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專家開列未來IT八大預言

人氣 3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14日訊】 那時,人們因為每時每刻都生活在网絡中而逐漸忘卻“上网”之類的字眼,人類將第一次面對這樣的可能性,時間与空間不再是交流与溝通的障礙

今天,剛剛從市長劉淇手中接過聘書,走馬上任中關村科技園區顧問的微軟中國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張亞勤,一登上國際周高新技術發展趨勢論壇的講台,便語出惊人,其題為《沒有藩篱的21世紀——网絡革命刷新人類生存方式》的主題報告,為未來IT產業發展開列出了八大預言。

預言之一 未來IT將有新“四化”

IT趨勢發展的終極便是“技術全球化”、“產品多樣化”、“市場本地化”以及“服務個性化”;過去在IT產業,厂商、公司往往會有自己獨立的封閉的標准,而這些標准也大抵互不兼容。据北京晚報報道,隨著通信領域与計算領域的逐漸融合,制定一個全球化的、為所有參与競爭者所共同遵循的標准勢在必行,況且技術本身的意義也早已超越了國家、民族乃至文化的范疇。而傳統意義上的“國家的公司”也終將向力圖掙脫一切羈絆的“公司的國家”的方向演變;另一方面,產品、市場与服務的未來發展卻恰恰相反,需要強化某些特定條件:由于不同地域的用戶,實際需求不同、消費心理不同、經濟承受能力不同,因此即便是基于同一技術平台,實現同一最終目的,其產品市場与服務也可能大相徑庭。以上网為例,不同的用戶可以通過不同的裝置如計算机、机頂盒、WAP手机、PDA等實現,而這些產品的价位不同、目標市場不同,服務承諾亦不同。21世紀的企業將更專注于發展核心部分的產業,而非核心部分的邊緣產業則可能被外包出去,成為其他公司的贏利核心———看上去那些小、專、深的公司的發展前景仿佛要比傳統的大、廣、淺的巨無霸企業更明朗一些。

預言之二 四大規律依舊有效

IT業著名的“摩爾定律”和“貝爾定律”,這兩大定律互相補充,前者斷定微處理器的速度會每18個月翻一倍,而后者則認為如果保持計算能力不變,微處理器的价格和體積每18個月減小一倍,這就意味著同等价位的微處理器的速度會越變越快,而同等速度的微處理器則會越來越便宜。張亞勤認為,多年以前的預言目前至少同樣适用于內存空間、硬盤空間、圖形卡和LCD的發展速度,在量子計算、DNA計算方式普及以前,這兩條定律將依然有效且有用———高端企業將獲利于越來越快的計算速度,而基層用戶也將得益于越來越低廉的計算成本———在网絡時代,計算將無所不在,而且成本越來越便宜。同樣有效的還將有“吉爾德定律”和“麥特卡爾夫定律”;喬治· 吉爾德曾預測,未來25年里,主干网的帶寬將每6個月增加一倍,比CPU的增長速度快得多。

張亞勤預言會有那么一天,人們因為每時每刻都生活在网絡的包圍中而逐漸忘卻“上网”之類的字眼。同樣,网絡价值同网絡用戶數量的平方成正比,這一規律也將延續。

預言之三 多媒體讓人體驗夢中樂趣

張亞勤預言新一代多媒體技術將大幅提升人類的工作和生活質量;日漸成型的多媒體新技術具有以下几個特征:創建更加生動逼真的2D与3D場景,具有個性化、結构化智能及可搜索性;互動的和動態的;依托于网絡環境———這种技術凝聚了网絡通信、計算机和娛樂三個傳統行業的优勢,具有極其廣闊的應用前景:無線通信、互聯网和多媒體技術的相互融合使用戶得以隨時隨地利用任何設備來獲取以往大概只能在夢中體驗的樂趣。

預言之四 語音成為新人机界面

語音識別技術的成熟使人机界面發生革命性突破:网絡時代,用戶需要更自然、更簡單、更方便的以語音為中心點的人机界面,未來五年里,真正實用的語音識別和音字轉換技術將首次走出實驗室,走進千家万戶的電器設備中。摩爾定律所預言的硬件產品奇跡般的更新速度使計算机處理复雜運算的能力突飛猛進,也使體積龐大的語料庫有机會栖身于普通用戶的硬盤或其他存儲介質上;技術方面,新的韻律結构分析和語音統計算法日趨成熟;市場需求方面,簡化PDA、移動電話和其他信息家電原本繁瑣的操作步驟的最佳途徑便是通過語音技術。

預言之五 人工智能變為智能人工

目前的人工智能研究仍停留在讓机器模仿人的階段,但這是一條布滿荊棘的路:類似的研究相信人腦的思維活動可通過一些簡單的公式和規則設置來定義,但人對于自我意識的机制尚且缺乏深徹的了解,更別說把這套机制照搬到机器中來的奢望:“智能人工”試圖從反方向解決這一問題,首先研究者把那些最簡單的人類特定行為規則翻譯為机器能夠理解的語言,在此基礎上不斷把更多的行為模式傳授給机器,這樣机器就處在某种不斷學習、記憶、适應、优化的狀態下,學到的越多,机器就越“聰明”,越個性化,最終人們無法准确定義机器可能做出的回饋———歸根結底,“智能”應當是目的而非手段,而“智能人工”也必將成為网絡環境中的一項核心技術。人机智能對話成為可能,圖靈測試則將在某些特定領域變為現實。

