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弱扶貧欠效 港府再出招

人氣 10

【大紀元10月14日訊】(大紀元綜合報道)香港貧富懸殊問題日趨嚴重,是市民最關注的議題之一。政府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扶貧措施,包括全港交通津貼、增加學生書簿津貼,以及和商界合資成立100億元「關愛基金」扶貧。另外,當局又建議放寬生果金離港期限,及研究為回鄉養老長者提供生活津貼。但有學者指政府的措施未能長遠解決貧富懸殊問題。

特首曾蔭權在宣讀施政報告時表示,各種社會矛盾已或多或少造成社會分化,當中以房屋問題、貧富差距及長者福利最受關注。

香港股巿和樓價不斷上升,富者愈富,但基本生活開支亦隨之上漲,低收入巿民的生活未有改善,引發社會矛盾。施政報告提出由政府與商界各出資50億元,成立「關愛基金」,為基層市民提供綜援計劃不包括的支援,如幫助新移民及病人等。

基金主席由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出任,政府正向商界募捐,初步反應正面,但具體哪些市民會受助,當局稍後會公佈。而昨日已有部份富商率先響應,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及集團其它公司,會捐出合共4億元。新鴻基地產郭氏基金,亦會捐出4億元。長實集團及主席李家誠則答應成為主要捐助人,但未透露捐款額。

低收入交通津貼每月600

政府又會為低收入人士推出「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資助全港合資格在職人士的交通費用,每人每月600元。新措施將取代現時的「交通費支援計劃」。勞工及福利局現正制訂具體細節及實施時間表,並會向立法會交代。計劃會在實施3年後檢討。

政府消息人士說,自07年實施交通費支援計劃至今,共有約4萬人申請獲批准,津貼金額達3億3千萬;新計劃的對象與目標與現時的舊計劃不同,主要針對低收入在職人士,但未必會按現行計劃定在月薪6千5百元以下,預料最快明年初向財委會申請撥款。

另外,施政報告建議額外撥款1.2億元,增加「學校書簿津貼計劃」的定額津貼,並簡化審批流程,協助清貧中、小學生購買課本和支付就學開支。

書簿津貼增加逾倍

由下學年起,定額津貼將由現時每名全額學生全年408元,增加至1,000元,而半額學生則由全年204元,增加至500元,預料會有19萬名學生受惠。同時,審批流程將會簡化,讓大部份申請人可提早在新學期開始前,取得書簿津貼。

至於長者福利方面,政府宣佈將領取生果金(高齡津貼)的離港限制,由每年須留港90日放寬到只須60日,但不會全面取消限制。新安排同樣適用於傷殘津貼。但有意見認為應全面取消申請前後一切離港限制。

此外,「離院長者綜合支援計劃」亦計劃常規化,在2年內由現時的三區擴展至全港,協助已出院的長者在家中康復。措施亦會考慮提供更多稅務優惠,鼓勵子女與家中長者同住,配合在家安老政策目標。

而政府去年開始推行為期3年的長者醫療券試驗計劃,資助70歲或以上長者使用私營基層服務,中期檢討將於本年底完成。政府會預留10億元,以備根據檢討結果延續或加強試驗計劃。

另外,《最低工資條例》已於今年7月獲立法會通過,並會盡快向立法會提交附屬法例,訂定最低工資水平,並進行預備及宣傳工作。法定最低工資,在明年上半年會全面實施。

早前一項研究顯示,本港貧窮人口多達126萬人,破歷年新高。有學者認為,關愛基金等措施仍以派糖形式扶貧,未有著力協助基層提升工作能力和改善生活,長遠無助消除市民的仇富情緒。而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方敏生,則歡迎有關措施,但認為政府的扶貧措施只是小修小補,未有長遠政策。◇

相關新聞
六四前夕港警嚴陣以待 要求記者停止直播
海外港人:流散各地紀念六四  承傳國際反共精神
調查揭本港長者多重用藥
港府推「好客之道」運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