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風吹進校園 大陸民辦教育冒出頭

人氣 7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18日訊】中國大陸高考(大學聯考)七月初剛剛結束,北京突然冒出幾所民辦大學,包括海淀走讀大學、北京科技經營管理學院和北京吉利大學,在考場附近拉起橫幅,積極招攬新生。這些民辦大學在一般陪考家長中印象不深,但高考的激烈競爭總讓多數人無法如願,使得民辦高校為考生提供另一種選擇。

中國時報報導,據北京教委等單位的統計,去年大陸各級各類的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共有五萬四千二百九十八所,在校學生近七百萬人,在大陸形成一種特殊的教育生態,逐漸改變人們對學校公辦根深蒂固的傳統看法。

民間辦學在標榜社會主義的大陸確實不可思議,北京師範大學民辦教育研究與服務中心副主任吳忠魁說,這中間歷經八、九年的理論探討和積累;鄧小平一九九二年南巡講話後,民間辦學突破意識形態的禁錮,教育界出現「教育產業化」的呼籲,甚至有人提出民辦教育企業「上市」籌集資金的構想。

南洋發展集團是目前大陸最大的民辦教育集團之一,它旗下的「南洋學校」從幼兒園到大學,分散大陸十個省市,師生有二萬多人。該集團總裁王偉說,大陸各級學校的學生有三億多人,但政府經費有限,必然需要多樣化的投入機制,這為民辦學校發展創造時機。他認為教育的上市企業「一定會出現」。吳忠魁樂觀估計時間不會拖過一、二年。

至於外界對民辦學校的光鮮亮麗,收費高,儼然是「貴族學校」的印象,王偉卻有不同看法。他說中國大陸沒有所謂的「貴族」,到南洋學校的學生家庭背景多為白領階級和個體戶,家長把孩子送到南洋學校,是經過貨比三家後的選擇,屬於一種「選擇性的教育消費」。

南洋學校幼兒園的年均學費在一萬至二萬元人民幣(單位、下同)之間,其收費標準取決於各地經濟發展不同而異,和一般公立幼兒園收費數百元相比差距確實很大。王偉引用黑格爾的話說,「存在的是合理的」,意指民辦學校存至今日自有其市場上的需要。

目前大陸的民辦學校良莠不齊,各地收費標準不一,但不管怎麼變,基本不出各地物價部門的核定範圍。一個綽號叫小芳的女孩,在北京某PUB上班,有了她這個「大學生」,店裡的文化水平也無形中提高。小芳三年前從武漢近郊隻身來到北京打工,為能找一份安定工作,每年花幾千元到北京某民辦大學選修商用英文課,她覺得「學費一點也不貴」,換來一個大學生頭銜非常受用。

還有一個學期小芳就要畢業。但她唸的民辦大學不具獨立頒發學歷文憑資格,因此另需通過政府檢定考試才能取得學歷,顯然她在迎向光明之前,還有一場硬仗要打。據了解,目前中國大陸擁有獨立頒發學歷文憑資格的民辦大學僅有四十三所,其他民辦非學歷的高等教育機構多達一千二百多所,註冊學生人數近一百萬人。

民辦學校在大陸的評價不一。一些具有正統教育背景人士認為,教育乃百年樹人偉業,萬萬不可以「產業化」視之,或以「營利」為目的。從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畢業的王偉認為,把學校搞成商店的方式經營「也不好」,但在把握「育人工程」的前提下,注入一定的商業管理手段是必要的。他說,公辦學校現在也實行教師合同制,就是一種對現代管理的重視。在王偉眼中,教育同樣需要競爭,要有優勝劣汰。

據不完全統計,大陸一般步入正軌的民辦學校年均盈餘約一○%。按教育不以營利為原則的規定看,在大陸投資教育不受「企業法」的保障,學校的盈餘或上市後所得新增資產屬於投資人抑或社會?到現在還是灰色地帶,誰也說不清楚。按南洋發展集團的做法,盈餘的一○%全部作為學校發展之用,如果有一天政府說學校屬於社會的,「那就是社會的」,王偉回答得非常乾脆。

