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未被分割 行業反應不一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29日訊】 周四美國聯邦上訴法庭對微軟案件的判決公布后,許多大型IT商對此拒絕發表評論。少數行業貿易集團和較小的IT公司卻非常積極的發表意見,談論這次判決對技術公司前途的影響。

  美國哥倫比亞特區上訴法庭駁回了下級法院法官托馬斯· 杰克遜對這個在反壟斷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案件的裁決。撤消了杰克遜將微軟一分為二以控制公司壟斷行為的法令。但是仍然支持作出的關于微軟在PC操作系統市場上試圖非法保持壟斷地位的意見。

  包括Oracle和AOL/時代華納在內的微軟競爭者都不愿對此作出評論。同樣,微軟的合作伙伴戴爾、康柏和惠普等公司也拒絕透露他們對事件的看法。

  Sun是反對微軟最厲害的對手,公司是少數站出來對此事件發表看法的大公司之一。Sun表示,“通過今天上訴法庭的判決,兩個層次的法院机构都已經認同微軟是壟斷者,并且正在以激進的方式濫用公司壟斷力量……而且,法庭已經一致同意微軟的行為違反了美國反壟斷法……現在案件已經移交到州法庭審理,我們希望法庭果斷行動,以保證微軟的非法活動,以及公司對行業和用戶造成的損害,被強有力的,永遠的終止。”

  微軟的另一個競爭對手,開發Linux系統的Red Hat公司,宣稱判決是開放源代碼的胜利。公司CMO James Neiser表示,“許多人都把注意力放在沒有分裂微軟這個問題上,而這此裁決重要的意義卻在于肯定了微軟參与了壟斷活動,上訴法庭的文件已經明确表示了微軟曾經做過了什么事情,應該采取手段來對付這种情況。”

  微軟將繼續接受產品開發方面的檢查。而且Neiser還認為,此次判決提醒了微軟的用戶,這家公司正以非法的形式在維持公司的壟斷地位,這會讓用戶尋求使用Windows之外其他開發商的“更加靈活的”平台。

  而競爭技術聯會(ACT)在這個問題上站在微軟一邊。ACT對此次判決表示歡迎,并表示判決同組織的意見一致,“保護公司往產品中加入新功能是案件的中心問題”。通過允許微軟這樣強大的公司將特种特性添加到已有的產品中,用戶就可以通過同一產品獲得更多的价值,而不用把各种應用程序拼湊在一起來獲得完善的功能。該組織還提醒州法庭仔細考慮為控制微軟行為而采取的措施,因為企業可能會因為深陷于法律和政治攻擊之中而受到損害。

  相反,擁有微軟的競爭者Oracle、Sun和AOL以及Yahoo、Nokia等成員公司的電腦和通訊工業聯會(CCIA)堅持認為,此次判決的中心問題是支持了對微軟壟斷行為的訴訟。CCIA表示法庭的決定有利于保護“新經濟”,因為它明确了技術行業中“目無法紀的反競爭行為”將受到懲罰。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微軟推遲OfficeXP升級的最終期限 (6/29/2001)    
  • 週四美國股市縱覽 (6/29/2001)    
  • 財經評論: 微軟案給投資者帶來新機會 (6/29/2001)    
  • 東京股市收漲2.28% 微軟不被分拆消息激勵科技股 (6/29/2001)    
  • 晶片股和硬體股上揚走升 (6/29/2001)    
  • 國會山報導:微軟壟斷案緊鑼密鼓中 (6/29/2001)    
  • 主審官杰克遜黯然退場 微軟上下歡欣鼓舞 (6/29/2001)    
  • 比爾-蓋茨在上訴法院判決后發表講話全文(中英文) (6/29/2001)    
  • 微軟壟斷案判決全文摘要 (6/29/2001)    
  • 微軟就上訴法院判決發表聲明全文 (6/29/2001)    
  • 《信息世界》:linux為何會威脅到微軟 (6/29/2001)    
  • 微軟稱“開放資源軟件”為“癌症” (6/29/2001)    
  • 蓋茨﹕願與政府庭外解決 (6/29/2001)    
  • 微軟專利官司會影響Windows XP銷售嗎? (6/29/2001)    
  • 美上訴法庭駁回微軟分拆案 (6/28/2001)    
  • 微軟壟斷案出現重大轉折 杰克遜拆分判決被推翻 (6/28/2001)    
  • 評論:互聯網進入冷戰時代 (6/28/2001)    
  • 怕惹官司,微軟刪除Windows XP中Smart Tags功能 (6/28/2001)    
  • 微軟悄悄使用開放源代碼 (6/28/2001)    
  • 微軟的律師介入開放源代碼的論戰 (6/28/2001)
  • 相關新聞
    微軟的律師介入開放源代碼的論戰
    微軟悄悄使用開放源代碼
    怕惹官司,微軟刪除Windows XP中Smart Tags功能
    評論:互聯網進入冷戰時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