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石門水庫微囊藻毒超標2次 但自來水皆合格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3日電)壹週刊報導石門水庫微囊藻毒曾飆到超出世界衛生組織標準每公升1微克的23倍。經濟部中午緊急回應強調,95年起監測,共2 次超標,但送至用戶端飲水都在每公升0.16微克以下。

經濟部近午緊急召開記者會,回應壹週刊今天報導石門水庫微囊藻毒超標報導。

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吳約西表示,微囊藻多出現在夏季日照強及水流動慢的枯水期,而台灣枯水期長達 5個月;93年艾利颱風過後濁水度升高,於是自95年起設置自動水質監測設備,不止測濁度,也測微囊藻。

他並出示石門水庫自95到98年6監測站所測得「表水」的微囊藻毒總測值表格,當中96年的7月在高遶坪測到4.1ug/L、阿姆坪1.5ug/L及龍珠灣5.1ug/L,以及同年9月在長興測到22.0ug/L、仙島21.4ug/L及石門大圳取水口23.1ug/L。

他說,前述石門水庫96年間兩次微囊藻毒總測值都超出世界衛生組織(WHO)的1ug/L(每公升含一百萬分之一公克)標準,壹週刊就是引用最後石門大圳取水口的數值。

他說,上述數值都是在各測站的「表水」測得,最後一項也是在石門大圳取水口的表水測得,並不是真的取水口的監測值。

他另答覆媒體提問時說,離島水庫也測過超標值。

但他說,表水的微囊藻毒總測值並不等於用戶端的自來水微囊藻毒監測值也是如此,經過過濾等技術處理,可以處理掉9成的問題。

台灣自來水公司代理董事長陳福田並說,從95年至今,各淨水場的清水檢測結果,即「自來水(清水)中微囊藻毒值」均低於儀器偵測極限0.16ug/L以下。吳約西說,此值是WHO所訂標準的1/6以下。

與會的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主任吳俊宗說,取水通常在表水的10公尺到20公尺深處,取到微囊藻的機會微乎其微;其毒性在細胞內,只要不弄死、不打破,透過過濾,可以去除毒性問題。

經濟部次長黃重球說,至今石門水庫出現 2次在枯水期測得微囊藻毒監測值超出世界衛生組織標準事件;但不等於送到用戶端的飲水有問題,且一到豐水期,上述兩次超標數字即不超標,且經過過濾等可處理掉9成問題,飲用水「應該是絕對可安全飲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