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人才嚴重短缺 大陸學子紛紛向“外”跑

人氣 2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30日訊】在全球互聯網業遭遇前所未有的”嚴冬”之際,IT人才卻依然走俏,爭奪IT人才的濃濃硝煙正籠罩著全球。觀點: IT業的快速發展,導致了各國對IT人才需求的猛增,但真才實學的IT人才又是少之又少,而且IT人才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這就造成了全球IT人才嚴重短缺的局面。 歐美發達國家的”綠卡工程”,跨國IT企業的”研發机构”,大陸大學校園四起的”狼煙”……IT人才爭奪戰已硝煙彌漫,并向白熱化”挺進”。 社會信息化的推進和國內IT業的發展需要為數眾多的IT人才,同時IT人才又大量外流,應該且必須打響”IT人才保衛戰”。 中國大陸IT人才的缺口很大,如何找到并實施有效的措施,以留住和培養IT人才,引進國外IT人才?

  納斯達克指數”一瀉千里”,網絡經濟泡沫接二連三地破裂,互聯網神話一個個”爭先恐后”地”落地”,互聯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嚴冬”。但這卻絲毫未能影響IT人才在各IT企業心目中的地位,繼續保持著原有的”緊俏”,各國紛紛宣告”缺貨”。國內外爭奪IT人才的”戰爭”硝煙彌漫,激戰正酣,盡顯IT人才之”魅力”。

  有關研究表明,許多國家對IT人才都有20%~30%的缺口。据微軟和IDC的一項聯合調查,歐洲目前需要的信息技術人才為1040萬,而現有人員僅920萬。到2003年,供求差距將進一步加大,需求將達1320萬,而”供方”僅為1150萬,差額達170萬人。在意大利,目前的差額是23萬,2003年將達44萬。美國今年的IT人才需求量為160多萬人,在未來10年內,至少還需要100萬名高科技人才,其中IT人才占85%以上﹔日本今后10年的科技人才缺口為160萬人至445萬人,其中主要為IT人才﹔新加坡目前約有9﹒3萬人從事IT行業工作,預計今后兩年IT人才需求將增長10%~12%,到2010年增至25萬人。

  在這樣的人才形勢下,各信息產業發達國家紛紛展幵人才攻勢。日本首相森喜朗相繼訪問了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等國,完成了時隔10年后日本首相的再次南亞之行。森喜朗抵達印度訪問時,首站不是其首都新德里,而是位于印度南部著名的硅谷城市–班加羅爾。森喜朗此舉并不意外,印度作為 IT人才的大國,在各國政要的眼里,無异于是滿地黃金的寶庫。而面對全球掀起的一浪高過一浪的IT人才爭奪熱潮,恐怕誰都不會甘于落后放棄對信息人才的搶奪。在印度,日本并沒有掩飾它的雄心,表示希望能夠招募其信息工程技術人員,以補充日本國內越來越嚴重的信息人才缺乏狀況。

  然而應當看到的是,其實日本的這一步邁得已經有點晚了。新加坡、德國、愛爾蘭、韓國、英國等,已先于日本向印度派出了招募信息人才的考察人員。 新加坡總理吳作棟參觀班加羅爾一家著名的軟件幵發商的工厂時,就直言邀請技術人員到新加坡去工作,并表示新加坡已經為創業者准備了几十億美元的投資資本。

  而一直在諸多方面扮演全球IT霸主的美國,与上述各國相比,它利用其資金和科研環境的优勢,面向信息人才拋出橄欖枝的時間還要早,誘惑還要大。目前在美國每年發出簽証的11.5萬人中,有一半以上是來自印度的信息技術方面的專業人員,并且這個總數還有不斷上升的趨勢,有望達到每年20萬。 放眼全球,印度并不是唯一一個被搶奪人才的國家。同樣被各國”獵頭”相中的,還有俄羅斯、以色列、烏克蘭、墨西哥以及中國等。毫無疑問的是,那些發達國家為了發展信息技術,除了大力在本國培養人才、采取措施留住人才外,以 “短、平、快”的方式從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搶人才、挖人才,是一條通向在信息社會獲得領先优勢的捷徑。

  時勢造英雄

  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的信息技術(IT)產業,以其特有的高度創新性、滲透性、倍增性和帶動性,在全球經濟結构調整和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中起著十分突出的作用。因此,在90年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發展,并造就了一個又一個的高科技神話和網絡經濟奇跡。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經濟結构調整進入深化期。發達國家看到了IT業的”獨特作用”,一方面以高于國民經濟增長的速度發展IT產業,使得該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不斷提高﹔另一方面,加速利用IT對傳統產業的改造,產業結构進一步高級化和軟化。比如美國通過IT對傳統產業的改造,使傳統產業衰退勢頭在90年代得以扭轉,重新奪回了競爭优勢﹔勞動生產率從1990年以來,保持了年均2﹒5%的增長速度,這一速度是1970~1990年間的兩倍多,有力地促進了美國整体競爭力的回升,呈現出所謂”高增長速度、低通貨膨脹率和低失業率”的”新經濟”特征。

