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南京大屠殺真相的兩個女人

人氣 9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4日訊】 舒曼總是左肩一個大包,右肩一個大包,一個是女孩子不可缺少的挎包,裝著零零碎碎的“寶貝”物件;一個里面裝著DV攝像机————對她來說,同樣不可缺少。

  4月22日,中央電視台第一套節目東方時空《紀事》欄目推出了紀錄片《尋找塵封的記憶》,這部片子記錄了日本民間人士松岡環探詢南京大屠殺真相的艱難歷程。舒曼是這部片子的制片人、導演和拍攝者,為了這30分鐘,她跟拍了三年。

  舒曼著一身松松垮垮的黑衣,1米60左右的個頭、長發凌亂、圓臉、說話風風火火————這么詳細地描寫她是因為她不愿意被拍照,而顯然這么一個形象和我們想象中的堅強女人差距甚遠。當然,舒曼以前的形象也叫人想不到————在上海和去日本后,她都在電台主持過很風花雪月的節目,談文藝,談人生,在上海的節目名字叫“溫馨時刻”。据說,她的聲音很甜,很性感。“因為南京,一切都改變了。”她笑眯眯地說。

  記:你一直在關注南京大屠殺這個問題嗎?

  舒:不是,其實我以前不是特別關心歷史———可能女性大部分都這樣,何況又是大屠殺這种很血腥的歷史。說實話,我以前連戰爭片、偵探片都不看。曾經有一個日本朋友送我一本大屠殺的畫冊,我當時不要,覺得看了又恐怖又生气,結果最后我又專門求人家把書給我,因為我做這片子,需要資料。

  記:為什么變化這么大呢?

  舒:因為我后來認為,大屠殺不僅是個歷史問題,而且是個現實問題,我覺得在日本和中國,年輕人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差距這么大,不僅會影響到現實,而且還會影響到未來。

  我剛到日本去的時候也經常參加留學生和日本朋友的聯歡活動,比如包餃子。包餃子的時候大家气氛挺好的,有說有笑的,但包完餃子聊天聊到這些問題的時候經常就話不投机,大家恨不得拿著面杖就打起來。我就親眼見過韓國人和日本人差點動起手來,還是中國人過去做調解。所以,我覺得中國人和日本人的交流大多數都停留在表面上,當然,這些問題也可以不触及。但誰都知道,心里有這么一個東西積壓著。說到真正的交流和溝通,這個問題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出于偶然,我去日本參觀的第一個旅游點就去了靖國神社,可能從那個時候就埋下了這個种子。在那個地方,我第一次見到日本老兵,看到他們穿著舊軍服,戴著舊軍帽,還背著刺刀,當時我的感覺就是———原來電影上那些是真的,《地道戰》啊什么的,以前多少是當電影看的,這次看到活的了。

  記:這個情景很刺激你是嗎?

  舒:其實最刺激的是書店,那是對理性的刺激,書店里到處都有否定“南京大屠殺”的書,有些還很暢銷。有一套為日本侵略戰爭翻案的漫畫書,南京大屠殺被認為是美國、英國、蘇聯、中國等國在東京審判中捏造的謊言,這套漫畫書在日本非常熱銷,總銷量已突破了100万套。

  而且最可怕的是,當你看完這些書,你會覺得他們說的跟真的一樣,他們論述的邏輯性似乎很強,寫得有條有理,好像不可辯駁,雖然你知道他們的大前提是建立在謊言上的。而且,你和日本人接触,發現他們大部分是站在那個立場上的,你很難說服他。

  記:好像在拍松岡環之前,你已經開始拍日本的這些和平人士了,為什么會想到去拍他們?

  舒:我碰到的這一批日本人給我震撼非常大,他們真是像沙漠里的金子,那么稀有的貴金屬的感覺。他們做這些事情比我受的壓力還大,因為他們是這個民族里的另類,是特別有正義感、有良心而且能夠付諸行動的一批人。我就很有一种了解他們的愿望,想看看他們做些什么。

  記:那為什么在這批人中間又選擇了松岡環呢?

  舒:因為她是個女的,她也很漂亮———做這件事情的還是男的多。松岡環年輕的時候像栗原小卷,所以我看到她就有很多遐想,我想她這么漂亮的人在日本做什么做不好,卻去做這個特別不容易的事情?這种反差讓我感興趣。

  而且,她是真正能夠在日本社會活動、教育下一代、承上啟下的人,我認為她非常重要。

  記:你從一開始就和松岡環處得很好嗎?

