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如何“死后复生”?

人氣 4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15日訊】 美國各垃圾場40%的鉛來自電腦顯示屏,30%汞來自主板。目前主要污染物都來自舊電腦零配件。我們要如何處理這些廢舊電腦?

自20世紀中葉以來,電腦技-X一日千里,大大縮短了產品更新的周期。一台高配置的個人電腦用不了几年,就面臨著升級甚至壽終正寢的命運。而且在不斷推出的軟硬件新產品和“速度更快、存儲更大、馬力更強”的倡導誘惑下,消費者大多會毫不猶豫地再多購一部价錢愈益大眾化的電腦,而不考慮更新原有的机器。于是乎,廢棄的電腦數目与日俱增。

  廢舊電腦的危害

  美國人比其它國家的國民更熱衷于購買新電腦。自1985年以來,美國個人電腦銷售量每年增加23%以上。目前,美國有超過50%的家庭擁有電腦,因而電腦垃圾問題在美國尤為嚴重。根据一項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在美國,近二十年來售出的電腦,已有四分之三閒置在消費者的儲藏室里。預計到2004年,全美會有超過3億1千5百萬部電腦成為廢物□到2005年,每一部新電腦投放市場,就有一部電腦淪為垃圾。而到2007年全部廢棄電腦會高達5億台。 這些電子垃圾泛濫成災,如果堆起來,完全可以在硅谷旁邊矗立起几個硅山來。

  電腦生產厂家制造一台個人電腦需要用約700种化學原料,其中大約有一半原料含有對人体有害的毒素。例如:用于制造電腦机殼的塑料上都涂有一層防火的有毒制劑﹔電腦電池和電腦電路板含有鎘﹔陰极射線管內含有氧化鉛和氧化鋇。研究顯示:每台電腦顯示器中含有大約1.14千克的有害元素鉛,其中大部分的鉛包含在用于制作顯示器的玻璃中。如果我們將這些垃圾掩埋在土壤中,而不經任何過濾,有害物質就會滲透出來,對土壤造成嚴重的污染,進而危及人類自身健康。而根据美國環境保護署的報告,美國各垃圾場40%的鉛來自電腦顯示屏幕,30%汞來自主板。目前主要的污染物都來自舊電腦的零配件。因此如何處理這些廢舊的電腦就自然而然地成為許多人關心的問題。

  “藍色巨人”領跑一步

  在個人電腦生產与銷售領域都列前位的“藍色巨人”國際商用机器公司(IBM)未雨綢繆,高瞻遠矚,早在15年前就幵始了回收利用舊電腦的工作。公司的員工沃爾什說:“起初,我們還衹是把哪些租賃到期的308x系列計算机進行翻修,但隨著IBM生產的個人電腦也紛紛租期屆滿,公司就因勢利導,建立起了今天這种回收利用体系。在這一体系下,多數計算机的翻新工作都在兩個地方進行著。一個有點像計算机醫院,另一個則好比一個太平間。”當一家公司把舊計算机運回IBM后,這些机器通常先要送到位于北卡羅來納洲的莫里斯維爾的“醫院”進行“体檢”。通過各种探測裝置使其中還可使用的部分与整机分离幵來,并在這里由技術熟練的工人細心地組裝起來。讓這些部件“重新上崗,發揮余熱”。而哪些不可救葯的計算机則被送往1914年IBM的誕生地──紐約州恩迪科特工厂的“太平間”。在這個被IBM稱為“臨終處置”之地的場所,人們再從這些計算机中挑選出有用的材料,如鋁、金、銅、塑料等,將之拆幵、分類、壓碎,然后運往全國各個專門的處理厂處理。這樣,通過多道工序,90%的原料可以得到新生。為了防止一些人把廢舊計算机修飾一新,把已經損壞的商品當作“重新制造”的產品銷售出去,IBM公司工人們還不辭辛苦地敲壞硬盤、鑽穿顯示器盒、弄彎主机架。

  2000年11月14日,IBM又推出了一個特別面向個人消費者和小型企業的廢舊電腦回收項目──IBM PC再生服務。這一服務的新穎之處有二:一是“IBM PC再生服務”回收所有品牌的廢舊電腦,而消費者也無需相應“回購”任何新設備。消費者要做的衹是將廢舊電腦包裝好,支付29.99美元的回收費用,就可通過UPS快遞業務將廢舊電腦送交給賓夕法尼亞州一家名叫“Envirocycle”的廢物利用企業。二是它是第一個面向個人消費者和小型企業的廢舊電腦回收項目。例如,戴爾電腦公司的回收項目就衹針對那些手頭有20台以上廢舊電腦的大客戶。而IBM從前也衹是面向大客戶回收廢舊電腦。