預言之六 B2B、P2P成為网絡經濟動力

互聯网的架构正在改變:网絡經濟的优勢體現在兩個方面,即提高生產效率和競爭力,提升人的生活品質——這也可以看成是所有技術創新的基本目標。B2B模式大幅降低了企業營銷所需的成本,也使交易雙方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而盡管P2P(PeertoPeer,即對等互聯)只是剛剛崛起的一种新技術,但它的出現正在深刻地影響今后互聯网的架构:制定游戲規則的服務商由幕前隱向幕后,把游戲的控制權完全交給普通用戶,這樣网民与网民之間實現了真正直接、簡單、自由的溝通。

預言之七 美國、亞洲各行其道

智能家電和家庭网絡將從亞洲開始,而數字高清晰度電視將從美國走入主流:形成這种情況的因素并不复雜,亞洲人對于新家電的接受能力很高,像PDA、MD、DVD等時尚數字產品都能在亞洲打開市場,而在美國則銷路不暢;其次,盡管相對來說,美國家庭的居住環境較好,并且計算机的普及率也相應較高,但對于居住環境普遍較擁擠、而收入也相對偏低的亞洲家庭來說,如何合理地安排家電產品在狹小空間內的布局、如何以低廉的成本享受信息革命的先進成果才是最緊要的事,仍是需求決定著消費。而五年內,美國本土將有90%以上的電視台具備發送數字電視的能力,而數字高清晰度電視的普及也將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們的娛樂方式。

預言之八 PC兩年內重新崛起

張亞勤提出,在經歷了一段飽和,PC(個人電腦)將在兩年內重新崛起,NC网絡電腦的理想永無實現之日。張亞勤說,乍一听這种說法似乎有些聳人听聞,但我們有一些事實作為依据——首先,全球范圍內PC的家庭擁有率不過是10%左右,而在發展中國家,這一數字更是低到了5%以下,也就是說市場离完全飽和狀態還很遠;其次,盡管智能家電正飛速發展,但從計算能力、顯示功能、存儲和處理數据功能等方面還是無法与PC同日而語;PC仍然是最佳上网方式。P2P的崛起,家庭网絡的逐漸形成,應計算重歸客戶端的需求,PC將成為家庭网絡中心的服務器。

PC的重新崛起,价格的不斷降低,互聯网多元化將使NC的理想概念永無實現之日。

對于自己的預言如果實現,未來的世界將是何种模樣。張亞勤斷言:這將是一場刷新人類生存方式的暴風驟雨,計算与通訊的有机結合是网絡革命的最大特征,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面對著這樣的可能性,即時間与空間不再是交流与溝通的障礙,人們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獲取任何所需信息,并与任何想要与之交流的人進行溝通与接触。(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香餑餑變成遺棄兒 印度IT人找不到工作 (5/14/2001)    
  • 日本女星松隆子專心事業嚇走男友? (5/14/2001)    
  • 微軟耗巨資宣傳其新一代視窗操作系統Windows XP (5/14/2001)    
  • 美IT高級人才依然倍受青睞 (5/14/2001)    
  • 台灣科學園燒通頂 (5/13/2001)    
  • 美國最大黑人IT企業年收入13億 (5/12/2001)    
  • 全球第一大IT門戶網站CNet 可能將被Lycos收購 (5/11/2001)    
  • 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對IT業主導的新經濟充滿信心 (5/11/2001)    
  • Globo Cabo/微軟(Microsoft)﹕互動電視將於本月在圣保羅州試播 (5/11/2001)    
  • 網上零售業者研究減低退貨及其處理成本 (5/11/2001)    
  • 美國科學家研究稱球星慶進球時最像猴子 (5/11/2001)    
  • 提托的太空之旅 感受太空睡覺最舒服 (5/10/2001)    
  • 科技公司Infotality網站免費提供省電技巧 (5/10/2001)    
  • 布希任命皮特任證管會主席 (5/10/2001)    
  • 分析:印度IT信息產業的動力是什么 (5/10/2001)    
  • 英國電信推出59億英鎊增股計劃 (5/10/2001)    
  • 富豪飽覽太空後返回洛城 使電腦出錯遭太空總署抱怨 (5/10/2001)    
  • 游戲業增長率超過了電影及個人電腦 (5/10/2001)    
  • 《 終級夢幻》沖擊市場 “合成人”再掀風波 (5/10/2001)    
  • 全美報紙總銷量下滑 幾家大報仍稍有上昇 (5/8/2001)
  • 相關新聞
    全美報紙總銷量下滑 幾家大報仍稍有上昇
    《 終級夢幻》沖擊市場 "合成人"再掀風波
    游戲業增長率超過了電影及個人電腦
    富豪飽覽太空後返回洛城 使電腦出錯遭太空總署抱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