  舒:沒有,她開始拒絕我拍,我就跟她談了好多次,我說你和我都是個人,我們之間非常平等,我們也都為自己負責,而且我是小机器,決不會干涉你的行動。她后來也了解了一下我這個人,然后才同意了。

  記:在你做這件事之后,松岡環的每一次活動你都跟著嗎?

  舒:沒有,但這兩三年中重要的會議、活動、調查,我基本都參加了。

  記:她到中國走街串巷調查你都跟著嗎?

  舒:對,特別是在南京,我最長的一天拍了十几個小時。

  記:就是你們兩個單薄女子?

  舒:還有翻譯。不過在大阪的時候确實就我們倆,有時挺嚇人的。比如,松岡環形成了一個習慣,走路時,走著走著忽然就回頭看,看有沒人跟蹤,最后我也形成這習慣了,也往后看。后來我們兩人一起在街上走時我就不敢拍她,因為攝影机太引人注目。

  記:拍攝過程中碰到過什么大的困難嗎?

  舒:最大的問題就是很多重要的東西不能拍,比如說松岡環在學校里上課的鏡頭,校方就不讓拍,可能是害怕學生的家長會提意見。因為日本一般家長的思想是比較保守的。另外,有些比較危險的場合,比如雙方對峙的時候,他們(和平人士)就不讓我出去,怕出事,但我有時候就不管他們,跑出去了。

  我去拍的時候還被日本警察攔過几次,他說我是在“挑舋”右翼,我說我們在大街上都有自由,他有做的自由,我有拍的自由。但警察不這么想,因為有些右翼有暴力傾向。如果右翼打了我,那他們不就多了件事嗎?相對于右翼來說,警察知道我們是和平的,所以他們就盡量壓住我們。

  記:真有打起來的時候嗎?

  舒:有,但是很少。每次集會前,包括松岡環這樣的和平人士都事先反复叮囑,一定要克制,盡量減少沖突,然后組織糾察隊,戴著袖章,保護自己。有時候一看他們,就覺得气氛挺緊張的。我最害怕的倒不是他們打我,最怕他們砸我机器。

  記:你后來和松岡環達到親密無間的程度了嗎?

  舒:沒有,我們之間的那种感覺,也不像朋友,很不一樣的一种感覺……至少我覺得在靈性某處和她有种深深的理解和感應。

  記:你們之間有沒有文化差异?

  舒:有一點,但基本上沒有什么問題,做了這件事情之后,我們就都比較國際化了,而且這個隊伍里還有澳大利亞人、英國人、韓國人……有時候我拍完他們就挺滿足的,你想,雖然日本的整個態度是很惡劣的,但是我感覺在最黑暗的地方都有人性的光芒在閃爍,都有“溫馨時刻”(笑)。

  記:松岡環有沒有出書?

  舒:沒有,但是她寫過大量論文。但我覺得松岡環最可貴的就是這點,她沒有什么功利目的,一直在做零零碎碎、可能也比較耗費時間的基礎工作。

  記:松岡環后來看這個片子之后是怎么說的?

  舒:有中國人能理解她,并且真實地記錄一位日本女性追蹤歷史真相的活動,她覺得挺感動的。而且她看片子的時候把自己對象化了,她已經不覺得是自己了,而是一個追蹤歷史真相的日本女性。

  記:為什么不繼續在媒體工作呢?

  舒:我原來曾經在一些媒體工作,下決心做這件事情之后,我就不再去任何媒體了,也很少和其他人接触。首先因為這些人會拒絕一個媒體身份的拍攝者,另外,因為我要老跟著去拍,哪個老板也不要這种老請假的人,所以我至今為止沒有工作,也沒有收入。

  記:那你的生活標准是不是會降低很多?

  舒:反正比我在國內的生活標准還要低。比如說,我3年在日本沒有買過一件衣服,連一雙鞋都沒有買過,那邊一雙鞋就是一万多日元,沒有拍片的時候,我覺得這個价錢很正常,拍片之后我就計算,這一万多可以買多少磁帶,做多少事情,所以很容易就做了選擇。所以我回來他們總覺得我穿著很老土,說你這哪像從日本回來的呀。

  記:你現在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是什么?

  舒:是怎么樣繼續做下去。有資金問題,也有傳播問題,特別是在日本的傳播問題。但有時我也覺得不得不做。因為太不容易拍了。我和這些人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种信賴關系。盡管如此,他們還不太樂意我拍……

  所以我覺得如果我不做,就把大家的机會也失掉了。我希望有人能幫我,因為可拍的東西可做的素材還有很多很多,這樣我還能告訴大家更多的故事。

  記:那你的學業怎么繼續?