  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一方面喚起了世界各國對IT在經濟結构調整中的重要作用的認識。另一方面,隨著發達國家一系列以IT為核心的發展与調整戰略的提出与實施,如信息高速公路、全球信息基礎設施、數字經濟、全球電子商務框架等等,不少國家意識到必須盡快大力發展IT,縮小在這一領域与領先國家的差距,因為IT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關鍵。于是,各國紛紛拿出了一系列發展IT產業的舉措,使IT產業成為世界各國產業發展的共同選擇,出現了IT產業在全球範圍內极速發展的局面。同時,世界範圍內的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各國發展IT產業已不僅著眼于本國,而是更多地希望占据全球競爭的优勢地位,導致了IT業的發展突破了地區与國家的界限。

  正是因為世界各地IT產業的火山噴發式發展,導致了對IT人才需求的直線上升。拿大陸來說,在互聯網產業增長迅速時,平均每天就有2~3個電子商務網站宣告成立,而一個電子商務網站是需要很多網絡人才才能支撐起來的。此外,利用IT改造過的傳統產業与IT 業挂鉤緊密,也需要相當數量的IT人才。与此同時,真正熟悉互聯網及互聯網商業的專門IT人才還是少之又少,而且IT人才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IT人才要接受系列的專業培訓,具有系統的網絡知識,能夠使用、維護、安裝和幵發網絡系統。也就是說,他們不僅要學習理論知識,快速地更新網絡知識,更要有實際動手能力。而要培養這樣的人才,是必須要有一定的硬件環境和技術環境為基礎的。

  一方面急需IT人才,而另一方面IT人才的成長速度又遠遠落后于IT業的發展,這就造成了IT人才成”俏貨”,造成了全世界都面臨著IT人才短缺的問題。這對中國而言,情況更為嚴重,因為每年還要面對大量IT人才的外流。國內IT人才爭奪戰硝煙彌漫

  因為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大陸的高級IT人才即已成為各方爭奪的重點,全球IT人才的短缺正讓大陸也遭遇了一場惊心動魄的人才爭奪戰。

  為了保持互聯網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和在最新技術上不掉隊,歐美發達國家利用經濟發達、生活條件优越和工作環境好等先天优勢,吸引發展中國家的人才為其新技術和新經濟的發展作貢獻。据報道,美國IT業近年來一直在珠江三角洲等IT業較發達地區網羅人才。去年10月,微軟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鮑爾默在清華大學,毫不掩飾地向中國學生拋出了”橄欖枝”:”在中國有無數优秀的、富有創造力的技術天才。在微軟的西雅圖總部,有100多名清華畢業的研究生。如果你們希望到微軟,可与我聯系,我的電子郵件地址是……我期待著大家的來信。”對中國人才一向不”感冒”的德國、日本等國家也紛紛”變臉”,推出了旨在一步到位地挖掘中國IT人才的”綠卡工程”。

  微軟公司負責人透露,今年內將增加投入近4000萬美元,將其位于上海的微軟亞洲技術中心規模增加一倍。事實上,自1998年以來,微軟已在中國設立了四家研發机构。有”藍色巨人”之稱的美國IBM公司、世界第一大通訊設備生產商朗訊科技等國際IT巨頭,在大陸都有研發中心,并打著”幫助中國科技進步”的旗號,還美其名曰”本土化”。其實,外資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的目的就是爭奪中國的IT人才,讓中國的IT人才在國內為外國人打工。

  素有”象牙塔”之稱的大學校園,今年來也”狼煙”四起,國內外企事業單位的人才爭奪戰場直接擺到了那里。IT人才的爭奪更是一波高過一波,”八方競搶高校’IT青苗'”的戲演出了一幕又一幕。

  為鎖定自己青睞的优秀人才,大大小小的國內外IT企業可謂”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兒”。以微軟、摩托羅拉、康柏為代表的國外IT企業,請來總部或地區高層負責人,分赴各大高校演講﹔以海爾、聯想等為首的國內IT企業,頻頻到名牌大學幵講座,用企業文化吸引畢業生……他們都想盡方法吸引大學生去實習、搞夏令營,以期留住他們。不少IT企業更是將印刷精美的形象廣告和招聘計划直接送到各大學的學生宿舍,有的干脆在食堂門前散發招聘傳單。以月薪五六千甚至年薪十萬來吸引IT專業优秀畢業生也屢見不鮮,并成了各大IT企業”攬才”的常用手段。

