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時報 》: 慫恿台商到中國冒險害人不淺

人氣 3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17日訊】 海基會證實指出,中國廣東佛山市南海縣十六日又有兩位台商慘遭殺害,財物損失達一百萬人民幣,當地公安判斷可能是職業殺手謀財害命的重大刑案。

 事實上,類似的刑案發生在台商身上,可以說是時有所聞。根據海基會的統計,從民國八十年一月至九十年五月止,在中國遇害的台商共有五十二人,失蹤者有六十餘名,總計台商的人身安全案件共計三六二件,這還不包括海基會沒有經手的案件。由此可見,台商在中國的安全不僅已經亮起紅燈,而且以危機四伏來形容也不為過。

 台商在中國為什麼會面臨那麼多危險?中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社會安定就開始動搖。舉凡農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下崗工人陷入生活困難、黑社會組織死灰復燃、貧富差距愈來愈大、區域發展嚴重失衡、沙漠化與缺水等生態危機日益凸顯,在在使得中國社會潛伏著不安因素。此外,中國進行經濟改革之際,並沒有同步推動政治改革,也使制度性危機逐漸擴大,除了政治異議份子的民主改革要求令官方備受壓力,高層官員制度性貪污腐化的例子更是層出不窮。對於這些不定時炸彈,排除政治改革的中國領導人幾乎束手無策,只能以不時煽動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以及加強打壓人民的組織性活動來確保穩定局面。一言以蔽之,中國是一個充滿風險的國家。

 可惜,台灣某些人對中國的內部問題卻視若無睹,只突出其表面上有利可圖的部分,而掩飾其可能賠掉性命之處。特別是,那些親共的統派媒體和人士,總是迎合中國的統戰宣傳,把中國的投資機會無限膨脹成發財天堂,製造企業不去中國就會死、中國是台灣唯一的希望等論調,盲目鼓吹產業界人士錢進中國。然而,對於中國顯而易見的投資風險,親共的統派媒體和人士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相對的,他們以一致的口徑「唱衰台灣」,不斷慫恿產業界人士到中國尋找出路。

 令人遺憾的是,部分政治人物也莫名其妙感染了中國熱,為台商赴中國經商潮推波助瀾。有的台灣政府官員對中國的情況不甚了了,居然也在高談闊論鬆綁戒急用忍、推動大小三通,美其名說要加強風險管理,實際上卻放任台灣人民到中國拿身家性命開玩笑,實在有虧職守。同樣可議的是,有些在野人士過去執政期間堅守戒急用忍,不時提醒赴中國投資的高風險,可是一旦下台跑了一趟中國後卻立即改口,對中國的投資環境讚譽得無以復加,對台灣的投資環境則難掩失望之情。但是,台灣的投資環境如此不佳,不正是這些卸任官員所造成的嗎?過去沒有盡忠職守,現在反而鼓吹產業出走,究竟居心何在?擴而言之,過去國民黨執政時期,頗能掌握中國政策的分寸,保障國家安全與人民福祉,如今成為在野黨也換了領導人,卻搖身一變積極鼓吹赴中國投資,無視國家政經安全可能遭受何等威脅,如此豈能稱為負責任的政黨?

 最近,中國獲得二○○八年奧運主辦權,那些親共的統派媒體和人士又開始發動新一波的宣傳,把中國主辦奧運的商機描繪得天花亂墜,而且把中國未來的經濟前景吹得比牛皮還要大。事實果真如此的話,那些曾經主辦奧運的國家不是都應該創造出經濟奇蹟了嗎?識者分析指出,中國主辦奧運雖然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但是中國將大量資源投入奧運相關建設,不但可能造成財政壓力,也可能會使區域發展失衡更為傾斜,攸關社會安定的福利措施受到排擠更不在話下。所以,產業界人士對中國主辦奧運的影響,必須要冷靜下來仔細評估,絕對不能被動不動就高唱「中國好」的人牽著鼻走。

 有人認為,台商既然到中國投資,一切的風險就要自己擔當起來,包括人身安全在內。我們對此不以為然,我們尤其不能苟同,親共的統派媒體和人士平時鼓吹赴中國投資不遺餘力,一旦台商在中國出事又別有用心地將矛頭指向自己的政府。不過話說回來,台灣政府受人民付託,確實有責任維護台灣人民的生命與財產,台灣內如此,台灣外亦復如此。中國一直不願以對等方式與我國協商,更不願與台灣簽訂投資保障協定,台灣政府便應當將中國列為台灣人投資的高風險國家,在政策制訂上和具體作為上為國家和人民做好「風險管理」。否則,一方面為赴中國投資大開方便之門,一方面又無力保護人民的生命與財產,不是與前面所提到的那些人一樣不負責任嗎?(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以理性冷靜心情看北京奧運 (7/17/2001)    
  • 江戲子莫斯科大顯身手 說俄語唱俄曲 (7/17/2001)    
  • 台高官﹕經濟景氣快到底 經濟不致負成長 (7/17/2001)    
  • 國民黨推出選戰口號:搶救經濟與族群融合 (7/17/2001)    
  • 台灣股市收高3點 政府基金助指數脫離七年低點 (7/17/2001)    
  • 時代周刊指台灣可能出現泰國式金融風暴 財長反駮 (7/17/2001)    
  • 北京辦奧運 台灣別高興太早 (7/17/2001)    
  • 不想當「台勞」,就不要跟著政客瞎起鬨 (7/17/2001)    
  • 中原心魔下的族群問題 (7/17/2001)    
  • 不准唱衰中國!? (7/17/2001)    
  • 振興台灣經濟怎可依賴中國? (7/17/2001)    
  • 台灣日報﹕世紀大豪賭 (7/16/2001)    
  • 陳水扁﹕美國日本台灣應共同發展防御體系 (7/16/2001)    
  • 馬英九: 北京辦奧運,台灣未必可高枕無憂 (7/16/2001)    
  • 奧運期間 北京三百萬流民何去何從? (7/16/2001)    
  • 國策顧問莊柏林建議新政團取名「台灣國民黨」 (7/16/2001)    
  • 台灣股市挫116點 受累於融資賣壓及台幣貶值 (7/16/2001)    
  • 【紀元專欄】林保華:不對等交流 新黨淪為北京傳聲筒 (7/16/2001)    
  • 布什表示歡迎中國釋放李少民 (7/16/2001)    
  • 章子怡﹕希望有一天能開一間幼儿園 (7/16/2001)
  • 相關新聞
    章子怡﹕希望有一天能開一間幼儿園
    布什表示歡迎中國釋放李少民
    【紀元專欄】林保華:不對等交流 新黨淪為北京傳聲筒
    台灣股市挫116點 受累於融資賣壓及台幣貶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