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前往澳洲急劇增加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20日訊】 澳大利亞成為中國公民出境旅游,經商和留學的第十大目的地。堪培拉對于過去一年中的中國來訪者的急劇增加表示歡迎。

一年簽證11万

據美國之音報道, 澳大利亞移民部門表示截至到今年六月底的一年中,中國公民進入到澳大利亞旅游,經商和留學人數都創下了歷史最高記錄。

聯邦移民部長拉多克表示該政府部門簽發給除香港以外的中國公民的旅游, 商務,和學生簽證的數量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5%, 達到了將近11万。這其中包括六万七千多張旅游簽證,以及三万九千多張商務簽證。

拉多克移民部長說這一迅猛增長的勢頭与中國把澳大利亞當作是官方認可的旅游目的地有著緊密的聯系。同時,悉尼奧運會的舉辦也給中國公民帶來了新的吸引力。

据透露, 由于澳大利亞政府制定了新的政策來對付那些簽證逾期不歸的中國公民, 因此使滯留不歸的中國籍人數從11%降到了4%。同時, 簽證被拒現象也從兩年前的 每四個人中有一個減少了一半多,目前僅為12%。

中國旅游澳洲人數增長43%

澳大利亞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字也似乎證實了中國公民進入澳大利亞人數劇增的事實。數字顯示在過去12個月內,到澳大利亞旅行的人數首次突破了5百万, 其中來自中國的旅客人數增長最快,達到43%。澳大利亞旅游委員會的新聞發言人沃斯說這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鼓舞。她說,他們已經意識到中國將會在今后10年中成為一個發展極快的國際旅游市場。 雖然這個市場目前的基數還很低,但是中國市場的發展速度將會是所有市場中最快的一個。

出境旅游澳洲名列10位

目前, 澳大利亞排在中國公民出境旅游十大目的地的第10位。排在澳大利亞之前的有香港,澳門,泰國,日本, 俄羅斯,美國,韓國,新加坡和越南。沃斯女士說他們還需要繼續努力。她承認与其他國家相比,他們還有著漫長的道路要走。但是她深信澳大利亞在中國市場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她說,照著這個速度發展下去的話,到了2010年,中國將會成為澳大利亞的第二大主要的旅游來源地。到那是, 每年將會有超過1百万的中國公民到訪澳大利亞。

歡迎中國學生赴澳留學深造

与此同時, 澳大利亞移民部長拉多克對于不斷增加的中國留學生赴澳留學深造也表示了歡迎。据數字顯示,移民部在過去一年中共簽發了8千8百多個學生簽證。 這比前一年增長了70%。但是由于以學生簽證進入澳大利亞的中國公民還存在著不少作假的現象, 因此目前的個案審理時間還極為的漫長。拉多克移民部長表示政府將會考慮采取更創新的辦法,來鼓勵真正想來澳大利亞留學的學生加快簽證的申請手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中共媒體:台商特工登陸頻繁 慣用「美人計」 (7/19/2001)    
  • 留學指南:來美國讀大學前應做好哪些准備? (7/18/2001)    
  • 簽證攻略:赴美留學簽證易遭据簽的6种情況 (7/17/2001)    
  • 出國留學該帶點什么? (7/17/2001)    
  • 留學美國到底要花多少錢? (7/16/2001)    
  • 今年赴美留學簽證大規模被拒 (7/15/2001)    
  • 中國留學澳洲人數大幅增加 (7/13/2001)    
  • 膨脹失真的回國留學人員与花拳繡腿的中國科技界 (7/13/2001)    
  • 留學美國﹕2002年美國大學排名情況 (7/12/2001)    
  • 雅思留學考試在大陸升溫 誰來賺取雅思的錢? (7/11/2001)    
  • 想來中國留學必須先過“漢語托福”關(附“模似題”) (7/10/2001)    
  • 申請赴加拿大留學的中國學生增一倍 (7/10/2001)    
  • 留學法國六誤區 (7/9/2001)    
  • 在美留學生打工報酬一瞥 (7/9/2001)    
  • 我在英國上高中–一個中國女孩的留學故事 (7/9/2001)    
  • CBA: 中國男籃“留學”歸來 王非笑對韓國挑戰 (7/9/2001)    
  • 民進黨擬推出「去你的共產黨」海報 寄贈江澤民 (7/8/2001)    
  • 高市春風掃網咖 帶回235少年 (7/8/2001)    
  • 撞警車后逃逸引發7場事故 一中國留學生在美被捕 (7/6/2001)    
  • 留學格局新變化﹕‘雅思’取代‘托福’ (7/6/2001)
  • 相關新聞
    留學格局新變化﹕‘雅思’取代‘托福’
    撞警車后逃逸引發7場事故 一中國留學生在美被捕
    高市春風掃網咖 帶回235少年
    民進黨擬推出「去你的共產黨」海報 寄贈江澤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