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銘 : 中國大陸民族主義情緒在網上發飆

伊銘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17日訊】 經過11天的激烈較量,中、美撞機事件終於在美國政府的“致歉”下取得突破性進展。但是正在拉美訪問的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則進一步解釋說,這一事件並未完全了結,似乎暗示了雙方還有更棘手的(關於歸還飛機的)談判。然而,筆者認爲,江澤民的說詞乃是講給自己人聽的,因爲他必須考慮怎樣面對被激怒的民衆。

網路上一度充斥著“復仇”情緒

4月1日海南撞機事件發生後,雖然官方新聞網站直到晚間8時左右,才由中共權威媒體《人民日報》主辦的《人民網》,刊出一則“美聯社”的簡短報導,但是,網民們卻早已透過境外網站(如CNN)獲知訊息。不過,由於事發當天恰逢愚人節,多數網民仍質疑消息的可靠性。不少人懷疑:詳細報導這個消息的CNN,在報導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時,不止一次發生嚴重失誤,這次會不會又是擺烏龍?直到稍晚時候英國路透社、日本NHK、臺灣中央社,甚至《人民網》,都刊出相關報導,網民們才對此深信不疑。

大陸網民們在爲中國損失一架戰機及一名飛行員扼腕的同時,也爲擦撞一架美國間諜飛機並迫使它降落海南歡呼不已。有網民在留言板上寫道,距離上次打下美國U-2型高空無人駕駛偵察機已經將近40年,這真是一個好消息。也有網民戲謔地說,我們可以不用向以色列購買預警機,把這架美國飛機留下來就行了。

歡呼之餘,網民對於美方的“霸氣”則充滿了義憤與激憤。其中不乏偏激的言詞,例如有人要求軍方處死滯留在海南的24名美國機員以茲懲戒。亦有網民流露出難以隱忍的“復仇”傾向。一位署名“反霸反美”的網民就說,“由撞機事件,我不禁聯想起銀河號事件等諸多美國佬的霸道行爲。只憑著想當然的所謂情報就在公海上公然登船檢查另一國家的民用船隻,是誰給了他們如此的權力?”另有網民認爲,撞機事件是美國對中國採取敵視態度的又一惡行,其嚴重性可與1999年北約導彈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相提並論。還一名網民忿忿地說:“我國駐南使館被炸硝煙未散盡,現在美國人又來挑釁,我們應該擊落那架美國偵察機。”

縱放網民百家爭鳴以批美、反美

不少網民要求中央政府採取強硬的對應立場,並認爲“這是一場戰爭,要求衆人作好準備”。也有部份網民認爲北京反應遲緩,讓美國首先公佈此事,喪失公佈“真相”的先機。他們呼籲北京不可對美示弱,否則就如同“南宋趙構及汪精衛”,並質疑軍隊高層爲什麽不下令把闖入領空的美機打下來。很多網民都指那位與美機對抗的失蹤的解放軍飛行員王偉是英雄,並祈禱王偉能夠安全返回。對於美偵察機的24名官兵,網民則一致聲討,稱他們是“惡魔”,應被送上軍事法庭。

毫無疑問,中國大陸網民群情激昂,與官方輿論展開的一連串的所謂“強硬”言論有直接關係,或者說與北京當局的輿論導向有關。在行動上,中共顯然不願學生與知識份子走上街頭,攻擊美國大使館或領事館,例證有兩點:(一)它加派武警維護與美國有關的目標;(二)它下達紅頭文件,明令各級官員擁護中央的抗議聲明、相信政府處理能力、不要搞自發運動。但當局又希望打“民意牌”,於是就有意無意地縱放網民百家爭鳴以批美、反美。

中國大陸的網民約有2,200萬,而且多是知識份子及有產階級。當局曾出臺一系列網路管制法令,就在於擔心這一群體有可能危害“安定團結”。事實上,大陸網站確實常常出現不利當局的言論,例如洛陽歌舞廳大火、江西小學爆炸、石家莊大爆炸,網路立即充滿了責駡政府的貼子。北京也馬上予以全面消音。此次撞機事件,官方幾乎是例外地任憑網民宣。大陸最大的入口網站《新浪網》和《人民日報》網站的《強國論壇》,都貼滿網民的“戰鬥性”文章,其標題包括:《中國的神聖主權不容侵犯》、《向美帝國主義的霸權進行堅決鬥爭》、《中國必須還美國顔色》等等,“反美”情緒極爲高漲。

