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惠迪 : 令人頭痛的數位略語

汪惠迪

人氣 2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1日訊】 中國雲南省紅塔集團董事長、總裁字國瑞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專訪時,介紹了他的管理經驗,有一條是“強調有所爲有所不爲,七搞八不搞”。“有所爲”有七個“搞”,即“七搞”;“有所不爲”有八個“不搞”,即“八不搞”。 哪“七搞”,哪“八不搞”呢?記者在文內加括注予以說明。“七搞”是搞國家和省的重點專案、搞高新技術、搞朝陽技術、搞形成規模的資源開髮型專案。“八不搞”是落後的即將淘汰的傳統工業不搞,與鄉鎮、集體、民營企業搶飯吃的不搞,規模小的專案不搞。(2001年4月13日香港《文匯報》雲南專遞) 筆者數了數,“七搞”只說了四個,“八不搞”只說了三個。看來,連記者都沒有那份耐心把七八十五個“搞”與“不搞”通通記錄下來,或者記錄了,卻懶得把它一一寫出來。記者不一一寫出來,受衆讀過之後不“一頭霧水”,也有“半頭霧水”。

在中國大陸以外居住的華人,即使是港澳同胞和臺灣同胞,讀或者聽中國新聞,最頭痛的是新聞中用數位構成的略語了,而這樣的簡稱又偏偏爲數甚多。什麽“三講”、“三北”、“三河”、“三湖”啦,“三門幹部”、“三金工程”、“三個代表”、“三化草地”、“三網融合”啦,“四套班子”、“四A革命”、“四個胳膊”啦,“五縱七橫”、“三縱兩橫”、“八縱八橫”啦,“五講四美三熱愛”、“四有三講兩不怕”啦……簡直可以編一本小冊子。 別說三四五六七八了,就說“雙規”吧,是哪兩“規”呢?新加坡的《聯合早報》直到今天,只要新聞中出現,依然括注“在規定時間和規定地點交代問題”。《早報》這種非常專業的服務精神,是值得稱道的。

“雙規”的使用頻率高 中國人口多,貪官也多,從中央到地方,不知有多少幹部曾實行或正實行或將實行“雙規”,“雙規”在媒體中的使用頻率可謂高矣!因此,中國讀者對“雙規”是耳熟能詳的。然而在新加坡,由於國情不同,不加注,讀者可能不理解,會打電話向報館詢問。“在規定時間和規定地點交代問題”是中國處理事情的一種方式,因而“雙規”成爲中國特有的詞語。 筆者從新加坡回到香港,總以爲香港與內地毗連,香港人與內地的聯繫比新加坡人與中國的聯繫要密切得多,香港人對大陸的情況要比新加坡人熟悉得多,他們一定瞭解“雙規”是什麽意思。 可是,筆者看到香港的報紙在新聞報道中也在“雙規”後面加括弧注釋。可見,香港也一定有不少人不明白“雙規”的含義,否則,編輯是決不會多此一舉的。

“雙規”是大陸特有的簡稱,港人的語文生活中沒有這個詞語。 中國的新聞工作者須要明白,大陸人民熟悉的詞語,港澳和臺灣同胞未必熟悉,其他國家的華人也未必熟悉,因此在向這些國家或地區發佈新聞時,應該多爲那裏的受衆著想,爲他們排除可能産生的理解上的障礙。筆者舉以含數位的簡稱爲例,是由於這類簡稱非常之多,而且比其他特有詞語更加難懂。

平心而論,港澳、臺灣和其他社區的華語華文媒體,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他們在對外發佈新聞時,也應當多爲外域的受衆著想,爲他們排除可能産生的理解上的障礙。 比如馬來西亞的著名影星楊紫瓊,最近獲吡叻州蘇丹授予“拿督”的榮銜,如果新聞不作解釋,中國大陸、港澳和臺灣的受衆充其量只知道是個光榮的稱號,到底有多光榮,也就知之甚少或全然不知了。

受衆是新聞媒體的上帝,任何新聞媒體都應當具有專業精神,以受衆爲尊,爲他們提供及時而優質的服務。只管發新聞,不管人家是否看得懂、聽得懂,這種態度是要不得的。 筆者無論在新加坡還是香港,每天都收看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CCTV-4)的新聞節目,有時聽到含數位的簡稱,不明白所指爲何。今年3月,全國人大和政協開會期間,央視國際頻道播送了“十五”計劃綱要有關名詞的解釋(共計76條),並把它編入手冊,存放在央視國際(CCTV.com)的“兩會專輯”上,供人們隨時查閱。 上文提到的“三北”、“三河”、“三湖”、“三化草地”、“三網融合”、“五縱七橫”、“三縱兩橫”、“八縱八橫”等簡稱都可以在手冊中查到。這是個合乎時代潮流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照筆者看來,最好的辦法還是在第一時間與新聞一起發佈,加括注也好,配新聞名詞解釋也好,讓受衆能夠及時地完整地準確地接受資訊,不存任何疑問。

──原載《聯合早報 》 ·作者曾任報業控股華文報語文顧問,現居香港。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第二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側記 (5/1/2001)    
  • 警察与示威者打成一片 馬尼拉街頭一片混亂 (5/1/2001)    
  • 【紀元專欄】沈默: 江記雙簧—-賣國與爭霸 (4/30/2001)    
  • 中國黑客入侵兩個美國政府網站 (4/30/2001)    
  • 失業率居高不下﹐全產總兩部委請願 (4/26/2001)    
  • 32法輪功學員天安門被捕 (4/25/2001)    
  • 【紀元特稿】高尚是誰的墓誌銘及警惕愛國賊 (4/25/2001)    
  • 金山毒霸終結4月26日“CIH”病毒噩夢 (4/23/2001)    
  • 探索地球最后的秘境 (4/23/2001)    
  • 丹尼斯.海斯與地球日 (4/22/2001)    
  • 中國年輕人的民族主義傾向 (4/20/2001)    
  • 【紀元特稿】“高薪養廉”還是“中薪護廉”﹖ (4/19/2001)    
  • 龍應台:誰剝奪了「中國人」生气的權利? (4/17/2001)    
  • 【紀元特稿】 “官逼民富”與“官逼民智” (4/16/2001)    
  • 【紀元特稿】超級大國的民族主義就是霸權主義﹖ (4/14/2001)    
  • 馬來西亞“黑色14”集會示威和平結束 (4/14/2001)    
  • 如何打造互聯網不敗之軀 (4/13/2001)    
  • 【紀元特稿】“國”與“家”豈能相提並論﹖ (4/13/2001)    
  • 順口溜「為國捐出一個頭,不如踢進一個球」 (4/11/2001)    
  • 【紀元特稿】順口溜與標語口號批判之九 (4/11/2001)
  • 相關新聞
    【紀元特稿】  “官逼民富”與“官逼民智”
    龍應台:誰剝奪了「中國人」生气的權利?
    【紀元特稿】“高薪養廉”還是“中薪護廉”﹖
    中國年輕人的民族主義傾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