但這麼一搞,可能嚇退境外投資人。王偉則認為,大陸民辦學校的市場已經成熟,但制度環境還不成熟,包括對教育資本市場規範迄今不夠明朗等。但這不必悲觀,王偉以大陸私營企業發展的歷史為例,指稱當初私營企業的資產屬性也備受爭論,如今私營經濟早不成問題,一度閃閃躲躲的地下基金也開始逐步合法化。民辦學校的資產問題需要一個理順過程,王偉寄以期待認為政策終歸要變。

一位知情人士說,民辦學校在大陸絕對有賺頭,一些膽子大的企業集團出資辦校,所得利潤早就透過其他名目移轉出去,常用的手法是「以股抵債」,「障眼法很多」。他不相信有人會血本無歸後還能持續肩負對教育的使命。

除了產權不明的困擾,大陸民辦學校還面對一些攸關師生福利和身分未定的問題,包括老師的職稱評定政府不認帳;民辦學校學生不能享有公辦學校的半票優惠,包括車票、電影票等,讓民辦學校學生大感不公,並多次在媒體公開陳情引起話題。吳忠魁認為茲事體大,他不認為政府會開綠燈,否則大家都以上民辦學校之名,享半票優惠之實,政府稅收減少怎麼受得了。

民辦學校將來有無可能追過公辦學校,成為社會大眾的最愛。吳忠魁說,這不太可能,學校好壞除硬體設施外,還涉及師資、校風、傳統以及教育資源的整體配置,相較之下,一般民眾還是認為公辦學校比較好。據他了解,北京一些家長為讓子女進重點中學,寧可花大錢擠進公辦明星學校而不去民辦學校。

據側面了解,在北京進公辦明星學校的價碼嚇死人,譬如某重點學校的入學標準是四百分,學校為創收破格讓一些三百九十多分的考生入校,但收費行情是差一分收一萬元,考三百九十九分的學生繳一萬元即可入學,以下依次類推。

這種收費是自願的,是校方和家長間的「默契」,誰都不會承認。一葉知秋,大陸民辦學校想登上紅榜,在社會大眾留下優質印象顯然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凝小六升中遭受包括性別歧視 港4500家長怒吼 (7/18/2001)    
  • 鞏俐出任牛群特殊教育學校名譽校長 (7/18/2001)    
  • 二百家長不滿即時上訴 (7/17/2001)    
  • 三萬五升中學生料掀上訴潮 (7/16/2001)    
  • 香港楊思琦奪2001年港姐冠軍 (7/16/2001)    
  • 香港青少年犯案 去年較前年增一% (7/16/2001)    
  • 王曉華:學術失範與中國學術的深層危機 (7/16/2001)    
  • 薛山 :體育與極權主義(雜記一束) (7/16/2001)    
  • 華裔教師投書建言 反遭媒體譏評 (7/15/2001)    
  • 香港大學生﹕授課多用廣東話 (7/15/2001)    
  • 老鄲 : 黃水傾為學人淚 (7/14/2001)    
  • 中國教育部:明年考研將增加外語听力口語測試 (7/13/2001)    
  • 美洛杉磯聯合校區引入人格教育課程 (7/13/2001)    
  • 大陸小學女生出語惊人:白毛女不嫁黃世仁是傻帽兒 (7/12/2001)    
  • 五年級小學生出語驚人﹕白毛女應嫁大款黃世仁 (7/12/2001)    
  • 美國加州部分特許學校 將減三成教育經費 (7/11/2001)    
  • 南韓各地反日示威抗議風起雲湧 (7/11/2001)    
  • 雅思留學考試在大陸升溫 誰來賺取雅思的錢? (7/11/2001)    
  • 禁無所禁 教部鼓勵學校自設網咖  (7/11/2001)    
  • 胡耀邦:有兩件事難以原諒自己 (7/11/2001)
  • 相關新聞
    胡耀邦:有兩件事難以原諒自己
    禁無所禁 教部鼓勵學校自設網咖 
    雅思留學考試在大陸升溫 誰來賺取雅思的錢?
    南韓各地反日示威抗議風起雲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