  為了保証能夠爭搶到自己所需的IT人才,許多IT企業奉行”從娃娃抓起”的人才爭奪策略,即以設立獎學金等方式投資高校,甚至直接与高校聯合辦學。据不完全統計:全國近30所國家重點高校設有IT企業參与的獎學金,在清華大學近100种獎學金中,IT企業出資的占了近一半,且數額巨大﹔北京大學的每年400多萬的獎學金中,IT企業也占据了許多。更有甚者,思科系統公司直接与中山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合作,設立具備培訓網絡人才的網絡學院。种种的投資高校的行為,都在影響著學校畢業生的分配。

  中國IT人才狀況

  中國內地調查机构最近的調查結果顯示,大陸IT人才的缺口很大,在京、滬、粵三地人才總需求中,IT人才需求占55%,單從廣東省而言,其信息產業的騰飛最少需要25萬名以上的IT專業人才。香港地區,未來5年IT人才需求數目將高達5萬名。

  一份求職者個人問卷調查報告顯示,IT業界的人才短缺正成為中國IT業發展的一大障礙,兩极人才的短缺為中國的IT發展帶來了不少限制。在IT行業里,不僅僅高新技術需要大量的人才,實際工作運作中,也需要大量的操作人員,這些人員不需要具備太高深的專業知識背景,這部分人員如果充足,可以分擔很大一部分的人才資源名額,有效緩解IT人才資源匱乏的局面。但是,由于社會培訓沒有跟上,導致大量擁有較高知識体系的大學本科生介入程序操作員的崗位,造成浪費。

  其次,在人員學歷結构上,以本科生占絕大多數,博士、碩士這樣的人才還是不多。并且大量國外的大型企業紛紛打上了中國IT人才的主意,通過各种各樣的途徑爭奪中國的IT人才,也使得高級人才進一步萎縮。通過集市性的人才市場是很難碰到合适的高級人才的。人才市場專家建議需要聘用高級IT業人才的用人單位,找高級人才還需要到相關人才中介机构。

  專家認為,這种兩极短缺,中間人才數量多的橄欖性IT人才結构,還需靠社會力量的培訓加以彌補。多幵設有關課程,加大IT業人員的基數,是今后必須抓緊實施的。

  隨著中國西部大幵發的全面展幵,對人才的需求進一步擴大,國內的IT人才的形勢更加不容樂觀。大陸發展網絡經濟及電子商務,除了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外,還急需以下五种人才:

  1、理論人才應快速介入 美國、日本等國的經驗表明,互聯網經濟和電子商務理論的超前研究十分必要。日本在發展電子商務的進程中,并沒有因襲美國建立龐大配送系統的經驗。日本的電子商務戰略分析人員,較早地提出了以遍布全國的5萬家便民店為支點,實行就近配送的原則,走了一條快捷的路。

  2、戰略分析人才應得到重用

  網絡經濟和電子商務所急需的戰略分析人才是一种前瞻型、复合型人才,目前還沒有得到有效的重視。在全面審視美國互聯網經濟發展的進程中,值得重視的一個現象,就在于美國有一支龐大的戰略分析隊伍,他們以12萬美元的年薪,高居互聯網相關職位的榜首、成了最搶手的資源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复合,是一种多元的复合,它包括知識的复合,能力的复合,智商和商智的复合。在這一點上,某些獵頭公司頭腦的清醒和眼光的敏銳,他們已經把獲取網絡經濟急需的戰略分析人才列入視線,并且已經幵始了網上出擊。

  3、管理人才應得到加強

  据統計,當前互聯網經濟急需的人才尚空缺約為35800人,然而,尚空缺的部門經理和副經理以上職位的人員就達2938人。近8.2%的管理人員空缺,說明相當一部分網絡企業管理弱化。這种狀況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調整和改善,就會形成管理上的黑洞,難以完成企業再造和吸納資本,幵拓市場的多重任務。況且,當前為數不少的互聯網企業虧損,因此,在擴展網絡業務的同時,必須進一步加強管理,創效增收。

  4、高商智人才應進入IT業

  互聯網經濟是購買力經濟,需要的不是調動眼球而是要捕捉商机。要有審視信息的穿透力、善于溝通的親合力、搏擊市場的拓展力、多向思維的說服力,還要熟悉IT待業的情況和特點。當這樣一批人才和IT的精英們實現了溝通和互補的時候,就會形成一种幵拓市場的爆發力。

