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90歲「珍姑」 獲頒「榮譽華人」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0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涂佐岸編譯報導)明尼蘇達公共廣播電台近日報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當新的中國移民浪潮來到明尼蘇達州,他們被告知,如果他們有任何需要,應該去找「珍姑」(Jangu) ,也就是「珍妮姑媽」。她本名是珍妮.威爾遜(Jane Wilson),明尼亞波里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長老教會白人主日學校的教師和管理員,也是中國南方家庭來美的第一站。

「珍妮姑媽」成為美籍華人的一人社會服務機構。她教他們英語,為他們的嬰兒命名,並建立承傳好幾代人的友誼。近期,中國傳統基金會表揚威爾遜女士所做的貢獻,稱她為「明尼蘇達州榮譽華人」,因為她的慈悲和信仰,以富有彈性的移民精神,用「母親的愛心和關懷」服務這麼多與她沒有親戚關係的人。

在二戰後的日子裡,她也成為返鄉華裔退伍軍人尋找中國新娘的珍貴來源。根據一位朋友歐儀.哈.安德森(Oy Huie Anderson)表示,威爾遜現年95歲,一直活動於當地華人圈超過60年。

哈安德森的家族是20世紀20年代的移民,她說,威爾遜長久以來,在明尼蘇達州團結了眾多的華人家庭。77歲的安德森說:「有一點我很肯定,珍妮所認識明尼亞波里地區的中國家庭比任何人還多。」

珍妮.威爾遜還愛上正宗的中國菜。感謝她的朋友,她非常喜歡炒麵。她說:「我比任何明尼蘇達州的白種人,吃更多的中國菜,我的意思是,好吃的中國菜。」

另一位朋友胡琳達說,威爾遜對她和她兄弟姐妹達成的每一個里程碑都感到驕傲。61歲的胡琳達說:「我們始終確信,她是我們重大節慶活動的一部分,無論是第一個出生的兒子、滿月紅蛋、婚禮、和現在我們父母的葬禮。她總是在那兒。」

「珍妮姑媽」原本生活在喬治亞州和卡羅來納州,20多歲時她來到明尼蘇達州,那是1942年當遊客的時候。之前,她從來沒有見過一個中國人,而這正深深吸引她去了解他們。幾年後,當她移居到明尼亞波里開始在威斯敏斯特教堂教授主日學校,很明顯,13歲的安德森和她的同學從未見過像珍妮.威爾遜這樣的人。

「珍妮姑媽」提到那六個女孩時說:「哦,她們怎麼這樣咯咯地笑。」「我只是覺得因為她們是十幾歲的青少女,所以她們笑的咯咯地。但是你為什麼傻笑,歐儀?」哈安德森說:「因為你說話很有趣。」她回答說:「我說話很有趣,因為我是來自南方。」她說:「他們從來沒有聽過來自南方的口音。」

「珍妮姑媽」一直都細心的保存著過去在教會那段日子裡黑白的照片。她被拍到為膝上的孩子忙碌,和幫助孩子吹熄生日蛋糕上的蠟燭。她還從明尼蘇達州代表華人移民寫信給聯邦官員,希望能將自己家鄉的其他家人接過來。

在珍妮.威爾遜出生的很久以前,19世紀的70年代和80年代,第一波中國人開始在明尼蘇達州定居。《中國人在明尼蘇達州》這本書的作者富勒(Sherri Gebert Fuller)說,諷刺的是,大約在這批新明尼蘇達人抵達的同時,美國政府通過歧視性的排華法案。

19世紀末,社會上對許多已經在美國定居的華裔美國人充滿敵意。富勒說,在西海岸某些地方,「實際的城鎮和村莊被夷為平地」,「因為在19世紀 70年代經濟衰退,矛頭指向中國人,因為有這麼多的移民來到加州。而人們想歸咎於某人或某事。」

面對西海岸猖狂的敵對行動,美國華人移到居明尼蘇達州,聽說那裡的人和政策比較歡迎。男人就開洗衣店和餐館,富勒說:「因為那是唯一向他們開放的機會,同樣是歧視因素。」

在中國有長期傳教歷史的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教會,他們的婦女在1882年開始創辦中文主日學校,幫助新移民去調適生活,直到他們變得更融入美國生活,他們的社區以說英語為主。
「珍妮姑媽」說,教會領袖認為中文學校該結束了,它持續到二戰結束後兩年,1947年的秋季。她還說:「一個星期天,我們坐在那裡,有些奇怪的女孩走進來。」有一些姑娘們還只有十幾歲,並且才剛從中國過來。他們是住在明尼亞波里華裔軍人的妻子,戰後這些軍人回到中國尋找他們的妻子並帶回美國。

「珍妮姑媽」說,她可以看到文化的衝擊顯示在「戰爭新娘」的臉上,她們來自喧嘩濕熱的廣東省,而不會講一句英文。她說:「想像一下她們來此的勇氣。」「我們很高興他們來此,我們看到一個忙碌的未來。」她說,雖然他們讓人印象深刻,但老師們困惑著:「我們可以為這些女孩做些什麼?」

「珍妮姑媽」開始教她們實用的片語,讓他們可以在商店或搭電車時使用。在她們父母的要求下,她給她們的孩子取英文名字。其中一個戰爭新娘里拉.胡,是琳達.胡的母親。

琳達.胡說:「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婦女們都做的很好。」「我的母親在五年裡生4個小孩。…我們都結婚了,我們都有小孩,我們都是大專以上的程度。而這些都要歸功於珍妮.威爾遜。」

相關新聞
美國婦女延遲生育 美籍華裔更是晚生
『南京大屠殺』作者﹑美籍華裔作家張純如來費城演講
第二代複製牛 美籍華裔科學家成功實驗
美籍華裔學者遭中共秘密拘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