  舒:這個問題我都不想了。但有一點是肯定的,要是我正儿八經留完了學,整天想著文憑學歷,可能也就沒這片子了,有些東西不搶下來就永遠不會再有了。        

  松岡環

  松岡環是一位日本小學女教師,1987年暑假,她參加了一個由日本市民和平團體發起的“中國南京之旅”活動。在南京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里,這位大學歷史系出身的女教師感到極度的震惊:多年來,自己在日本傳統教育下學到的所謂歷史,竟沒有對這一大慘案做任何詳細的介紹。

  本來,松岡環在日本國內時對到底有沒有南京大屠殺的爭論并不感興趣。但在南京的參觀,徹底改變了她的看法。她的人生軌跡也因此改變。

  出于一個教師教書育人的良心和責任心,松岡環首先想到,就是要把歷史的真相告訴她的學生,告訴所有的日本人。于是,她開始了漫長而艱難的史料搜集工作,并每年帶領日本市民赴南京追悼大屠殺遇難者。他們還四處收集幸存者的證言,邀請受害者去日本作證。

  春假和寒暑假,松岡環去中國南京作調查,平常的假日,她就到日本各地向當年的老兵了解情況。

  從1997年起,松岡環和市民調查小組的調查計划更加深入,為此,松岡環去南京去得更頻繁了。這次的計划是要繼續尋找100位當年的中國受害者和100位當年的日本老兵,然后把雙方的證言對照起來證明大屠殺的真相。

  但調查中最難收集的就是性暴力受害者的直接證言。雖然南京有几万名婦女在大屠殺期間遭到日軍強暴,但因為怕被人恥笑,幸存者中,能站出來訴說自己親身遭遇的還是寥寥無几。松岡環不斷地擴大著調查范圍和深度,1999年暑假,她終于找到了在中國南京浦口的張秀英老太太。

  遭受過日本兵強暴的事,始終是張老太太的一段隱痛,直到老伴去世她也沒說過一句。為了把真相告訴日本國民,她終于下決心來到了日本,講述了自己的悲慘遭遇。

  松岡環同時也主持過多次听證會、追悼會,支持過東史郎訴訟,她在南京大屠殺的調查研究上,特別是在日軍性暴力罪行的實證調查研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為此也成了日本右翼勢力的眼中釘,右翼分子曾用高音喇叭公開在大街上誣蔑她是“賣國賊”。夜深人靜時,她還會收到騷擾電話和恐嚇電話。(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 中國江蘇省南京市工人風潮驟起 (4/20/2001)    
  • 師濤﹕日本人、中國人 (4/14/2001)    
  • 蘋果日報: 竄改歷史是對死難者的侮辱 (4/8/2001)    
  • 港多個團體抗議竄改侵華史實 (4/5/2001)    
  • 日本右翼教科書气炸南京人 (4/5/2001)    
  • 【紀元特稿】一痴: 江澤民自白与《臥虎藏龍》現象 (3/28/2001)    
  • 日本廣島25市民團体抗議縣教委网頁否認南京大屠殺 (3/20/2001)    
  • 日軍侵華又一物証 “支那事變紀念章”入館陳列 (3/1/2001)    
  • 中國黑客猛“黑”日本网站50次 (2/22/2001)    
  •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更換說明牌 (2/8/2001)    
  • 讓世界了解侵華日軍暴行 大屠殺史料配外文 (2/3/2001)    
  • 留日女生舒曼自費拍攝紀錄片披露南京大屠殺真相 (1/18/2001)    
  • 南京大屠殺和鎮壓法輪功 (1/15/2001)    
  • 【紀元特稿】張偉國:南京大屠殺和鎮壓法輪功 (1/14/2001)    
  • 北京政府應為文革、六四致歉 (12/31/2000)    
  • 小刀專稿: 愚民愚己者終將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12/30/2000)    
  • 南京大屠殺正覺寺紀念碑被移事件真相如何? (12/19/2000)    
  • 南京大屠殺移碑真相 (12/19/2000)    
  •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老人跨國訴訟案追蹤 (12/18/2000)    
  • 英國《每日電訊報》:中國封鎖暴亂消息 (12/15/2000)
  • 相關新聞
    【紀元特稿】張偉國:南京大屠殺和鎮壓法輪功
    南京大屠殺和鎮壓法輪功
    留日女生舒曼自費拍攝紀錄片披露南京大屠殺真相
    讓世界了解侵華日軍暴行 大屠殺史料配外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