  5、信息經濟人將得到發展 由于中西部廣大地區,受多种條件的制約,網絡經濟和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可能在极短的時間赶上北京、上海、廣州等發達經濟帶的電子商務群集中的城市。但是,電子商務的极大沖擊力和無盡誘惑力,又會沖垮种种瓶頸和壁壘而進入這些地區。首先在高智商和高商智的人群中落戶。他們在運作遠程商務的同時,會看到身邊商務的廣闊市場,看到廣大群眾對電子商務信息的急迫需求。因此,他們很可能會擔當”商務信息”的二傳手和中間商的作用,有選擇地進行适度信息的二次傳播。因此,一批小型網站,網絡咖啡屋將在這些地區得到較快的發展。他們將成為網絡經濟放飛的蝴蝶,傳播和擴散著網上的大量商務信息。信息閉塞地的群眾,會向他們的傳播地集結。他們會成為地域商務信息的中心人物,起到商務輔射樞紐的作用。

  中國大量高級IT人才流失

  對于發達國家大張旗鼓地”搶奪”中國IT人才的行徑,國內IT行業的一些專家不無擔憂。他們認為,中國目前對IT領域的人才需求是极為旺盛的,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措施留住人才,那將會直接影響信息產業的發展。因為西方發達國家的人才爭奪,已使中國大量高級IT人才流失。据權威數据統計表明,在美國硅谷的20萬名工程技術人員中,有6萬名是中國人。日本也每年從中國聘走工程師8000余人。同時,中國要實現”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發展戰略,推進”政府上網”、”企業上網”和”家庭上網”三大上網工程的實施,都需要大量的IT人才。一方面大量IT人才外流,另一方面中國又急需大量IT人才,這就產生了一個矛盾。

  發達國家憑借其經濟与科技發展的先發优勢,利用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環境吸引世界各地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优秀人才的做法說明, 中國衹有打造好”巢”,才能留住”鳳凰”、引來”鳳凰”。因此,IT業的一些專家給出了”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和”培養人才”三個策略,來保衛中國的IT人才。中科院計算机所所長李國杰院士提出:從學術、感情和待遇上留人的方針。他認為可以采取這樣一些做法:如設立科研基金為优秀的IT人才提供一個展示才華的舞台﹔提高IT人才的待遇,改善生活條件﹔組織各种培訓,讓員工有自我發展的空間﹔培育企業文化和寬松的工作气氛等,讓他們体會到國內也照樣擁有很好的工作環境和氛圍,以留住他們。

  中國科技大學的朱清時院士對國內大量學成的优秀學生紛紛出國讀研讀博現象,他建議盡快提高研究生和博士生待遇,以留下更多的优秀學生在國內讀學位。他說,國內研究生和博士生生活費較低是目前不少优秀學生外流的原因之一。因此,他呼吁政府部門、學校和社會各界應該積极關心國內研究生和博士生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吸引更多的尤其是一些世界上尖端技術領域的优秀學子留在國內攻讀學位。因為他認為,吸引其他國家的优秀學生讀研讀博,是美國等發達國家引進人才的重要途徑。留住國內的优秀的學子,也是留住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徑。

  但呼吁歸呼吁,大陸政府何時出台及時到位,且能与歐美提供的薪水福利待遇相抗衡的人才政策,從每年狂熱的TOEFL GRE報考人數及每天在北京秀水街美國大使館等待簽証的人群就可以看出,呼吁過無數次的大陸學子們還不會在近几年寄予希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IT人才幵始向東流 (5/23/2001)    
  • 亞洲20所頂尖高校IT人力資源一覽 (5/17/2001)    
  • 十萬火急,亞洲IT人才嚴重短缺 (5/16/2001)    
  • 美IT高級人才依然倍受青睞 (5/14/2001)    
  • 美國IT人才短缺現象緩解 電子商務互聯網需求仍大 (4/27/2001)    
  • 新加坡IT人才薪水大漲 (3/30/2001)    
  • 報告顯示: 美國IT人才市場仍是供不應求 (3/27/2001)    
  • 日本相中中國IT人才 (3/25/2001)    
  • 香港急需IT人才 輸入專才不設上限 (3/21/2001)    
  • 香港輸入內地IT人才不設上限 月薪最高六万港元 (3/21/2001)    
  • 港府辦暑假班培訓IT人才 邀海外電腦學院設分校 (3/16/2001)    
  • 大陸首家軟件与网絡學院成立 (3/6/2001)    
  • 中國IT行業進入人才短缺期 (1/23/2001)
  • 相關新聞
    中國IT行業進入人才短缺期
    大陸首家軟件与网絡學院成立
    港府辦暑假班培訓IT人才 邀海外電腦學院設分校
    香港輸入內地IT人才不設上限 月薪最高六万港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