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體驗挑戰『大腦=思想』?

人氣 8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4日訊】 (本報記者周梅洛杉磯)瀕死體驗的研究者聲稱他們發現了腦死亡後人還有意識的新證據。 六月二十一﹐二十二日﹐來自英國南漢普醫院的薩姆-帕尼亞醫生在加州理工和洛杉磯加大分別做了關於瀕死體驗和腦意識關係的講演。

瀕死體驗作為研究課題源於瀕死者恢復意識後描述的瀕死狀態高度相似。他們往往體驗到和平幸福﹐隧道儘頭有光芒展現﹐光明天使引領他們嚮前﹐親人熟悉的臉龐前來迎接﹐身體輕盈舒適﹐一生如電影鏡頭快速閃過。盡管關於瀕死體驗的記述最早可追溯到柏拉圖的著作﹐印度、中國也多有記載﹐頭一醫學典型例於1975年由雷蒙幕迪醫生記錄。他搜集相同例子集結出版了《生命後之生活》﹐產生不小影
響。

帕尼亞醫生的研究著重考查心臟病患者。63例突發心臟病人中56例毫無記憶﹐7例有記憶其中4例有瀕死體驗。試驗排除了可能導致瀕死體驗的其它因素﹕缺氧﹐血液二氧化碳含量﹐或藥物。63人毫無例外地呈現腦死亡症侯﹐腦電圖成直線狀。 其中最具代表的是一個心臟病專家自己突然心臟病發作。對他搶救10分鐘後人們失去希望﹐拔下了所有管子。他在沒有任何儀器支持下過了15分鐘後﹐突然醒來﹐醒後清楚描述對他搶救的全過程。

帕尼亞醫生指出﹐幻覺﹐失憶等解釋都不盡人意。瀕死體驗直接挑戰大腦與意識等同的經典理論。瀕死體驗表明﹐意識思想並不一定依賴大腦。

帕尼亞醫生說﹐古希臘和迪卡耳的模型都把腦與意識分開﹐唯獨到了20世紀﹐人們才建立了腦是思維發生器官的假說。事實上﹐我們至多有例據證明腦參與了思維﹐但從未能夠展示進行生化反應的腦細胞是如何製造主觀思想的。

帕尼亞醫生認為我們把腦等同於思維發生器官就象兩歲幼兒認為電視機後面有活人表演。“大腦可能充其量只是個思維的展示傳達器官–就象電視螢光屏。”

瀕死體驗的研究促使人們重新衡量腦移植和安樂死的倫理涵意。“被移植大腦的人還是本人嗎–只是更換了靈魂的顯示器﹐還是一個新人﹖腦死亡和危重病人應該被安樂死嗎﹖生命何時結束呢﹖”(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人是如何辭世的 (6/5/2001)    
  • 神秘的“瀕死經驗” (6/2/2001)    
  • 打幵生死之門 探索靈魂奧祕 (二) (5/31/2001)    
  • 勇敢地面對自己 (2/17/2001)    
  • 「瀕死經驗」研究:人死后真的有靈魂! (11/15/2000)    
  • 曾憲梓瀕死關頭体驗天堂之旅 非常美麗卻找不到自己坐位 (11/5/2000)    
  • 讀者推荐: 善与惡的深刻反省--一位警官關于自己瀕死体驗的自述 (10/17/2000)
  • 相關新聞
    勇敢地面對自己
    打幵生死之門 探索靈魂奧祕 (二)
    神秘的“瀕死經驗”
    人是如何辭世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