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產業——美國能源界成長最快的小弟

人氣 44

【大紀元10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劉菲洛杉磯報導)目前美國太陽能產業不僅和傳統能源尚無法匹敵,在綠色能源中也是規模最小的一個,但它在所有能源產業中卻是發展最快的一個。10月13日,「太陽能基金會」(Solar Foundation)在調查了2,400家太陽能製造商、安裝商和其它相關公司後發佈的報告指出,這個目前擁有9萬3千員工的產業將在2011年8月前再增加26%的就業機會。

以陽光燦爛聞名的加州,其太陽能產業佔到全美一半以上,被稱作是太陽能活動的「震源地帶」。在本週洛杉磯會展中心(LA Convention Center)舉行的2010年美國國際太陽能展(Solar Power International)顯示了該產業衝破經濟蕭條蓬勃發展的跡象。

洛杉磯國際太陽能展吸引上千參展商

這個由美國太陽能電力協會(Solar Electric Power Association;SEPA)和太陽能工業協會(Solar Energy Industries Association,SEIA)共同主辦的國際貿易展在幾年前第一次舉辦時只有100個參展商、吸引了1,000多名來訪者,如今它已經成為北美規模最大的國際太陽能展,共有來自北美、歐洲、亞洲等地的1,100家廠商參加,預計來訪者將達到2萬7千人,上個月被《貿易展決策》(Trade Show Executive)雜誌評選為成長最快的展覽會。在展覽會開幕式上發言的Twitter創辦人之一Biz Stone形容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太陽能初創公司給人「坐過山車」的感覺。

SEIA主席Rhone Resch稱,美國太陽能市場在過去10年中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長,現在已經達到了「讓我們可以所有作為的規模」。從本世紀初的500千瓦達到去年的500兆瓦,SEIA預測美國今年太陽能發電力將突破1千兆瓦,即可以滿足20萬家庭的用電。

全美最大的城市電力部門、洛杉磯市水電局(LA DWP)的太陽能發展項目主管William Glauz說,他們將在今年年底如期達到市長維拉萊戈薩所制定的在2010年可再生能源達到20%的目標,但是其中太陽能所佔比例只佔2.1%,居地熱、風能之下,「關鍵的問題還是成本太高」。 洛杉磯市水電局電費是12美分每千瓦小時,低於加州其它地區的私營電力公司收費標準,給水電局購買太陽能電力造成難度。

儘管如此,洛杉磯市水電局仍在今年早些時候和包括Quantum在內的12家太陽能技術公司簽約,以期在2012年前再增加200兆瓦太陽能發電量。

發展太陽能 歐洲、美國、中國政府態度迥異

眾所周知,太陽能技術的設計和消費集中在歐美,生產廠家則大多是在中國、台灣等亞洲國家。由於缺乏政策扶植,目前美國的太陽能產業總體落後於歐洲,但是各國公司還是看重了美國市場的潛力,紛紛前來探路。參加洛杉磯國際太陽能展的1,100個廠商中就有近200家來自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公司。

生產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杭州天裕光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銷售代表戴毅說,雖然目前公司90%的產品銷往歐洲,但他們的產品近日已獲得美國UL試驗所認證,為打入美國市場做好了準備。他評價說:「歐洲有錢又有政府支持,美國有錢政府不支持,中國既沒錢也沒政府支持。」

上海光苑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銷售經理吳林華則抱怨,在大陸,領導幹部一心想著撈錢後移民海外,有政策也沒有人執行。

在美國,共和黨的幕後支持者石油公司等大企業被認為是發展綠色能源的主要阻力。展覽會期間,出現了若干參展商為了抗議加州23號提案將展台用帷幕遮蓋的現象。

即將在下月加州中期選舉中提交公投的23號提案由兩家德克薩斯石油公司資助,旨在阻止2006年通過的加州全球變暖解決方案AB32。AB32規定將在2020年把加州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水平,並鼓勵發展太陽能、風能等作為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

生產太陽能光伏電池絲網印刷機的英國公司DEK中國代理周嘯軍說,雖然他們此次參展主要是面向中國廠家,「我們的最終客戶80%在歐洲,相比之下美國動作要慢上5~6年。」不過他還是充滿信心地說:「太陽能產業發展100年是沒有問題的。」


DEK公司光伏電池絲網印刷機吸引看客(攝影:劉菲/大紀元)


中國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在消失

台灣廣運公司的王甫鳴分析說,太陽能技術的設計部份掌握在歐美國家,亞洲只是個生產製造基地,因此台灣企業需要創出品牌來彌補這一缺陷,這也是他們參展的主要目的——打名氣。王甫鳴認為台灣和大陸競爭的優勢在於財務制度和經營方式,並強調大陸企業需要克服「躁進」的心態。

他還說目前生產太陽能級硅原料的上游製造商只有有限的幾家,消費者市場也還沒真正打開,中間卻集中了一大批下游廠商,導致目前的光伏電池產業出現了兩頭小中間大的棗核形狀況。

總部設在北加州Mountain View、成立僅一年多的SET-Solar Corp就是在這場綠色運動中應運而生的一家光伏太陽能電池板公司。該公司的副總經理丁元透露,不知甚麼原因,製作光伏電池板的原料從今年7月開始變得十分緊俏,2個月內電池漲價25%,晶片漲價40%,給他們造成「有單無貨」的尷尬局面。

他還說,隨著生產光伏電池的自動化程度和中國勞動力成本的提高,與中國直接競爭的匈牙利和捷克等東歐國家後來居上,「一年以後,我們公司就不在中國設廠了。」

相關新聞
德國有房族創收新機會:利用太陽能發電
白宮更「綠」了 總統住處將安裝太陽能
世界華商韓國論壇 綠色增長提振經濟
與習會面後 布林肯開新聞會公開訪華內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