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特稿】 蕭政豐: 中共的左派也需要民主的制度

蕭政豐

人氣 3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8月3日訊】 最近的中文網站上,不斷有人傳出中共極左派鄧力群等不滿江澤民的“七一”講話上書向江澤民發難的消息。同以往的各種政治傳言一樣,除非當事人出來指證,否則真僞是很難辨別的。在中國這樣一個毫無政治透明度的國家,傳言往往不是空穴來風。即使這些傳言不是貨真價實的“原件”,透露消息的背後也常常會有刻意精心的政治目的。

我們所能夠確定的是江澤民的“七一”講話,以及他所謂“三個代表”的實際意義的確將共產黨根本代表誰作了修正,與中共一貫奉行的馬克思主義的經典定義大相徑庭。這“七一”講話雖然沒有直截了當地說馬克思主義的經典已經到了應該擯棄或者是修正的時候了,但是在這種原則問題上“偷梁換柱”,卻也不易“瞞天過海”。因此,江澤民的講話引起了軒然大波。黨內有爭議這是事實。另外,江澤民在上,權力大;對江不滿的極左派在下,權力小,這也是事實;而千方百計透露出來的什麽“公開信”真假都不利於江澤民這也不錯。

自改革開放以來就不太得人心而長期處於相對弱勢的極左派這次發難實在是不得已而爲之;八十年代他們在大家長鄧小平對經濟改革的堅持下噤若寒蟬;在胡耀邦和趙紫陽的人品和政績下相形見絀,只有利用了鎮壓“六四”這個突發事件,才有了短暫的擡頭;然而在鄧小平一九九二年南巡之後,經濟改革又成了“定式”。而後雖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他們的市場越來越小,機會也越來越少。看來中國在不久的將來加入世貿組織之後,他們這類堅持社會主義教條的左派就很難再得勢了。因此,爭取目前在經濟和社會的變革中處於劣勢的大量下崗工人的支援,博取民心是他們在政治上時不再來的機會。其實他們並沒有實力與江澤民攤牌,在權力上決鬥。不過此次有膽子出來試探,用“公開信”的方式“以下犯上”向江澤民挑戰、也就是冒著危險向權力挑戰,令人刮目相看,可稱爲“異議人士”了。

且看他們的講的是什麽:除了引經據典來證明江澤民的“離經叛道”之外,這些黨內的“異議”也都提到了“章程”、“程式”、“表決”、“合法性”、“個人不可淩駕於組織”,甚至提到了“沒有權力制約”。他們質疑江澤民:“是否按照黨章第16條規定的程式進行了表決?” ;他們提道:“黨章明確規定了集體領導、投票表決的制度。”;他們還說:“領導人晚年犯錯誤是沒有權力制約的結果” 以及“不要搞個人崇拜”。即使這些“公開信”的文字是假的,相信黨內左端異議挑戰江澤民實權的依據也不會與此相差太遠。

這不禁使人想到鄧小平對八九年“六四”的鎮壓決策是根據什麽“程式”做出的;胡耀邦和趙紫陽這兩位總書記的下臺是如何“表決”的;江澤民的上臺又有什麽“合法性”。此一時也,彼一時也;萬事歸宗,一句話:難道民主的原則對中共,包括中共的極左派來說就如此的難理解嗎?

制度性的不民主使得中共成爲一個“唯權視聽”的黨、一個除了依權附勢、見風使舵之外人人都受言不由衷之苦的黨;最高權力在上,任何“章程”、“程式”和“原則”在下,都可以棄置不顧;毛澤東敢砸爛一切發動文化大革命;鄧小平敢冒天下之大不幃向學生開槍;江澤民自然也敢修改和抛棄有名無實的馬克思主義建黨原則。與當權者有歧見,在民主制度下不足爲奇;在中共的專制制度下即使是對左派也是異常危險。江澤民如何擺平黨內左派的不滿很值得注意:或收買,或鎮壓都將産生深遠的政治影響。

– 原載《信報》二零零一年八月三日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楊周 :致鄧力群等先生的公開信 (7/29/2001)    
  • 【紀元特稿】 鄧力群等人批江澤民公開信 (7/28/2001)    
  • 吳稼祥中南海工作日記連載(七) (7/6/2001)    
  • 左派右派同時抨擊江澤民 (7/5/2001)    
  • 劉賓雁 :左派禍國 (6/18/2001)    
  • 吳稼祥: 五年一次的儀式--什麽是中共全國代表大會 (5/19/2001)    
  • 劉曉波: 三個代表與中共政權的資本化 (4/18/2001)    
  • 吳隅 : 兩封「万言書」的妙用 (3/18/2001)    
  • 十六大逼近 江核心威信漸失打保衛戰 (2/26/2001)    
  • 党內歷數執政失誤 江權威再次受到挑戰 (2/22/2001)    
  • 中共党內左派批判「三個代表」 (10/3/2000)
  • 相關新聞
    党內歷數執政失誤  江權威再次受到挑戰
    十六大逼近 江核心威信漸失打保衛戰
    吳隅 : 兩封「万言書」的妙用
    劉曉波: 三個代表與中共政權的資本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