在北京看來,網上民意可收可放,便於控制,客觀效果與街頭抗議則無本質區別,而在釋放資訊、散發情緒及攻擊對手等方面,網路甚至比街頭抗議更能顯示廣度與力度。北京當局自然不會輕易放過網路的效用。

網路是一面“雙刃劍”傷人傷己

豈知,網路是一把“雙刃劍”,在創傷美國的同時,也傷害中共自身。面對撞機事件急轉直下的發展,大陸多數網民都陷進民族主義的悲情之中,無法接受此一事實。他們譴責當局的軟弱和處理不當,嚴重失去民族立場,是“李鴻章陰魂不散”。也有人認爲王偉都還沒找到,就把美國機員送回去,根本是“喪權辱國”。更有人怒指“炸館恥,猶未雪,撞機恨,何時滅,駕機炸平美利堅”。

雖然官方傳媒都採用新華社的“統一口徑”,指鮑威爾對侵入大陸領空表示“遺憾”和“抱歉”,但網友仍堅持應在美方使用“Apology”(道歉)之後才放人。新浪網的一項網上調查顯示,在參與投票的73,000多人次中,83.2%的人認爲美方正式向中共道歉是這個事件得到妥善解決的必要條件之一;認爲不是的只有23.2%;認爲不好說的有3.6%。

面對輿論的可能反彈,《人民日報》發表一篇名爲《把愛國熱情化爲強國力量》的評論文章,聲稱:中國政府和人民對美國的霸道行徑進行堅決鬥爭,迫使美國政府改變了最初的強硬、蠻橫態度,向中國人民致歉。文章並說,撞機事件的處理結果是“中國的重大勝利”。然而,網民則不以爲然,認爲那不過是“阿Q式的勝利”、“你們這不是讓我們丟臉嗎?”更有網民譏諷說,“幾千字的文章,從寫作到審查通過,再到發表,不足半天時間,肯定是幾天前就開始寫的”。還有網民建議乾脆將《強國論壇》改成《弱國論壇》,不滿情緒溢於言表。一位署名“令狐沖任盈盈”的網友甚至憤慨地說:“我的心已經死了,打死我下輩子也不做中國人了。”

近年來,中國大陸民族主義思潮叠起。北京當局將它當作一副凝聚民心、維護自尊、提升社會的興奮劑。撞機事件使之達到一個高潮。物極必反,中南海執政集團現在不得不品自己釀制的這杯苦酒。

──原載《民主論壇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爲誰說不? ——評《中國可以說不》 (4/17/2001)    
  • 王岸然: 民族主義不利民主人權 (4/16/2001)    
  • 撞機事件 大陸民族主義發酵 (4/15/2001)    
  • 從撞機事件看中共對民族主義的迷思 (4/15/2001)    
  • 日本評估間諜飛機事件可能影響其與大陸關係 (4/14/2001)    
  • 日本認為飛機事件可能影響中日關係 (4/14/2001)    
  • 【紀元特稿】超級大國的民族主義就是霸權主義﹖ (4/14/2001)    
  • 中共偽民族主義屈服于布什強權主義 (4/14/2001)    
  • 大陸網站 煽動電腦族攻擊美國網站 (4/13/2001)    
  • 中國大陸駭客攻擊美國網站以洩撞機之憤 (4/13/2001)    
  • 【紀元專稿】觀云:從法輪功頻添冤魂看中國在江澤民暴政統治下的危机 (4/10/2001)    
  • 警惕民族主義情緒高漲 (4/8/2001)    
  • 徐水良: 致美國人民 (4/8/2001)    
  • 對“自由民主和中國國家安全”一文的看法 (4/8/2001)    
  • 李國輝﹕警惕民族主義情緒高漲 (4/7/2001)    
  • 【紀元特稿】 凌鋒: 中國的人命何時最值錢? (4/7/2001)    
  • 人機遭留置 也激起美國民族主義 (4/5/2001)    
  • 華盛頓郵報:中共有意讓新民族主義輿論發酵 (4/4/2001)    
  • 空中交警: 兩机相撞, 中方應負主要責任 (4/4/2001)    
  • 軍机對撞考驗中國領導人處理危机能力 (4/4/2001)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