  盡管IBM在舊電腦的回收處理方面先行一步,但是公眾對其的贊揚之聲卻難以聽到。因為西方國家的公眾普遍認為,“解鈴還須系鈴人”,生產商在其產品的回收處理上理應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立法机构也認為:誰制造就應誰處理。歐洲、日本這些在高科技落后于美國的國家卻在立法方面走在美國前面。像歐洲早就通過了回收法案,要求電子產品生產商將廢棄的產品妥善處理,苹果、戴爾等公司也循章辦事,不敢馬虎。處處想為人先的美國自然不甘居他人之后,各州紛紛出台了類似地法規。如馬里蘭州,今年年初就制定了嚴格的《生產者責任法》要求生產者將消費者不再使用的電子產品回收集中處理。北卡羅來納洲緊隨其后,要求生產者在生產之前必須考慮到產品日后的處理問題。

  電腦回收是環保之舉,可它同時又是一項极為复雜的高成本行當。IBM全球籌資部全球戰略与市場發展經理Charles Walsh認為,公司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以經濟動机為基礎的。回收利用計算机為IBM提供了不菲的收入。如公司今年將從銷售和出租舊計算机、舊主机、舊服務器、舊零配件中獲得15億美元的收入。其中,翻新舊計算机可望帶來約5億美元的利潤。這比IBM公司去年全年新机銷售利潤總和還高。有鑑与此,IBM的領導層提出了把目前年處理50萬台廢舊計算机的能力翻一番的計划。此外,惠普、施樂、柯達等也因二手電腦銷售業績良好,在各地圈地設厂。像不久前,惠普公司与加拿大的一家公司攜手在田納西州納什維爾斥資200萬美元,把原有200人的處理加工厂擴大到250人的規模,并准備向年處理300萬台的方向努力。

  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公司也因為把握這一机會而生意紅火。比如位于賓夕法尼亞州北部霍爾斯特德的“環保循環”公司,通過把業務集中在報廢的電子產品上,對從廢舊電腦到電動剃須刀等產品進行“一次到位”地回收,實現了每年利潤50%的增長。公司副總裁格雷格﹒沃里斯說:“我們現在每周收進的貨都裝滿了20到30輛牽引式挂車。”為了跟上業務量的增長,它把車間面積擴大了几千平方英尺(几百平方米)。馬薩諸塞洲的一家公司也幵發出了一种由廢棄電腦循環利用后的塑料制成的坑洞填充物,銷售業績好得出入意料。

(林宏 eNews)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北京申奧 網上話題發燒 (7/14/2001)    
  • 英特爾總裁暨執行長貝瑞特 7月底訪台 (7/14/2001)    
  • 新加坡推出網上購物電子安全錢包 (7/14/2001)    
  • 三星電子 6月64MB DRAM等主要晶片業務出現虧損 (7/14/2001)    
  • 數位相片處理 柯達卯上微軟 (7/14/2001)    
  • 蓋茨松口氣 新墨西哥州撤出告微軟案 (7/14/2001)    
  • 微軟作出的讓步:幅度太小也太遲! (7/14/2001)    
  • 英特爾拒絕對筆記本電腦CPU張冠李戴 (7/14/2001)    
  • 專題:智能机器將象電腦一樣普及 (7/13/2001)    
  • 追蹤調查:戴爾筆記本電腦采用台式机CPU (7/13/2001)    
  • “黑色星期五”﹕病毒高發日 (7/13/2001)    
  • 記者再訪厂商:筆記本電腦能不能用台式CPU? (7/13/2001)    
  • 超微﹕電腦晶片本季銷量創紀錄 Q4收入將大增 (7/12/2001)    
  • 美AMD Q2每股淨利5美分 超過市場預期之4美分 (7/12/2001)    
  • 世界最年輕CEO參加APEC青年節 (7/12/2001)    
  • 謹防, 計算机安全使用九大誤區 (7/12/2001)    
  • 逾七成電腦曾受感染 大陸防病毒工作嚴峻 (7/12/2001)    
  • 電腦程序出故障 斐濟去年財政數据丟失一空 (7/12/2001)    
  • 微軟表示新視窗操作繫統將與IE瀏覽器分離 (7/12/2001)    
  • 請問雷鋒﹕取回失物要不要付酬金? (7/12/2001)
  • 相關新聞
    請問雷鋒﹕取回失物要不要付酬金?
    微軟表示新視窗操作繫統將與IE瀏覽器分離
    電腦程序出故障 斐濟去年財政數据丟失一空
    逾七成電腦曾受感染  大陸防病毒工作嚴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