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中共不配合 奧巴馬積極四處結盟

標籤:

【大紀元11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俞冰編譯報導)在匯率、貿易及安全問題上同中國對立的奧巴馬政府,正尋找同盟以面對一個不願意與美國合作的新霸權。

據《紐約時報》報導,從與北京一對一艱苦「示愛」中轉變,奧巴馬政府正在尋找同盟,從中國的近鄰到遙遠的貿易伙伴,在諸如貨幣和南中國海主權等棘手問題上向中共領導人宣示一個聯合陣線。

10月底在韓國舉行的世界最大經濟體會議上,美國贏得了對減少貿易不平衡的堅實承諾和支持,這將對中國允許貨幣升值施加更大的壓力。新舉措的優點和局限同時展現。

但是德國、意大利和俄國阻止了美國的提議,這一提議對貿易不平衡設立數字限制,進一步孤立北京。這促使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在從韓國返回的路上做出未計劃的停留,在 北京與中國的頂級經貿官員討論在匯率問題上的緊張態勢。

過去兩年美中兩國在互信上的損失,迫使美國政府官員在與中國就氣候變化,核武不擴散和新的全球經濟秩序這些主要挑戰進行合作的時候降低期望。

最新的緊張狀態來自於中國對稀土的禁運。政府官員清晰的表達憂慮,他們不知道北京的動機是戰略性還是經濟性。

美國喬治城大學中國政策中心主任沙姆伯格(David Shambaugh)說:奧巴馬政府「上任後的主要想法:讓中國成為一個面對全球問題的夥伴,」「中國並未成功地扮演這個角色。現在他們(奧巴馬政府)了解,他們所面對的是一個越來越思想狹隘的、自私自利的、粗暴好鬥的、國家主義極強的國家。」

為了抵消在某些官員看來中國凱旋主義的爆發,美國正在重啟冷戰中的盟友韓國和日本,同時鞏固在亞洲其他地區的存在。本週,國務卿希拉里將對越南進行四個月中的第二次訪問,參加一項由中國問題主導的遠東峰會。

下月,美國總統奧巴馬計劃訪問亞洲的四個主要民主國家:日本、印尼、印度和韓國,中國則排除在行程之外。這一行程不是對中國的冷落,奧巴馬先生已經去過中國一次,他去印尼的訪問已經被拖延了。

但這種(冷落中國)象徵性意義並沒有被政府官員所忽視。

白宮主要中國政策顧問巴德(Jeffrey A. Bader)表示,中國炫耀實力,這一點在2008年經濟危機過後變得引人注目,部分原因是北京在經濟危機後快速的復甦使得人們廣泛認為,美國是下降中的強權而中國在上升中。美國政府決定通過更新美國的領導地位來有效抵消這一印象。

本土政治因素也是行政當局做出嚴厲姿態的因素。在本次的國會選舉季節,北京成為多方面聚集的焦點,至少30個選戰的候選人認為中國是美國人工作機會的威脅。

在一個國會陷於黨派癱瘓的時節,對中國貨幣的憤怒一直是兩黨能團結一致的少數幾個議題之一。九月份,聯邦眾議院以壓倒性多數的表決發出聲音,警告北京,如不讓其貨幣升值就增加關稅。

麻煩的是,中國自己的國內勢力可能會導致它在自挖腳跟。隨著中共著手將權力從胡錦濤移交繼任者習近平,這位領導人對導致經濟增長降低的任何變化保持警惕。

之間也有中國的文職領導人和解放軍軍方日益尖銳的分歧。許多中國軍官公開對美國充滿敵意,認為美國近期在黃海的軍事演習是圍堵中國的政策。

甚至美國政府與中國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和核武不擴散的努力也引起北京的一些猜疑。

奧巴馬的助理群中,許多是克林頓時期的官員,他們了解,特別是在經濟問題上,北京與美國之間還存在邊緣政治(brinkmanship)因素,這意味著比實際存在更多的辛辣成分。

白宮還是非常關注,上個月派出了一個高級別代表團前往北京,其中包括巴德、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薩默斯和已經被任命為國家安全顧問的多尼倫(Thomas E. Donilon)。

就在會議前,中國開始允許人民幣升值速度略快一點,但其累計升值,因為北京在六月宣布將放鬆匯率管制,結果僅讓人民幣升值不到3%。經濟學家們估計,貨幣至少被低估20%。

與此同時,雙方之間的貿易緊張關係重新燃燒。政府當局最近同意調查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提出的指控,指中國因其對清淨能源技術的國家支持而違反了貿易法。中國的最高能源官員張國寶指責,美國政府試圖贏得選票,這指控戈激怒了白宮官員。

七份在河內,希拉里說,美國將幫助促進北京和其鄰國之間對南中國海有爭議的島嶼舉行會談。當了解到,美國已經聯合了12個國家支持其立場後,中國官員當場臉色鐵青。

喬治城大學中國政策中心主任沙姆伯說:「給中國的信號很明確,」「美國在這個地區有其他關係更好的友人。」

相關新聞
中國南海佈局 大玩兩手策略
全球搶油 中國四面出擊
林中斌分析指出  中國外交策略凌駕霸權政治
綠抨擊馬政府  為中共霸權背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