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發布統計我國跨國債權達487.9億美元

人氣 4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17日訊】 中央銀行17日發布統計,,到去年底全體本國銀行跨國債權總額 487.9 億美元,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資料,在 18 個報告國中排名第 14 名。央行金融檢查處處長賴鎮戊表示,這代表我國有能力躋身「富國俱樂部」,不全然反映資金外流。

據經濟日報報導﹐他指出,扣除掉我國的外債不到 1 億美元,約 9,000 多萬美元,等於是「淨債權國家」。

央行統計,到去年底為止,我國全體本國銀行跨國債權總額比去年第三季增加 39.3 億美元或 8.75%,以去年 9 月底資料來比較,在 18 國中排名第 14 位,金額所占比率約為 0.64%。前三名依序是德國、日本及法國。

賴鎮戊表示,跨國債權是指本國銀行對非本國居民的貸款,即本國銀行把錢借給非本國人的債權,可想而知,是經濟發達國家,有餘力對外融資的國家。BIS 認為我國對外債權夠多,有統計必要,BIS 在 88 年下半年開始邀請我國加入,去年 6 月正式提出統計。

依據這項統計,我國跨國債權的剩餘期限以一年以內為主,達 345.8 億美元,比重占 70.88%;以非銀行之私人部門(包括民眾購買海外基金、有價證券等,存在本國銀行的外匯存款不算在內)達 236 億元,比重占 48.38%;債務國家(即資金存放的銀行所在國)以工業國家 245.9 億美元,占 50.41% 最多;就債務國地區則以亞洲及太平洋地區 190.4 億美元占39.03%最多。

賴鎮戊表示,目前 BIS 統計跨國債權只有 18 個國家,在亞洲只有新加坡、香港、日本參與,我國參加較晚,且仍是開發中國家,能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中,能夠躋身此「富國俱樂部」且排到第 14 位,已算不錯。

至於這是否也反映了資金外流的現象?賴鎮戊指出,我國對外債權,主要以存放及拆借銀行同業為主,屬短期運用,會再流回來,不見得是資金長期外流。當然廠商對外投資也會產生連鎖反應,與外匯存款增加也有關,可能使銀行把資金存放國外銀行,但關聯程度有多大,無法確定。

他表示,這些與資金外流不同,若企業向銀行借貸,流到國外,是在統計內;但若是自行籌資,就不在統計內。

BIS 統計的 18 國家多數是已開發的富國,包括奧地利、比利時、丹麥、芬蘭、加拿大、法國、德國、愛爾蘭、義大利、日本、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國、美國及我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太平洋煤電破產 紐約銀行居債權人首位 (4/7/2001)    
  • 台灣銀行對民營企業出現信用緊縮 (3/27/2001)    
  • 假破產真逃債? 破產案背后隱藏著惊人內幕 (3/22/2001)    
  • 大宇工會抗拒裁員 銀行無奈將斷后路 (2/14/2001)    
  • 大宇汽車破產后 獲得債權銀行一筆新貸款 (1/31/2001)    
  • 俄羅斯無法向債權國償還到期貸款 (1/4/2001)    
  • 聯貸案坏帳將拖垮美國金融業 (11/16/2000)    
  • 韓國大宇汽車公司破產的前前后后 (11/9/2000)    
  • 南韓大宇汽車面臨破產 (11/5/2000)    
  • 朱噷基許諾將敦促海南國投償還日債 (10/17/2000)
  • 相關新聞
    俄羅斯無法向債權國償還到期貸款
    大宇汽車破產后 獲得債權銀行一筆新貸款
    大宇工會抗拒裁員 銀行無奈將斷后路
    假破產真逃債? 破產案背后隱藏著惊人內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