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立院總體檢 百歲建築更安全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周永捷台北24日電)立法院屋齡超過90年的紅樓去年地板坍塌,建築安全引發關注。立法院總務處花了半年時間,近日完成建築補強,將腐蝕的木樑換成鋼樑,打造更安全的國會殿堂。

立法院紅樓是日治時代建築,立法院院長、正副祕書長辦公室,以及內政、經濟、交通、外交及國防、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的會議室都在紅樓內,雖然外觀古樸典雅,但結構及建材已老態龍鍾,不僅6年前記者室天花板塌陷、樑柱傾斜,去年祕書處地板也塌陷了20公分。

立法院總務處長黃炳中表示,立法院紅樓「ㄇ」字型3排建築物內部建材多是木頭,近幾年因受地震影響,天花板、地板塌陷,「這是種警訊」。因此,總務處去年請了結構技師,花費半年時間,完成立院建築全面檢查及補強。

他說,結構技師全面檢查紅樓各樓層樑柱後,發現有些木頭樑柱已腐蝕,較輕微的木樑就在下方架設鋼樑支撐;腐蝕較嚴重的木造支樑則一律換成C型鋼樑;主樑則換成抗壓性更強的H型鋼樑。像紅樓2樓的大會客室地板下方,就加裝了好幾十根。

施工過程中最困難的地方是什麼?黃炳中表示,由於許多辦公室的樑柱都是木造,施工人員必須用測試儀一一檢查才知有沒有問題;且最棘手的是立院當初興建的結構設計圖已經不在,結構技師只好一邊檢查、一邊重新繪圖,做為往後定期檢查、維護的參考。

此外,黃炳中說,為了避免影響立院人員的工作,施工只能選在週六、週日,避開上班時間,連帶讓他和總務處其他同仁都必須「假日加班」,到立法院監督施工,長達半年之久。

經過全面檢查及補強後,立法院現在已經「很安全」。黃炳中指出,立法院建築經過補強後,現在已經達到一般建物的安全標準,未來也會定期檢查,打造更安全的國會殿堂,讓大家「待得安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