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傳媒報道日本發放李登輝簽證內幕

人氣 20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23日訊】中新社發自東京的報道說,台灣的前總統李登輝能夠赴日,主要是剛宣布辭職的首相森喜朗力促而成,李登輝亦透過更改訪日時間來遷就,報道引述日本媒體說,森喜朗在任最希望做兩件事,一件是參拜靖國神社,二是讓李登輝赴日本。

森喜朗是親台派

中新社表示,讓李登輝訪日是森喜朗組閣後一直思考的問題。據日本報紙披露﹐森喜朗身邊的人曾說﹐首相在任期內想做兩件大事﹐一是參拜靖國神社﹐一是讓李登輝來日本。更遠的歷史背景是﹐一九七八年中日締結和平友好條約時﹐親台灣派的森喜朗是福田赳夫內閣的官房副長官﹐可以說從那時起﹐強化與台灣的關系一直是森喜朗的夙願。

實際上﹐森喜朗與李登輝早已有約在先。去年秋天﹐李登輝本想來日本參加一個研討會﹐但日本政府擔心會沖擊期待已久的朱鎔基總理訪日﹐因此採取水面下作業﹐讓李登輝不要申請。而當時森喜朗便說﹐看看明年能做些什麼﹐早晚會發放簽證的。

李登輝早有把握

今年二月﹐李登輝幾名中學日本同學造訪李家時﹐希望他來日本。李登輝當時胸有成竹地說﹐請大家靜靜等候﹐五月初肯定會去。

今年四月初﹐李登輝非正式地探問﹕想在五月份訪美歸來順訪日本。對此﹐日本外務省等部門和官員認為﹐目前歷史教科書問題還沒有完﹐李氏訪日不適當。但安倍晉三官房副長官和衛藤征士郎副外務大臣等力勸森喜朗同意發放簽證﹐以成就森內閣最後的外交功績。他們說﹐即使中國反對﹐新內閣可以說是前任決定的﹐而且正因為中國正對教科書問題強烈反應之中﹐反而更好。森喜朗表示“明白﹐打算發簽證”。

李登輝更改日程

安倍與衛藤迅速將信息轉達給李登輝方面﹐並分析說﹐如果下一任首相是與中國關係深的橋本龍太郎﹐簽證百分之百不會發放。李登輝心領神會﹐當日本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要求他放棄申請時﹐李登輝一口拒絕﹐並將原定日程改變﹐提前到四月二十二日入境﹐二十四日去倉敷中央醫院檢查﹐二十五日去京都﹐二十七日出境。

外相極力反對

李登輝訪日問題引起日本政府內一片混亂﹐盡管不少政黨和政府官員反對﹐但森喜朗實際上早有決意。十七日夜他把河野洋平外相召到首相官邸﹐要求外務省發放簽證﹐河野仍表示“不適當”。森喜朗說﹐如果李登輝死了怎麼辦﹐責任會由日本承擔﹐並表示要在第二天的辭職記者招待會上宣布同意李登輝訪日。河野說﹐如果那樣我就辭職。森喜朗恐局勢不好收拾﹐只得作罷﹐在次日的記者招待會上只說政府內部仍在研究。

但森喜朗希望盡快發放簽證﹐因為他在位時間無多﹐二十四日自民黨新總裁選出﹐二十六日新內閣成立。最後﹐日本政府在十九日同意有條件地發放簽證﹐即李登輝只去岡山縣治病﹑取消訪問京都﹑不得會見政治人物和記者等。在忸怩作捏了一陣子之後﹐李登輝於二十日夜口頭答應了上述條件﹐日本政府遂發放了李夢寐以求的訪日簽證(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華爾街日報:李登輝訪日與美行程具政治意涵 (4/23/2001)    
  • 李登輝赴日 美日聯手向大陸施壓 (4/23/2001)    
  • 中共的「必要反應」 伺機而動 (4/22/2001)    
  • 中共又批日本趁火打劫批准李登輝赴日簽證 (4/22/2001)    
  • 李登輝抵日 儼如上賓 (4/22/2001)    
  • 千名台胞迎接李登輝抵日 盛況空前 (4/22/2001)    
  • 李怡:作法自斃 (4/22/2001)    
  • 李登輝在反對聲中抵達日本 (4/22/2001)    
  • 突破北京封鎖 李登輝的出訪史 (4/22/2001)    
  • 李登輝﹕從未講過台灣要獨立 (4/22/2001)    
  • 李登輝簽証問題戳痛處 日首相秘書暴打記者 (4/22/2001)    
  • 謝東閔追思會 扁李會面8秒鐘 (4/22/2001)    
  • 冷靜看待李登輝出訪美日的實相和虛相 (4/21/2001)    
  • 李登輝再訪康乃爾 (4/21/2001)    
  • 李登輝今啟程赴日 (4/21/2001)    
  • 李登輝赴日就醫 統派人士有微詞 (4/21/2001)    
  • 李登輝明天訪日 媒體反應熱烈 (4/21/2001)    
  • 記者提問戳到痛處 日首相秘書官大打出手 (4/21/2001)    
  • 中共抗議華府允許李登輝訪美 (4/21/2001)    
  • 短訊﹕李登輝出訪 中共惱怒 白宮不予理會 (4/21/2001)
  • 相關新聞
    短訊﹕李登輝出訪 中共惱怒 白宮不予理會
    中共抗議華府允許李登輝訪美
    記者提問戳到痛處 日首相秘書官大打出手
    李登輝明天訪日  媒體反應熱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