1號東方廣場W1座205室的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記者看到,有五名保安分兩排站在公司門口,里面一位女士正在隔著玻璃門和門外的另一位女士說話。

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對外事務高級經理佟鴻力接待了記者,并向記者出示了《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重要聲明》(以下簡稱《聲明》)、《安利公司對營銷人員所提要求的回复》(以下簡稱《回复》)、《3月22日至25日安利公司北京分公司被滋扰事件始末》(以下簡稱《始末》)等文件。

佟鴻力告訴記者,所有這些聲明和對所提問題的回复都已經給滯留的營銷人員發放了。

据安利提供的這些資料稱,安利(中國)于1995年開業,以一貫的直銷方式經營。1998年6月18日,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國家國內貿易局聯合下發《關于外商投資傳銷企業轉變銷售方式有關問題的通知》(外經貿資發第455號),對原外商投資傳銷公司轉型事宜作出明确規定。1998年7月,經外經貿部、國家工商局和內貿局聯合批准,安利 (中國)采用“店鋪銷售加雇佣推銷員”的方式恢复經營。

安利公司在《聲明》中稱,近期,安利(中國)發現有個別營銷人員以另行注冊的其他公司名義開展与安利業務有關的“培訓活動”,引起了各地市民的投訴和政府部門的密切關注,部分地區的工商部門曾介入查處,新聞媒体也曾以“非法傳銷”為題進行追蹤報道,致使安利(中國)的運作管理受到外界誤解,形象受到損害。這類會議的主要舉辦單位之一“英特萊德”公司亦認識到此類培訓會議的不恰當,取消了原定召開的會議。大多數相關營銷人員對公司的立場表示理解,自覺不再參加此類會議。

安利在有關材料中說,安利高層管理人員在和英特萊德公司代表協商取消會議后,安利公司愿意墊付會議門票款32000元,協助會議順利解散,并對會議的取消原因做了書面答复。但是,個別營銷人員仍舊不配合公司的管理。自3月22日起,几位安利營業主任帶領部分營銷人員來到安利北京分公司辦公室滯留,并且以喊口號等方式,向公司施加壓力,試圖讓公司接受他們的要求。其中要求包括允許營銷人員自由組織、參与所有培訓會議及對個別人因“英特萊德”公司3月中旬取消會議所引起的“經濟損失”做出賠償。

安利方面告訴記者,3月22、23、24日連續三天,有50人左右的營銷人員滯留公司會議室過夜,到3月24日下午,部分滯留營銷人員更以絕食相威脅,扰亂了公司正常的工作秩序。

記者在《始末》中看到,3月25日晚9點30分, 安利(中國)副總裁曾對在場的營銷人員發表講話,表示公司理解絕大多數在場營銷人員是由于和公司缺乏溝通而來的,公司愿意給予書面承諾,不追究對此事件的責任,并發給大家回家的路費和餐費,協助大家返回原籍。同時,公司取消了其中兩名主要負責人的營銷人員資格,終止公司与他們的勞務合同,對另外兩名主要負責人做出了凍結其從事安利業務權的處罰。

佟鴻力告訴記者,如果安利(中國)副總裁發表完講話后,這些人仍然滯留在公司,那就將視為自動和公司脫离業務關系。可是這部分人仍舊滯留在公司辦公場所。那就意味著這些人和公司脫离了業務關系,安利公司當然會請他們出去,可能在這個過程中“有保安拉了几個營銷人員”。

佟鴻力對記者說:“我們已經向他們宣讀了公司關于這件事的解釋,也對他們所提要求進行了答复,可是他們一直不能接受。不接受也沒有關系,可以溝通,但是他們沒有必要滯留公司,影響公司正常的工作秩序。”

“我們沒有限制他們的人身自由,他們可以隨便出去。但是,出去后,他們已經不是公司的人了,你說,他們回來會干什么?公司是辦公的地方,我們不會讓他們進來鬧事。”佟鴻力強調說。

“公司說要單方面終止我們的勞務合同,我們當然不同意。”

記者隨后來到了營銷人員滯留的會議室。一進門,記者就感到一股令人窒息的悶熱。會議室里空气污濁,地上散著很多報紙,里面有30多人,都已經极度疲憊,他們有的坐在椅子上,有的靠著牆坐在地上,還有的躺在桌子上。

其中一位被公司凍結安利業務權的女士對記者說:“昨天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公司不能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复,我們也不能接受他們一拖再拖的態度,所以我們進行了絕食抗議。昨晚10點,公司說要單方面終止我們的勞務合同,我們當然不同意了。我們只是來解決勞務糾紛,為什么解決不清楚,就把我們開除?”

“這個決定當時就生效,要我們馬上离開。這涉及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我們當然不會离開。大概過了五分鐘左右,有20多個保安進來往外拉人。后來有人進來登記我們的身份証號碼和營業卡號碼。我們有權不說,他們就讓我們出去。保安還是很理智的,他們知道這不是他們的職權范圍,就离開了。”這位女士說,“沒過兩三分鐘,大約有十個員工——我認識其中的四個——突然跑進來,抓住邊上的人就往外拽,并開始拳打腳踢。他們把我們的一位營業代表打昏了。”

就在記者正在現場采訪時,有一位營銷人員稱為“鄧老師”的人,把所有滯留在安利北京分公司的營銷人員接走了。

“糾紛細節我也給你講不清楚,你也沒有必要了解清楚。”

“現在我能給你說的,你能夠理解透的,也就這么多了。其他的一些糾紛細節,我給你講不清楚,你也沒有必要了解清楚。”當記者詢問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時,向記者提供線索那位業務代表如此回答。

而在記者進入營銷人員滯留的會議室進行采訪的過程中,所有的營銷人員也沒有給記者講述事情的來龍去脈。他們只是強調說:“這是有關每個人利益問題的事。”

27日上午,記者再次撥通了那位向記者提供線索的營銷人員的手机,希望她向記者解釋清楚事情的起因;然而,對方還是以先前的理由拒絕了記者的采訪。

据她介紹,因為這項業務比較特殊,在短時間內不可能講清楚。她強調,他們每個人都是代表自己利益的,而公司非要說他們是“有組織,有計划”的。他們還是希望把這個業務做下去,還是“喜歡安利公司的”。

摘自千龍新聞网

相關新聞
駁斥董軍 台陸委會籲中共放棄非理性言論及作為
【翻牆必看】法國籍攝影師:難忘趙紫陽
618電商價格戰愈演愈烈 出版業抵制京東
中紀委書記罕見介入公安維穩 鼓吹楓橋經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